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元荣 作者:灵山王 第996章 安排太境和小师妹住下。 阎君庙观建造的巨大,多两人就像是水滴落入湖泊,并沒有掀起波澜。 当然,此举确实可疑。 连唐安皇和玄难都沒有住下,又怎能让太乙宗的师兄妹住下。 不過,有张鸦九的前提,然后太境再做一個全套的戏,說是自己死皮赖脸的非要留下来,或许能够隐瞒住一时,暂时不会让古仙楼的修士生出疑心。 纸包不住火。 涂山君沒觉得能瞒多久。 只要能利用時間差提前将太境和小师妹送走,就能安心应付古仙楼和上清道君。 寿何拱手道:“老神仙。” “铁匠铺子的事怎么样了?” 寿何笑道:“有惠王出面,质疑声消失无踪。” 面容黝黑无奇的寿何沉吟道:“最近外乡人越来越多,在张氏铁匠铺我也见到两位,大的那位是個儒雅青年,背着剑匣,领着個小姑娘,我猜应该和那日遇到的佛门法师相似,对方倒也面善。” 他对這些大宗弟子沒什么概念,纵然步藏花与他說過一些中土,对他而言更像是另一個传說的世界。 要說不向往肯定不可能,但是毕竟相隔内外,总觉得似真非幻的。 尤其在夜深人静之时,他不由得开始怀疑真假。 到底哪一方是真的,哪一方是假的。 還是說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 沒人能为他說清楚。 “有心事?” 空灵沙哑的声音传来。 “有。” 寿何长叹了一声,眼中闪過迷惘,问道:“前两天,我听县尊說朝廷在应对变化,恐怕有天变的大事,我不懂,所以我问县尊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果天真的塌了,我們……以及万宁县所有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青白色的鬼手微微一顿。 何去何从? 涂山君也不清楚。 但這句话确实问到了点上。 如果阎天君脱困,神禁之地崩塌,這些凡人又该怎么办,是如曾经小洞天一样,由万法宗接手,进而稳定下来,继续曾经的日子,還是大部分转为修士,散入中土,或者干脆生活在元央域。 涂山君眺望远方的京城所在,眼中的异色闪過,京城皇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淡淡地說道:“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寿何诧异的看向对案的老神仙。 他以为老神仙会說让他听朝廷诸公和高座皇帝的。 在老神仙的眼中,他看到了一种平静。 帝王将相和世俗百姓沒有什么不同。 不如說,对凡人和修士一样的一视同仁。 “天塌下来,有高個的顶着。” “你觉得自己是高還是矮?”涂山君看向低头沉吟的寿何。 “我不知道我是高是矮,我只是觉得,应该尽力。” “如果尽力不行呢?” “那就拼命!” “拼命還不行呢?” 寿何笑了一声:“等盖棺定论吧。” “至少,我应该可以单开族谱的第一页吧。” “你不想认祖归宗嗎。” 寿何沉默半响,方才缓缓說道:“我应该认哪個祖,又归哪個宗。” “臣,恭請圣安!” 一位略显黑瘦身着朝服的官员跪在了地上。 恭敬的行礼。 整套礼仪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不過明明他身上的官服可以让他不需要這么繁琐,青色的官袍足以证明此人在朝廷举足轻重的地位。 “朕安。” 珠帘大幕之后的龙椅上端坐的中年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爱卿平身。” “谢陛下。” “看座。” 小太监忙给這官员搬来座椅。 官员挨着小半屁股坐下。 他不清楚陛下召他进宫是什么意思,若是议事自有诸相前来,他這正三品的礼部侍郎,說是二把手,实际上距离真正的核心還差一层意思。 他也不敢询问,就這么惴惴不安中带着疑惑的等待着。 帘幕被大太监打开。 端坐龙椅的中年的真容展露。 官员赶忙低头。 龙椅上的中年正是当今皇帝元荣。 元荣龙凤之资。 一双锐眸好似龙兽竖眼,短须,看起来颇为年轻。 对于武人而言,凡是在修行上有所进境的,寿命都会延长,据說一流的气血武者能够活二百年而不亡。 元荣笑呵呵的问道:“听說寿爱卿有個同父异母的哥哥在万宁县任职。” 寿成心中陡然一惊。 对于那個素未谋面的兄长,他是能撇清关系就撇清。 如果不是老头儿临走的时候非要见一面,估计根本不会派人去找。 好在对方在江湖上名声斐然,很快就找到了对方。 然后家裡那位老爷子就安排了個万宁县的捕帅。 是個不大不小的官。 那人是個识时务的,自从那一次踏足寿府后再也沒有来過。 对于這一点寿成還是很满意的。 虽然此人是江湖草莽,但并不是個愣头青,更不是无赖青皮,非要死赖着他们。 得了应得就再也沒有上门,還算有骨气。 “回陛下,正是。” 寿成不敢相瞒,拱手承认。 “国事,家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元荣微笑又收起嘴角的弧度,平静地說道:“寿家的人都是忠臣呐,万宁县在他的治理下安宁稳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是朕实在繁忙,還真要见一见。” 寿成暗自松了一口气,他還以为那人做下什么惊动陛下的大案。 听說那人的实力不错,在江湖上都是顶尖,不過纵是那样的实力和朝廷也沒法相比。 大内的高手随便走出一位都能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 既然不是错事,寿成心中有底,說话沒有那么虚。 “为陛下尽忠是臣子本分。” “听說我那弟弟在西山修了一座庙观。” “确有此事。” “庙观的庙祝和寿何私交不错。” 寿成眉头微皱。 他是不是想差了。 元荣沒有理会寿成的深思和变化的面容,继续說道:“那位庙祝是外乡来的修士。” “朕看老三有些天赋,想送老三去庙观学点本事。” 寿成目光一滞,他心中揣满了疑惑,既然是惠王修建的庙观,怎么陛下不走惠王那边的关系,反而是让自己出面呢? 而且外乡修士在百姓看来很是稀少,实际上宫内就有不少,各大王府也有很多修士。 這些小王爷想找人学习道法還不简单。 他不好過问。 其中的考量知道的越多越麻烦。 左右不過是塞個人进去而已。 “臣一定尽力。” 寿成再次行礼。 “朕就等爱卿的好消息。” 送走寿成。 一位年纪不大的小孩儿从一旁走出,躬身道:“父皇,儿臣有太傅教授即可,那什么庙观修士定然不如太傅。” 元荣看着志气不小的孩子,笑着摇头道:“這一次你猜错了,父皇为你寻的這個师父非同寻常,身为庙观的庙祝,他是最有机会接触到庙观主人的。” “你可知道那庙裡供着的是谁嗎?” “儿臣不知。” “庙裡供奉着的是這一片神天。” 元荣沒有再为自己的儿子解释什么。 老三是他精挑细选的,他自己也沒把握能成,不過這個讯号只要传递過去就足够了。 寿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宫门的。 就這么稀裡糊涂的进去又稀裡糊涂的回来。 坐着轿子返回府邸,寿成左思右想,他实在想不出陛下的目的。 “老爷。” “這么晚陛下還請你入宫?” “嗯。” 寿成坐下喝了一口茶水,看了看天色正是黄昏,也沒法坐住的起身,将身上的朝服换成便装,說道:“给我准备一些礼品,我要去拜访一個人。” “谁?” “官大還是官小。” 寿成說道:“老爷子的儿子。” “你那位同父异母的哥哥?” “沒错。” “见他做甚,莫不是做了案子?” “不是,妇道人家莫要掺和,這一次有大事相求。”寿成一听自己的夫人這么說当即明白家裡人对那位大哥的态度,赶紧叮嘱了一句。 這回可是陛下相托,他要是办砸了,估计以后一辈子都得在這個位子上。 “莫要多问了,快些办吧。” 寿成的夫人看出問題的严重性,赶紧前去准备妥当。 寿成带上礼品登上马车。 “大帅,门口有人求见。” 正收拾东西的寿何愣了一下,问道:“谁啊?” 小虎子微微摇头:“他那管事非說要见你。” “我看那马车非富即贵,裡面应当坐着位大人物。” “大人物?” 寿何面露疑色,他好像不认识什么大人物,不過既然人家已经登门,他也不好拒绝,昂首道:“請他进来吧。” 放下手中的东西和已经背起的血神戟,寿何重新坐会帅位。 正翻阅着已经批改的案牍,正看到一位身形不矮的清瘦中年踏入门槛。 一看对方,寿何有几分恍惚,他像是见到一個人。 当下立刻知道对方身份。 于是起身道:“寿大人。” 来人正是寿成,寿成笑着說道:“你我同父异母,乃是兄弟,哪需要如此多礼。不然我還得拱手称一声大帅。” “不敢当。” 寿何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淡淡地說道:“不知道是何事,需要大人亲自登门。” 晚点。 无弹窗相关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