第5章 勤能补拙 作者:未知 世上有些事通過努力与不计代价的投入,就能做得不错。 有些事情,如果沒有天赋,再努力,再多投入依然无济于事。 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艺术创作。 在艺术领域内,天赋可以梗概的区分为两种。 一是学习和演奏的天赋,二是创作天赋。 有创作天赋的人,基本都有学习和演奏的天赋。 但更多的人却只有学习和演奏的天赋,沒有创作天赋。 学习和演奏可以以勤补拙,但创作不行,沒天分连门都摸不到。 只要通過系统的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几乎每個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匠人,但当不了艺术家。 很多钢琴老师教一辈子钢琴,也无法写出一首动听的琴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這句话的后半句是“当然那份灵感是最重要的。” 所谓灵感指代的便是创作天赋。 陈锋既沒有创作天赋,学习与演奏的天赋也压根不及格。 但幸运的是,他可以先得到标准答案,再去反推過程。 他不创作,只搬运。 所以陈锋现在要做的,是通過努力让沒天分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奏匠人。 陈锋還有一点特别幸运。 那便是以他的天赋水平,如果在现实世界裡利用业余時間去慢慢琢磨,那么他大约至少要五六年才能在演奏上入门,普通水准的天赋则大约需要两三年。 钟蕾沒瞎說,眼光真贼准,他天赋就這么烂。 如果沒有這似梦非梦的梦境,等他在现实裡学到能完整复刻出整首曲子,五六年都過去了,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并且,他如果在现实世界裡這样脱产学音乐,他得饿死街头。 這事压根沒有可行性。 但现在,他又进入了“梦境”中,凭空多出一年時間。 虽然在军营裡浪费了两個月,但他還剩十個月。 并且還是不用工作,不用社交,沒有任何事情分心打扰的十個月! 所以,他這十個月,那就相当于五六年! 偷来的時間,格外值得珍惜,陈锋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時間安排表。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上午看书,看书的意义在于学习乐理和识谱。 吃過中午饭,睡半個小时,下午抱着吉他开始弹,哪怕断断续续总是卡壳,也要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把吉他伴奏弹完。 晚上的時間安排相对自由些,他可以去看一些艺术类教程的教学视频,然后十二点准时睡觉。 歷史虽然被掩盖,但這些娱乐和艺术方面的东西倒是十分详实,应有尽有。 ……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九個多月過去。 陈锋的手指上渐渐起了老茧。 他时常坐着练琴的阳台地板被鞋子磨出两個光滑如镜的脚印。 墙角裡堆满了几十條他自己换下来的琴弦。 他的演奏姿态依然算不上潇洒,看起来甚至有些笨拙,但他终究能用吉他流畅准确的弹奏出两首曲子的完整伴奏了。 除了《乏味》之外,另一首是《夜已深》,都是钟蕾的早期作品。 《夜已深》比《乏味》相对成熟些,别看歌名挺写意,但這首歌其实是十分爆炸的摇滚风格。 陈锋只死记硬背的把两首歌刻进了脑子裡,工作量很大。 伴奏裡除吉他這种乐器之外,還有诸如钢琴、贝斯、架子鼓、古筝、风琴、大小提琴、长短大号等等多种乐器的搭配。 老练的演奏者知道找韵律找节点,通過分析总结规律来方便记忆,要背下一首曲子沒這么难。 像一些口水歌,别看整首曲子长达几分钟,其实翻来覆去就两三個和弦不断的组合。 把和弦吃透,然后组合起来,整首歌的框架就出来了。 但陈锋做不到,他学习時間還不够长,不熟练,又不会其他乐器,乐感又差,只能强行背下每种乐器的每一個音符。 就像对数字不敏感的人背诵小数点后数百上千位的圆周率。 又像高中学渣背诵《陈情表》。 整個人都很扭曲。 狭小阴暗的地下室空间裡,陈锋静静的躺在略显霉味的皮沙发上,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像念经。 他正在脑子裡反复回忆《乏味》和《夜已深》两首曲子的完整编曲。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睛,確認每個韵律都牢牢记住了,不会搞错了,长舒口气。 陈锋又抬头看了眼墙上挂着的钟。 時間快到了。 公元3020年10月27日,上午九点四十三分。 如果沒记错的话,還有几分钟那個诡异的物事就会出现在天空。 這次他决定躲到地下室裡,不去看那光,试试能不能活下去。 這一年裡,除了苦练音乐之外,他几乎不问世事。 但是大半年前他還是曾试探性的把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消息,通過社交網络散播了出去。 可他放出去的风声迅速被人掩盖了,同时他還收到了世界政府的一级警告,让他别危言耸听,否则后果自负。 此后陈锋就不再多管闲事了。 他就是個升斗小民,管好自己就已经用尽全力,又何苦去悲天悯人? 他只为自己做了点小小的准备。 他用积攒下来的福利点兑换了一间长年空置的地下防空洞密室,在密室中准备了大量的食物与饮用水。 他想再尝试一下,看如果不死的话,接下来会怎么样,能不能在這個梦境裡多活几天。 如果時間来得及的话,就再多学两首歌。 啪嗒。 陈锋打开了老式的柔性屏电视。 上次梦境结束时,他正和其他低保户一起在露天網球场打球,当场就升天了。 這次可以看看电视裡有沒有什么說法。 极其短暂的闪烁后,电视画面出现,默认电视台是华语一台。 此时电视裡正播放着一個录播的访谈节目。 一名军方专家正与众多记者和民众意见领袖沟通交流,解释为什么如今還要保持庞大且看似冗余的军队体系。 “是的,现在已经是永恒的和平年代了。但人类六千年的歷史告诉我們,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开关。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我們的军队应当保持在足够的水准,這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防患于未然。” 军方专家如此侃侃而谈着。 一位德高望重的民间学者不满的冷笑道:“這太荒谬了。我們不搞军事,依然会去推进基础学科。防患于未然?那個患又是什么?你们這就是平白浪费纳税人的钱,浪费技术进步的生产力!” 這学者的话音刚落,电视裡突然闪烁,信号短暂中断,节目被替换了。 陈锋扭头看表,距离那個時間,大约還有四分钟。 几秒后,电视信号恢复。 看着新切出来的画面,陈锋的瞳孔突然紧缩,呼吸顿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