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以工代赈,惊世骇俗的赈灾谋略
伴随着高阳的一番话,整個金銮殿的群臣全都陷入了思考。
就连武曌的目光也扫了過去。
“何为以工代赈?”大乾丞相徐玄机好奇问道。
高阳目光看向徐玄机道,“大灾年间,最底层的百姓沒有银子,买不起粮食,但他们却有劳动力。”
“故此,臣斗胆提出翻修县衙,但其目的并不是压榨百姓,而是想让临江城内的各大富商看到,天灾之下,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愿意十分低廉的干活。”
“一点点银钱加上管一顿饭,百姓便十分感恩。”
“若各大府衙,富商接连出手,只要临江城的粮价趋于稳定,那么就能令相当一部分灾民撑過去!”
“這便是以工代赈!”
随着高阳的一番话响彻金銮殿。
崔星河满脸震惊,丞相徐玄机满脸动容。
“好一個以工代赈!”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
這個思路,他们以往根本沒有想過。
龙椅上,武曌一双美眸看向高阳。
高阳的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思路。
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條路。
還可以以工代赈!
百姓处于天灾之下,为了生存,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這個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十分毒辣,但实则却是一條救民之策!
武曌的目光带着惊叹,一双眸光充斥着满意。
王忠忍不住的沉声道,“可纵然是以工代赈,高大人何必如此压榨百姓,十文一天,未免太苛待了!”
大乾百姓一天劳作的收入大概在三十文到一百文。
這個工钱,已经压的很低。
足以堪称压榨了。
一時間,诸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
崔星河闭了闭眼,一言不发。
他只觉得這王忠太過愚蠢,這不是给高阳出风头的机会嗎?
高阳回头看向王忠,嘲笑道,“王老将军若不懂民生,大可不必开口,适当的沉默并不丢人,总比贻笑大方要好。”
王忠闻言,满脸震怒,“高阳小儿,你敢辱我?找死不成?”
王忠怒目圆瞪,毕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老将。
這么陡然一动怒,還是十分骇人的。
高天龙淡漠道,“我定国公府的人,還轮不得你這老匹夫威胁。”
“老夫在此,也有你說话的份?”
高天龙一发话,百官震惊。
定国公平常不上朝,如今接连上朝也就罢了,但今日還霸气护犊子。
這让一些人暗自心惊。
王忠看向高天龙那双淡漠的眸子,他很想出声,但话到嘴边還是憋了回去。
“阳儿,你尽管說,這数十日你不在长安,倒是不知道朝中的非议。”
“今日大可全都說出来,给我大乾弹劾你的股骨之臣好好听听。”
高阳看向高天龙,听懂了言外之意。
打脸,狠狠的给我打脸。
今日他高天龙在此,就是最大的靠山。
高阳对高天龙行了一礼,笑道,“孙儿明白!”
紧接着,他一双眸子骤然看向了王忠,“王老将军,令灾民翻修府衙固然可以一天三十文,甚至是五十文的工钱,但王老将军可曾想過,高价的工钱,当地豪绅是否会跟风?”
一時間,王忠哑然。
他也忽然意识到了這個严肃的問題。
若是府衙高价翻修,豪绅无利可图,又怎会闻讯跟风?
指望這帮豪绅体恤百姓?
武曌脸上笑意更加明显。
高阳继续道,“豪绅在大灾年间修缮宅子,雇灾民劳作,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便宜!”
“府衙翻修,必须要压榨,唯有让当地豪绅看到此时的灾民为了活着,愿意十分廉价的干活,他们才会雇佣。”
“甚至,只有府衙当這個恶人,令灾民叫苦连天,当地豪绅稍微抬高工钱,就会收获不错的名声。”
“对豪绅而言,一来既能收获名声,二来還省了比太平年间便宜一倍甚至两倍的工钱,如此,他们才会心甘情愿!”
高阳目光看向王忠,如鹰隼一般锐利:“若府衙工钱很良心,豪绅无利可图,又无名可图,他们吃饱了撑的来蹚浑水?”
一言落下,王忠脸色煞白。
整個金銮殿都陷入安静。
這一瞬间,高阳便是整個金銮殿绝对的中心。
闫征呆呆不语。
他眼裡的压榨,实则是百姓的救命之策……
這对他内心的冲击,堪称惊涛骇浪。
武曌目光惊叹。
府衙当恶人,来送豪绅一场名声,還有利可图,這对当地豪绅来說,根本沒有拒绝的理由。
武曌开口道,“高阳,你去寺庙,也并非只是单纯拜佛吧?”
高阳這种玩弄人心的人,可不像信佛的信徒。
高阳看向武曌,目光又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龙袍下的玉腿,接着道,“陛下圣明!”
“我大乾信佛,佛道之争,由来已久,我去寺庙,只是观察各個寺庙的陈旧,再用身份和寺庙主持套近关系,以一個信徒身份自居。”
“临走之前,再书信一封,告知寺庙太旧,迟早要翻新,不如趁着大灾年间抓紧翻新寺庙,否则以后工钱要贵上不少,再抛出我佛慈悲,当济世救民的旗号!”
“寺庙本就陈旧,现在翻新不但省钱,還能打着我佛慈悲的名号,收拢民心,他们根本沒有拒绝的理由。”
“如此,豪绅和寺庙既赚取了利益,又获得了名声,百姓靠着自己的双手赚到了钱,三方各取所需,再加上粮价稳定,百姓自然会有一條活路。”
崔星河闭上了眼,他知道,他小瞧了高阳。
以利益为杆,名声而饵,心甘情愿的令豪绅和寺庙为他所用!
三方达成了共赢,全都心甘情愿。
如此一来,临江城灾情必定大大减缓。
他输了。
输的彻底!
高阳的手段,胜過他崔星河十倍,百倍!
一想到自己降低了十几文的粮价,便沾沾自喜,崔星河恨不得脚趾抠破金銮殿!
武曌满眼欣赏,继续追问:“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又是何意?”
百官的目光也跟着聚焦在高阳身上,這個問題,他们也十分好奇。
大灾年间举办大型活动,這也能缓解灾情?
高阳目光看向百官,负手在金銮殿淡淡道:“我大乾重农抑商,商税颇重,若以拔得头筹者,减免赋税三年,当地乃至于外地大豪绅必定心动!”
“大型活动之下,百姓生来喜歡热闹,届时不光是当地的百姓,甚至临江城附近的百姓也会蜂拥而至,人一多,就会带动消费。”
“不管是吃食,還是旅店,商贩生意都会大好,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只要将赛制拉长,又会提供多個摊位,三重手段齐出,這一段灾期也就過去了。”
一语落下,如平静的巨潭中猛然投下一颗巨石,惊的百官目光一变。
以豪绅寺庙重利贪名,令县衙做一個恶人,给他们一個必出手的理由。
再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带动消费。
如此,灾情可大大缓解!
此等谋略,此等洞悉人心,简直堪称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