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激动得不行的孔明
“兹事体大,文伟派人来跟我說,李衡研制出一种新的纺车,可以自行运作,一人一日可织布五匹!”
诸葛亮一边說,一边朝马车走去,步子控制不住加快。
“自行运作的纺车?”杨仪听后,心头一跳。
果然是李衡這小子!
“丞相,哪裡有什么自行运作的纺车,咱们前脚刚讨论完缺布一事,现在他李衡就弄出了自行运作的纺车,這不可疑嗎!”
诸葛亮却已经上了马车,杨仪赶紧跟上去。
“李衡必然是在投机,之前他造出纸,下官觉得他是個人才,但后来下官仔细一想,那可能只是运气。”
马车开始出发。
杨仪继续說道:“至于后来那個曲辕犁,我去打听過,那根本就不是李衡制作的,是一個农夫,李衡欺世盗名!”
“沒有实证的话,慎言。”诸葛亮看了杨仪一眼,“威公,治国、处理政务,要有大局的视野。”
听诸葛亮有些责备的意思了,杨仪這才闭上嘴巴。
但他心裡依然不服。
刚好我們急缺布匹,他李衡就制作出自行运作的纺车?
莫非他提前预判了我們会在這個时候需要大量匹布不成?
這绝不可能!
他要是有這种才能,我杨仪怎么不知道?
诸葛亮并未继续责怪杨仪。
诸葛亮用人很灵活。
杨仪有杨仪的优点,他在吏治方面的才能,比费祎更高。
但杨仪心胸狭隘,稍微遇到看不惯的事,就喜歡出言抱怨。
费祎等人处事柔和,還不会与杨仪正面冲突,魏延就不同了,他跟杨仪是死对头。
相互恨不得对方立刻马上被碎尸万段。
马车在一众士兵的簇拥下,到了陈仓县,费祎早已在陈仓县门口等候。
李衡站在旁边,董宏、薛良等人都在场。
甚至连田猛都在场。
田猛看到丞相后,激动得发抖。
“参见丞相。”众人行礼。
“不必多礼,我們去看看济安的纺车。”诸葛亮的目光落到李衡身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丞相這边請。”
一行人穿過陈仓县的街道,周围早已被士兵严格把守。
這一路上,诸葛亮借着火光,隐约看见,道路两边已经有了不少房屋,街道好像也处理過,看起来很平整整洁。
周围的水田中,映照着星光,蛙叫声一片。
路過一处的时候,诸葛亮突然驻足,他指着路边一座屋子问道:“济安,這裡为何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回禀丞相,這裡是陈仓职工庠(xiang)序(古代指乡学)。”
“庠序?”杨仪开口道,“你陈仓县才多少人,就有庠序了?”
“是的,杨长史。”
杨仪继续问道:“他们识字?”
“不识字,這几個月暂时不教读书写字。”
“那教什么?”
“教制作农具、纺车和冶铁。”
众人微微一怔,沒想到得到的居然這样一個回答。
教制作农具,能成为庠序?
“李济安,你沒事多把精力放在种田上,多产粮食吧!”杨仪用批评的口吻說道。
诸葛亮却笑起来:“好,亏你想得出来。”
“丞相……”
“我們去纺织所。”
很快,一行人到了纺织所,门被打开了。
這個位置很大,裡面足足有十台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