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有情饮水饱 作者:红色小雨伞 陈远并不着急。 今天的行程都安排好了,但時間還早。 车门打开,他从车上下来,微凉的空气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但說实话其实又沒多冷。 出着太阳呢,這气候是越来越奇怪了,记得曾经沒到這個时节不是大风就是大雪,也就這几年, 年年暖冬。 李二也迫不及待从车裡钻了出来,紧跟着是长孙皇后,长乐。 永嘉也从副驾驶下来了。 深呼吸一口,极目远眺,李二大笑道:“真不错,這河堤堆的是真高。” “嗯,房子也好, 集中, 整齐,修得也好看。”长孙皇后亦笑着赞道。 陈远笑道:“沒什么好的,乡下,人都快沒了,就剩老弱病残。 至于這河堤,据說当年還是人工一担一担挑的,沒少费劲。” “那现在呢?” “现在当然不用人工了啊,都是机器,挖掘机,推土机,卡车,等等。” 陈远笑道,說完便锁了车,下河堤往枯水露出的沙滩上跑。 李二等人也跟了過来, 却惊讶的发现,這水裡什么都看不到。 别說鱼了, 连蚌壳都见不着。 陈远耸耸肩,“从前什么都有,水直接喝問題也不大, 现在是什么都沒有,水也不能直接喝。” 說完又看着李二笑道:“這還是乡下,等到了城市,连天都是蒙的,道路两边的景观树,树叶上厚厚一层,都是尘。” “是嗎?”李二呵呵笑,有些得意:“意思是那边還是有可取之处的,沒那么糟糕对吧?” 陈远乐道:“对啊,单论生活环境,那边的确是好太多,所以除非必要,一般睡觉我都不回来睡。” 李二环目四顾,点头:“难怪书上說要保护环境,贤……你又那么重视,看来這事的确是马虎不得。” 說完又压低了声音问道:“是了,按那边的划分,眼下所处的到底是什么位置?” “山南道, 南郡。” 称呼其实蛮多的。 南郡, 荆州,江陵,不同的朝代,称呼不同,统辖的疆域也大相径庭。 而在贞观年间的大唐,属山南道,称南郡。 李二便明白了,笑道:“走吧,有人的地方看看去,好不容易有這等奇遇,可不能白白糟蹋了。” 语落,又慢慢爬坡上河堤,上车。 一路上李二和长孙皇后都在观察,忽然李二问道:“怎么這地有些看上去都荒了,是我看错了,還是休耕另有他用?” 陈远就乐,闻言答道:“永嘉,說說到底怎么回事。” “哦。”永嘉应了一声,便兴致勃勃說起来。 李二顿时就觉得很震惊:“一斤小麦卖的钱不如一瓶水?” 陈远点头:“嗯,一斤小麦卖的钱不如一瓶水,然后种子化肥耕地农药都要钱,都可以涨,就是小麦价格,哎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說。” “所以大家就不种了?” “差不多吧,虽說粮贵伤民,可粮贱也伤农,种地归根结底是讨生活,不是为了让别人低价吃饭。 当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的粮食买不到几瓶水的时候,是人都会取舍,能种则种,不能种,也沒人种,那就荒着呗!” 陈远若无其事說道,把车开得很慢。 永嘉又补充道:“不止呢,看,好多农田都被挖了,大户承包,种莲藕,养虾。” “那就不怕闹饥荒?” “是啊,万一遇上灾年,吃不上饭怎么办,岂不要饿死人?” 到底不是现代人,对于眼下看到的,李二两口子觉得太可怕了,完全无法理解。 陈远莞尔:“我不知道啊,反正饿也饿不到村裡,别人,不关我的事。” 李二想了想,摇头:“不对,你這想法太自私了,做人心胸還是应该豁达一点。” 陈远亦摇头,笑道:“不对,凭什么都在自私的时候要求我豁达,都在吃肉的时候也沒說叫上我啊!” 话语间后视镜往后看了一眼,乐道:“顺便說一句,农民好苦的,苦了几千年。 然后還都看不起,动不动土农民,田舍儿,对吧秦哥?” 李二张张嘴,突然就觉得脸上有些发烧。 长孙皇后看着好笑,打断道:“好了你们两個,這也好争,根本問題难道不是粮价太便宜了么? 一斤小麦不如一瓶水,那就喝水呗,喝水一样饱肚子。” 這话一說,顿时永嘉长乐也跟着乐了。 陈远哈哈笑道:“我觉得也是,既然小麦不如水,那喝水得了,有情饮水饱。” 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一斤小麦换不来一瓶水,居然還有很多人洗,說什么粮食不能高价,影响民生。 又說什么国外的粮食便宜。 那既然国外的粮食便宜,那就吃国外的啊,平时也沒人說什么,总不能因为人家国外涨价又来要求国内的农民吧? 民生民生,难道农民就不是民了? 农民种地可不是为了让别人低价吃饱饭了放下碗還来骂的,农田抛荒农民不种粮跟现在年轻人不进厂是一個道理。 偏就還有那么一群人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說句不好听的,上班不给工资,少给工资,他们干啊? 怕是早就闹翻天了! 此时的李二說实话心裡是有火气的,也正因为此,他忽然有点理解陈远的心情了。 因为饶是身为帝王,此刻他心中也有种无可奈何的无力之感。 就是有火无处发泄,明明不爽却无力改变。 最终只得叹道:“的确,归根结底還是粮价太低了。” 顿了顿,又道:“其实粮价低也不是問題,粮价低,大家都能吃饱饭。 可不能粮价低的同时,什么都涨,最起码种子农药化肥這些就不该涨。” “诶這是正经话,虽說种田发不了财,可谁也沒指望种田能发财啊! 种田,日子能過得去就行,不能一边指望农民都来种田低价大量出粮保证粮食安全,然后還是人是鬼都盯着种地的农民吸。” “所以就有了物价司?” “对啊,有些事情,该管還是要管的,而且不能管了张三不管李四。 就好比這种地,粮价不涨,死死压在低位,然后化肥种子农药噌噌噌的涨,可不就沒人愿意种了?” 无弹窗相关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