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货币
韩度将手裡的宝钞有零有整的给了太监三贯。
太监按照韩度的示意,接過三贯宝钞。
韩度继续說道:“公公你需要买一匹布,一匹布五百文,請给我五百文。”
太监依言拿出五百文宝钞给韩度。
韩度点点头,继续道:“好了,公公现在需要的布匹已经买好。假如公公沒有其他需要买的东西,公公会把剩下的宝钞怎么办?”
“怎,怎么办?当然是存起来啊,存起来等到下次需要什么的时候,不就可以直接用宝钞买了嗎?”太监不明所以,只好按照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韩度。
韩度听到太监的回答,满意的朝他点点头。然后转向御座上的老朱,朝他摊摊两手示意他說完了。
老朱看着眼前一幕,情不自禁的伸手捻着胡须。
忽然,老朱脑海中一道灵光闪過,巨大的惊喜充斥在脸上。
韩度就好像看见老朱的漆黑眼珠,突然就变成了银白色,然后又在下一瞬间变成了金黄色,那是金子的颜色。
老朱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围起来,眼睛裡好似看见漫天花雨一般的宝钞朝着他落下,那每一张宝钞都是金黄色,都是金子,金子。
朱标還在邹着眉头冥思苦想,担忧的出声问道:“如此一来百姓手裡還不是一样的充斥着大量的宝钞?這岂不是還是在掠夺民财?”
“不,不一样。”這次沒有轮到韩度出声,老朱直接插话道。
“如果說宝钞贬值的话,那的确是在掠夺民财。但是只要建立有韩度說的那個,那個信用体系。只要宝钞不贬值,那百姓手裡的财富原本是多少,就還是多少。宝钞可以随时买到需要的东西,甚至能够随时兑换成等量的银子,怎么会是掠夺民财呢?”
“即便如此,父皇請恕儿臣愚钝,不明白朝廷能在這其中获得什么好处。”朱标苦笑道。
“哈哈,太子不愚钝,相反你能這么快就明白宝钞运作,這些相当的聪明。”朱元璋十分高兴,或者說是兴奋,自从他被韩度一下子点破宝钞奥秘之后,他就不间断的在兴奋。這种兴奋程度他许久都沒有体验過了,一生也沒有体验過几次。
“朕虽然有所明悟,但恐思虑不够周祥,還是让韩度给你解释吧。”
“是,陛下。”韩度欣然应道。
“殿下,朝廷能够获得的好处就是這些百姓存在手裡的宝钞。”韩度微笑着朝太监手裡指了指。
见朱标還是沒有明白韩度伸手开始比划起来,“殿下,宝钞這個东西是有流向性的,所以要分两头来看。朝廷把宝钞印刷出来发放,宝钞是冲朝廷流向民间。只要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并且保持住宝钞不贬值,那么百姓手裡的宝钞就是钱,钱就是宝钞。但是对于朝廷来說,不管是有沒有這信用体系,這宝钞都是纸,因为它本身就是纸,是朝廷印刷出来的东西。”“是朝廷用一张张宝钞,换取了大量的物资。只要信用体系還在,民间存留的宝钞便是朝廷的收获。别說一户存十贯八贯宝钞了。就算是一户存两贯宝钞,這都是多少?我记得年初朝廷宣布的大明人口是超過一千万户吧。假如一户存两贯,這便是超過两千万贯的财富落入到朝廷。”
“而且這還不止呢?百姓终究沒有多少财富可存,真正能大量存宝钞的都是有钱人。如果能够把那些人世代积累的财富给换成宝钞,這可又是一笔泼天大的财富。”
“不,不对。”朱标盯着韩度摇头,“就算是這财富落到朝廷,朝廷也不敢乱用。要知道你的信用体系是通過等量兑换银子建立起来的,如果有人拿宝钞来兑换银子,朝廷拿不出這么多银子,怎么办?”
老朱听到太子的提问,美妙的心情陡然一滞。說实话,刚才老朱想到了大量的宝钞会滞留民间,而庞大的财富回涌向朝廷。一时之间被激动的心情充斥,他還真沒有深思過宝钞兑换银子该怎么办的問題。
想不到太子却能够保持冷静,想到這一点。
這让老朱无比的欣慰。
“信用体系的建立,不仅要依靠金银,還要依靠宝钞自身。”韩度将手裡的宝钞举起了,“像這种宝钞,粗制滥造,一看就不值钱,這是不行的。我們要把宝钞制造的精美绝伦,神奇无比,让人一看就值一两银子,甚至是超過。這样一来,几乎沒有人会去把宝钞兑换成银子。”
“如果還是有人要兑换宝钞呢?”朱标不死心的继续追问。
“那就给他们兑换。千人千面,千人同样有着千心。殿下說的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但是這种情况是极其少数。本来宝钞就有准备金,也就是用来兑换的银子。如果有人非要兑换,那也沒关系兑换给他们就行。”韩度解释。
“准备金兑换宝钞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朝廷根本不可能准备這么多的准备金。你认为朝廷能够发放多少宝钞?又需要准备多少准备金?”朱标說道。
“具体的沒有详细测算過,但是如果发放二千万贯宝钞的话,准备四百万两银子的准备金应该就足够。”韩度也沒有想過朱标会這样问他,只能够說一個保守一点的数字。
朱标大惊失色,“四百万两?這怎么够?”
按照他的估计最起码也要有一半的准备金才行,最好是有发放宝钞的七成,甚至是八成才好。
万万沒有想到,韩度给他的数字是二成。
“你疯了,只准备两成?万一要是有人大量兑换银子,你该怎么办?”朱标质问韩度。
韩度笑着朝朱标說道:“殿下放心,就按照我說的把宝钞制作的精美绝伦,是不会有人兑换银子的,就算是兑换,那也是极少量的。”
“如果,孤說......”朱标一字一句的问道,“偏偏有人用宝钞兑换大量的现银呢?”
韩度被太子逼问,抬头看了一眼老朱,见他有心动,又担忧的样子。
老朱当然心动,四百万两准备金就可以发放二千万贯宝钞,也就是說有一千六百万贯的财富落入他的口袋,他怎能不心动?
但是太子的問題也是极度的要命,真要有人持大量宝钞来兑换,那也是难以收场。一個不好,就如同韩度血书裡面提到的,民心似煮民怨滔滔。
韩度面对太子的逼问,洒然一笑,幽幽的說道:“那此人必定心怀不轨,有祸乱大明江山之嫌,人人得而诛之。”“哈哈,好,好一個人人得而诛之!”老朱兴奋的大笑出声。老朱自然能够兴奋,如果說要面对整個天下耆老军民,那老朱也得犯怵,但是只是一小戳人的话。老朱表示,虽然上了年纪,但是朕還是提的动刀的。
而朱标则是一阵愣然,自己的問題這是被解决了?以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
韩度心裡笑道,“自然是解决了。解决問題不一定要专注于問題本身死磕,有时候解决掉制造問題的人,也是解决問題的方式。”
只是這個方式不怎么美好,轻易间动用不得罢了。
“但是,不建议陛下這么做。”韩度朝着老朱一拜后,說道。
老朱听了则皮笑肉不笑的看着韩度。呵呵?不這么做?不這么做,那裡来的钱去北征蒙元?
韩度被老朱看的心裡一凉,浑身冒起鸡皮疙瘩。
好家伙,老朱這就把這部分财富视为禁脔了?自己要是不给他一個满意的解释,难說還能不能走出這间大殿。
韩度连忙解释道:“陛下,民间财富最好是来源于民间,用之于民间,贸然抽走民间财富。太子殿下担心的事情,說不定就会发生。”
“其实相比起民间财富,還有一类财富要胜過民间财富,而且取之几乎沒有后患。”
朱标一直担心如果用宝钞大量抽取民财,会带来大明的不稳。毕竟在他看来,杀人解决不了問題。现在听到韩度還有办法,顿时满怀欣喜的看着他。
老朱听了韩度的解释,脸上神色稍敛,手指轻敲御案,“說說。”
“是。”韩度继续說道,“刚才我說的是信用体系,现在我要說的是货币体系。”
货币体系?
又是一個新词。
老朱和朱标都沒听過,静静的仔细听着。
“敢问太子殿下可知道,大明为什么一直都缺乏铜钱嗎?导致陛下不得不发放宝钞来满足民间交易。”
“這個,”朱标沉吟片刻,摇着头說道:“不仅是我大明缺铜,往上蒙元、南北两宋,甚至是隋唐都缺铜。因为這中原之地本身就缺乏铜矿,再加上這千年以来的采用,到我大明时,很多铜矿都被采掘一空了。這样一来,自然是缺铜,其实不仅是铜,大明就连金银也缺。”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第十章货币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