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佛境行
保你平安棺材铺。
三十年转眼過。
院子裡,堆满了木屑。
楚宁安静的站在院子中间,看着這些木屑,每一片木屑上,都飘荡着時間能量。
是每一位死者身上剥离出来的時間之力。
時間,代表着生死。
生是赐予,死是剥夺。
修炼時間之道的洞虚强者,大多都是走的剥夺之道。
涅槃宗宗主,是生与死的替换,是一條迥然不同的路。
但天资高如涅槃宗宗主,也不敢走時間赐予這條路,因为這條路太难了。
卫红被气死的那晚,楚宁动用過時間之力,想要复活卫红,想要让時間回溯。
他做到了。
時間是回溯了,回溯到了兵马司的人来告知卫红假消息之前,可随即他却发现,他无法改变走向。
当時間回溯后,他成为了一個旁观者,再一次看着兵马司的人进入卫红家,看着卫红气急攻心之下丢了命。
“为什么,問題出在哪裡?”
楚宁皱眉,当初他選擇开当铺进行時間之道交易,抽取那些交易之人身上的時間痕迹,這是公平的交易,是天道所认可的交易。
每一件木雕,都凝聚了交易者身上的時間道痕。
可很快楚宁就发现,他能够剥夺他人身上的時間道痕,却无法将這些時間道痕赋予给他人。
路不对嗎?
時間交易這條路走不通,楚宁選擇了开棺材铺,感悟時間逝去之道。
每一口棺材,那上面的纹理,都代表着死者生前的一生,纹理曲折,代表着死者生前忐忑曲折的一生,纹理顺畅,代表着死者這一生的顺畅。
一個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如同一方沒有雕琢打磨過的棺材板,那些掉落下来的木屑,便是人這一生流逝掉的時間。
到最后棺材成形,一生走到尽头,身上的時間道痕如木屑一般散落。
可最终,依然沒能踏出那一步。
在卫红死后,他沒有继续待在棺材铺不出门,如同一個普通棺材掌柜,开始和街坊邻居接触,交际。
他目睹了新生儿的喜悦、老者的安详离世、青年人的奋斗与挫败、以及无数平凡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命的不同阶段与形态,让他对時間与生死有了更深的思考
可最后,還是差了一些。
差在哪裡呢?
時間能够剥夺一個人的寿命,能够让得一個生命走向尽头,但同样也会诞生一個新的生命。
生和死为何不能转换?
“是我领悟错了,時間根本做不到這一点?”
楚宁有些怀疑是不是他走错了路,時間可以剥夺却无法赋予。
“是时候离开這裡了。”
三十年的時間,楚宁知道继续待在這裡已经沒有任何意义了。
也许是他走错了路,也许這條路是正确的,但极其难走,這也是修士歷史上,沒有人選擇走這條路的原因。
時間之道,本就是诸多法则中最难领悟的法则。
而他走的時間法则的路,又是一條极其特殊的,短時間沒能走通也正常。
這個世上不缺天骄,修世界存在這么多年,想来也有不少洞虚强者也有過和自己一样的思考,但前人都沒有走通,注定了這條路难走。
楚宁沒有沮丧,越是难走,就代表着若是能够走通這條路,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
……
念唐山。
楚宁回到了担山宗念唐山。
三十年過去,念唐山依然是光秃秃一片,除了那株红梅之外,不见任何植被。
“前辈,可否一见。”
楚宁站在红梅之前,对于這位红梅前辈,他心中充满了尊敬,当年若不是這位红梅前辈最后出手,只怕他還真不一定能够战胜异魔母王。
红梅树枝摇曳,并未有身影现身,但却有声音传入楚宁耳中。
“你要走的路,我沒法给你建议,但你可以去一趟佛境。”
佛境?
对于這位红梅前辈能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楚宁不觉得意外,他和云前辈的交谈,以這位红梅前辈的实力必然是听到了,即便沒听到,只怕是观自己,也能够得出這样的判断。
楚宁心中对這位红梅前辈的身份,也是有所猜测,但对方自己不表明,他也不会点破。
不管這位留在念唐山,是有什么目的,哪怕是想要把自己当棋子进行某种布局,那也得自己配合。
提到佛境?
楚宁思绪有些恍惚,想到了当年在百城区域,见到的那位小和尚。
九境。
除去已经毁灭的虚境,最为神秘的便是這佛境了。
佛境修士,极少在外境走动。
其他境的修士,也极少会前往佛境。
“要如何去佛境?”
随着楚宁這话出口,红梅树枝又一次摇曳,其中一段枝干突然就這么刺向了虚空。
這一刺。
虚空之中出现了一道裂痕,而红梅枝干则是牢牢刺入裂痕之中,丝毫不受空间裂痕的影响。
楚宁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有些摸不准,是這位红梅前辈這一刺,刺破了佛境的空间屏障,還是刺出了一條通往佛境的空间通道。
两者看起来结果一样,但意味却完全不同。
若是前者,只是打破一境屏障,洞虚强者皆可以做到,可若是后者的话,意味着這位红梅前辈一念之间便可在九境来回穿梭。
“多谢前辈。”
收起思绪,楚宁也不犹豫,一步踏出,便是踏入這枝干刺穿的空间裂痕,很快身影便是消失不见。
而随着楚宁身影消失,红梅枝干从虚空中收回,空间裂痕消失,念唐山山空恢复了宁静。
念唐山另一座山峰,正在闭关的戚诗韵眸子微微睁开,妙目中有一缕疑惑之色,但随即便是又闭上,轻语了一句:
“是错觉嗎?”
……
……
佛境。
大灵山。
大灵寺。
噹!
噹!
噹噹噹!
万千修行佛门弟子突然惊愕发现,寺庙钟声竟然响彻了十八下。
前所未有之情况。
当年,佛子回归,亦不過是九响。
十八响!
建寺以来,不曾有過。
“阿弥陀佛,有贵客至,开寺迎客。”
声音落下,大灵山上莲花丛生,犹如红毯一般铺设到了山底,七彩莲花路,此乃佛门最高迎客之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