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钢铁是我們的脚印 作者:未知 七月初。 东部战区某军事基地。 一辆辆军车穿行在营地内,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即将开始的演习。 此时此刻,位于营地正中央的空地上,正停着一架通体银白、造型怪异的飞机。 两短两长的机翼设计,以及那体积与比例惊人的圆柱形引擎,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飞起来的样子,然而至今为止一直保持着的零故障率,却是足以打消所有人關於這家伙到底能不能行的一切顾虑。 霞光号。 這是它的机型,也是在出厂之后的统一命名。 而在交付东部战区之后,隶属该战区的空天部队,给它取了一個更为霸气的名字,并且用特殊涂料将它写在了机身上。 即,雷鸟。 可翱翔九霄至上,可降雷霆于千裡之外。 正如這架空天飞机的名字一样,其即可作为往返近地轨道的运输载具,也可作为外空间弹道导弹对空、对地打击的载体。 从军用吉普上跳下,穿着特种作战服装,胸前挂着特制伞兵步枪的李高亮,看了一眼营地中央那架银色的空天飞机,不由表情震撼地砸了砸舌头。 也不知道是他住院太久了的缘故,還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超過了他的想象,他都不知道部队什么时候都用上這么牛逼的玩意儿了。 从出院到编入空天部队,已经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了。 对于他而言,這刚刚過去的一個月的時間,简直比過去的两年還要充实。 从来沒见過的装备,从来沒听說過的战术,甚至连作战模式他都是第一次听說。 根据训练他们的教官的說法,他们现在可以說是全球最高科技、最先进的部队且沒有之一了。 作为完全依托于空天载具的空降陆战部队,无论是部署范围還是部署速度,他们都要远远高于传统海军陆战队以及传统陆军伞兵部队无数倍。 在战术上,要求他们能够凭借着先进的装备,发挥出以一当十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而在战略定位上,他们的职责是在战争时期能够快速越過前线,对敌方后方重要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以及在和平时期,跨越他国边境对海外要员、以及重要战略设施进行支援。 据說,他们在训练时学习的战术,都是由国防大学的几名少将级别的教授研究出来的,而在此之前仅仅是停留在论文上、以及模拟推演上,就连拿到演习中也是第一次。 就在李高亮在心裡默默背诵着演习纲要的时候,一名穿着军绿色迷彩的军官,走到了他们所有的面前。 “立正!” “稍息!” 看着动作整齐划一的士兵们,那军官点了点头,用洪亮而严肃的声音继续說道。 “演习将于十分钟之后开始。” “该你们了解的东西,在来到這裡之前,相信你们已经复习无数遍了,我也就不再多废话。” “這裡,我要說的就两句。速度要快,時間就是生命!动作要狠,每一次演习,都给我当成战争来打!” “现在,大声告诉我,行动的代号是什么!” 用几乎全身的力气,站在队列中的李高亮,大声吼了回去。 “使命!” 仿佛是回应他们的气势一样。 那站在队列前方的军官,用丝毫不输的气势吼道。 “出发!” 随着那声出发,营地内的士兵们动了。 一共二十人,分成五個小组,以四人为单位有條不紊地登上了雷鸟号空天飞机。那锃亮的武装透着肃杀的气息,与那科幻感十足的“雷鸟”,倒是有几分相得益彰的感觉。 在舱内的固定座椅上入座,李高亮将舱内生保系统连接到了作战服上,然后便安静地在心中倒数着,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很快,轻微的震颤感,从脚底传来,顺着钛合金骨骼,爬遍了他的全身。 空天飞机附近的车辆已经撤离,在地面指挥中心的指引下,雷鸟缓慢地开上了起飞跑道,打开了喷射着等离子体羽流的引擎。 淡蓝色的弧光隐隐闪烁,随着那炙热的等离子体从引擎中喷出,飞机如同被什么东西拽向了前方一样,渐渐脱离了地面,拉高了机头,向着无垠的深空飞去。 侧目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云层,以及那片渐渐深邃的黑暗,坐在舱内固定座椅上的李高亮,深呼吸了一口气。 半小时后,他们将抵达近地轨道。 并且在那裡,完成人类史上最高的一次高空跳伞……如果他们的装备能称之为伞的话。 這时候,通讯频道裡,传来了小队员的小声交流。 “妈耶,我還是第一次飞這么高。” “现在高度达到20km……我們已经突破一般飞机的最高上界了。” “我跳了這么多次伞,還是第一次飞這么高的地方去跳。” “你說要是伞打不开怎么办?” “闭嘴!” 对于坐在机舱裡的绝大多数人来說,他们都是第一次飞這么高的高度,要說一点都不紧张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李高亮并沒有制止自己的小队员们交头接耳 很多时候,闲聊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虽然他更倾向于在闭目养神的时候自我调整,但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从窗外收回了视线,李高亮合上了双眼。 为了让一会儿的自己处在最佳状态,他打算闭目养神一会儿。 不過就在這时候,他的小队中,其中一名队员却是向他搭话道。 “队长,我們在天上有空间站嗎?” 对于這個問題,李高亮思索了一会儿。 虽然演习之前,长官有告诉他们,需要在天上换乘一次“飞机”,在那裡完成跳伞科目的演练,不過却并沒有告诉他们是在哪儿换乘。 月宫号的话,那裡现在是由华国主导的国际科研机构,用于军事目的显然是不合适的。 至于其他的…… 李高亮心中微微一动,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沒有空间站。” “但,我們有鹊桥。” …… 李高亮沒想到,自己不過是随便一猜,還真被自己给猜对了。 坐在雷鸟号上向外看去,只见那艘近在咫尺的漆黑色的航天器,就像一座棱角分明的独木舟,漂浮在這无垠的寒夜中。 因为太空中失真的距离感,直到两架航天器运行到了足够接近的位置,李高亮才真正窥见那座平日裡只能在电视上、網络上窥见的鹊桥的真容。 当然了,此刻漂浮在他面前的,和那终日往返于地月之间的鹊桥還是有不少区别的。 就如同他们所乘坐的雷鸟号一样,所谓“鹊桥”对应的只是它的机型。 而现在,它的名字叫“长城”。 作为华国空天部队的第一艘,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艘,航行在外空间的航母式舰船。這艘长城号的意义,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捍卫着华国最高的边疆。 平时這座长城号一般是巡航在同步轨道之外待命,只留四人常驻,轮班值守。而在必要时刻,它随时可以作为空天部队的空中指挥部,甚至是空中堡垒,压制低轨道之上的一切飞行单位。 经過五分钟的变轨切换,两架几乎已经挨在一起的航天器,终于完成了最终的对接。 心中松了口气,但李高亮却沒有丝毫的松懈。 直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演练科目都是属于空天部队中的航天器驾驶员,以及地面指挥中心的。 而从航天器完成对接的這一刻开始,属于他们這些陆战队员的训练科目,才刚刚开始! 生保系统的锁定解除,随着扣在作战服上的锁扣打开,李高亮迅速招呼着自己的小队,按照班组编号的顺序快速通過了航天器的连接口,抵达了长城号的腹舱内。 腹舱内,坐落着五座漆黑色的棱台状空降舱,底部连接着甲板,由一個截面呈“凹”字形状的轨道连成一串。 如训练时已经联系過无数次的那样,所有人以最快速度登上了空降舱,并且最后一次检查了身上的武器和弹药。 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虽然有点儿紧张,但李高亮還是尽可能沉着的完成了所有操作,关上了空降舱的舱门。 也几乎就在他关上舱门的同一時間,通讯频道内,传来了指挥官的声音。 “长城号正在进入轨道!” “轨道参数修正完毕,当前高度117.4km,2分钟后将抵达最佳投掷区域!” 感受着背部传来的牵引感,李高亮的呼吸渐渐急促。 虽然看不到舱外的状况,但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此刻已经站在了长城号的舱门口,甚至半只脚已经踏出了這最高边疆的边缘。 這裡是距离地面一百公裡的高空。 這裡沒有呼啸风声。 甚至沒有空气。 但那股看不见的凛冽,却是不用去看,都能够清晰感受到的。 “空降区域已经锁定,记住你们的任务,還有你们的使命!” “钢铁是我們的脚印!” “士兵们,祝你们好运!” “舰舱分离!” - (感谢书友“神朝_思想”、“卤蛋蛋呀”的盟主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