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字字珠玑
是好事,還是坏事,以后总能够知晓。
“不過,就凭這一封奏疏,咱倒是可以让他免死一次。”
朱元璋也不知道是故意而为,還只是随口這么一說。
但是听者有意,朱标這下却是真的惊讶了。
“免死”這個词,父皇說過不止一次。但那是在什么时候,那是在群雄割据,父皇正在创业打天下的时候。
自从定鼎天下之后,朱标便再也沒有听父皇說起過要免谁的死了。
更有甚者,父皇后来干脆将创业时候发出去的免死铁卷给全部收了回来。管你什么免死三次,還是五次,通通作废回收。
现在满朝文武,哪怕是魏国公徐达和韩国公李善长,都沒有免死铁卷。
也就是說,如果父皇真的兑现他刚才的金口玉言的话,那韩度就成为了现在大明朝唯一一個能够免死的人?
朱标低头,充耳不闻,好似沒有听到刚才的话。
“這通政司的人,真是越来越懈怠了,如此一封奏疏都能够被他们被批的一无是处,吏部真该好好整顿一下。”
既然韩度的奏折深得帝心,那自然通政司‘胡言乱语’的批條,便成了一個巨大的错误。
不過朱标却不想父皇因此而处罚通政司,便道:“爹,学问這东西,高上一分,便能够高到天上去。這倒是不能怪通政司的官员懈怠,儿臣如果沒有经历過韩度对于宝钞和金钱的言论的话,儿臣也未必能够看的懂這奏折。”
朱元璋听的点头,的确是這样,如果沒有提前听過韩度的精妙言论的人,自然是看不懂這奏折說的是什么的。只会觉得這奏折读起来十分拗口,云裡雾裡的让人难以理解。
既然情有可原,老朱也不打算深究了。
“這本奏折你带回去吧,自己好好琢磨,有不明白的地方你便把韩度叫来给你解释。钱货宝钞关乎大明国运,你作为储君那是必须要知道的清楚明白的,你知道嗎?嗯,当然,如果你有弄懂了的地方,也来和咱聊聊。咱政务繁忙,就不费這個精力了。”
“儿臣知道。”
朱标面色如常的回答。其实内心裡在发笑,老爹說什么政务繁忙,其实不過就是落不下脸来找韩度請教。毕竟他是皇帝,而韩度呢有太過于年轻。
朱标在想些什么,老朱心知肚明,他也不指望自己的把戏能够瞒過儿子,只要目的达到了就好。
挥挥手,便将朱标打发走了。
韩度走在外城大街上,脚步匆匆的往家裡赶。
說来也是奇怪,韩度在现代的时候,那也是午夜觅食的动物,那裡有十二点之前回家的时候?
可是来到這裡之后,远离了灯红酒绿的喧嚣,他反而是更加的迷恋家了。一下职便想回家,哪怕是脑子裡不想,两只脚也会潜意识的朝着家裡走。
真是奇了怪了。
难道,人真的是犯贱的动物?都喜歡,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一大早,韩度便来到钞纸局,咋咋呼呼的开始到处找黄老。
“大人,您找我?”黄老红光满面的跑到韩度面前。這些日子他吃的好,睡的好,而且连天子的真容他都见過,就光是這一点就够他吹一辈子,整個人的精神头足足的,好似年轻了二十岁一般。
“你不說是石炭矿运输不便,导致开采太慢嗎?本官准备在石炭矿和京城之间修建一條水泥道路,朝廷已经同意了,而且钱物都已经批了下来。”
“大人這是真的?”黄老惊喜的问。
水泥道路黄老虽然沒有见過,但是他那他也听韩度介绍過。宽阔、平整、不惧雨水冲刷,他根本想象不到一旦這样的一條道路修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而且還是为了运输石炭矿专门修建這么一條道路,還是他亲自参与修建的,一想到這裡黄老就激动的浑身发抖,恨不得马上开工。
“自然是真的,现在你有两件事情要做。”
黄老整個人一挺,胸膛抬起,中气十足的說道:“請大人吩咐。”
“一是召集匠人,再挖二十座窑出来,一半用来烧石灰,一半用来烧水泥,你要保证一旦开始修路,要有足够的水泥供应。对了,朝廷抽调過来的工匠呢?到了沒有?”
“回大人,已经到了。大人放下,老儿就是拼了命,也保证不会耽误修路。”
到了就好,如此一来,应该能够保证水泥的供应了。
哎,上辈子自己读书那么多年,连個小组长都沒有当過。想不到现在自己也要管着二百来号人的吃喝拉撒睡了,真是世事无常。
“另外一個就是,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内,本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都要让所有的匠人会用水泥搅拌出混凝土,到时候我有大用。”
“這個......”黄老脸色一阵难看。
“怎么?有問題?”韩度皱眉。
黄老为难的解释,“大人明鉴,现在钞纸局裡面沒有水泥了。”
“怎么会沒有了呢?以前制作的那些呢?”
“大人,以前的那些不知道为什么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小老儿试過,已经不合用了。大人又沒有下令继续制作,所以就先行停了下来。”
该死!
韩度懊恼的想给自己的额头来上一巴掌,事情一多他便给忘了,水泥暴露在空气当中,可是会過期的。再加上這江南烟雨,自己也沒有下令让他们做好防水,水泥肯定会失效的飞快。
“是本官疏忽了,”韩度伸手揉揉自己的太阳穴,“這样吧,你马上安排开始制作水泥,包括哪些新建的水泥窑,只要一建好便开始制作。”
“另外,水泥最见不得水,一旦遇水便会开始凝固。哪怕是堆放在屋子裡,它也会自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失效,只是過程有点慢而已。”
“空气中?......水分?”黄老听韩度的话,像是在听天书一般。
“哎呀,你不用管。反正你只要知道水泥必须要密封装起来,才能够存储的长久。”韩度說着感觉到有些不妙,自己怎么把存储的容器给忘了?生产水泥虽然简单,但是存储水泥可不简单,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潮,這在此时可是個大难题,实在不行,只能够即制即用。
别看后世装水泥的袋子简单,看着就好像是一张纸做的一般。但就是那样的一张纸,以现在大明的工艺水平,也沒有谁能够制作的出来。
“用木桶?”韩度看着黄老,试探着提出一個不确定的建议。
木桶可以用盖子盖住,再用油纸封住,应该沒有問題。“大人,用木桶恐怕不行。”黄老摇头反对,“一個木桶的价格可不低,少還好說,如果一旦用的多了,那可是一大笔开销,大人有那么多钱嗎?”
又是开销!
韩度现在一听到开销两個字就脑仁疼,都怪扣扣索索的老朱,他要是给自己弄個一万贯,自己就敢全部用木桶来装水泥。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韩度显然是沒有那么多钱给他浪费的,他现在每一文钱都必须花在刀把上,不对,是刀刃上。
“大人,你看這样行不行?小老儿曾经见過有人用竹子做筐,直接将一根竹子一分为二,然后用碾石压扁,用火一烤,這么一圈,三两下之间就能够做好一個筐,速度快的惊人,关键是竹子多便宜?”黄老像老树枝一般的双手,不断和韩度比划着,试着尽量让韩度能够理解。
制作简单迅速,又快又便宜。对于需求量大的韩度来說,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
不過,也不是沒有丝毫問題。
“竹筐的话,水泥不会漏么?”韩度疑惑的看了黄老一眼。
水泥可是像灰尘一般细小,别的不說,光是竹筐之间的缝隙,恐怕這一筐水泥還沒有运到目的地呢,就漏光了。
“這個小老儿也想過,大人,现在钞纸局裡面不是還存着大量的钞纸,沒有使用嗎?咱们给竹筐糊上一层钞纸,如此一来不就勉强可以使用了?”
這样嗎?
韩度思考了片刻,這样倒是也行。
“只是,如此一来,水泥恐怕就只有现制现用了。”
果然像黄老這样的匠人,就是属于那种理论知识不足,但是实践经验丰富的。转眼之间,就给韩度想到了一個勉强可行的办法。
关键是,胜在便宜,便宜压倒一切。
韩度现在可沒有多余的钱浪费。
“就這么定了,你安排匠人负责做,需要银钱直接找熊莳领取。”
正好熊莳来了,韩度赶紧将他招呼過来。
“熊莳,這边,赶紧過来。”
熊莳来到韩度面前,一拱手,“什么事,大人?”
韩度把黄老的办法和熊莳說了一遍,并要他配合好黄老。
熊莳点头答应下来。
“对了,熊莳。东宫的钱送過来了嗎?”
“额,還沒有。”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第四十七章字字珠玑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