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蘇瑜帶來的一種新知識
書桌前的蘇瑜伸了一個懶腰!
在廢土世界待了快一個月的時間了,蘇瑜總算是把各個子項目的結題報告完成了審覈、整理成了一期項目總報告。
跟宋清溫存了一下後,蘇瑜穿越回了現實世界。
雖然蘇瑜在廢土世界待了一個月了,但是現實世界還是一秒之前。
蘇瑜已經不能從廢土世界帶回來任何東西了,唯一能帶回來的只有裝在腦子裏的知識。
“這些學長、學姐也太厲害了!”
“水果糖公司”的辦公室裏,夏凝整理着這羣裏“打工人”們上傳的結題報告,由衷地感嘆着!
蘇瑜朝着夏凝點點頭,開口道:“是啊,接下來壓力就到我們這裏了,我們必須儘快整合好這些子項目的結題報告,完成一期項目報告,這樣接下來的項目才能順利進行!”
沒有太多廢話,蘇瑜拿起了筆,在辦公室的白板上寫下了一行算式,指了指這行算式,對夏凝開口吩咐道:
“夏凝,你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按照我寫的這行算式的邏輯,把這幾十個子項目整合起來。”
夏凝盯着白板上的算式點點頭,這是她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算式,但是她的學術直覺告訴她,這個算式應該很了不起。
沒有浪費太多時間,夏凝開始拿起筆,驗算這個算式,她需要自己先理解這個算式,然後才能工作。
而蘇瑜也急忙坐下,在白紙上寫寫畫畫了大綱後,打開電腦,開始啪啪啪地敲打鍵盤,編寫項目一期的報告了。
這報告的初稿,蘇瑜已經在廢土世界完成了,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腦海中的初稿輸出來。
辦公室裏,當夏凝驗算完了蘇瑜留下的算式,她滿臉的驚訝,這算式裏隱藏的邏輯是一種創新性的結題思路啊!
這行算式就能開一個課題,寫一篇sci論文了!
夏凝帶着一種震驚,朝着蘇瑜看去,什麼時候蘇瑜這麼厲害了,隨手寫的一行算式,就是一篇sci文章。
而當看着蘇瑜毫無停頓,啪啪啪,行雲流水一般地在電腦上寫文章的時候,夏凝突然覺得自己的高傲在蘇瑜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
這一刻,夏凝鬥志昂揚,她要更加努力,不能被蘇瑜拉開太多!
西工大,材料學院,這可以算是國內材料領域的天花板院校了吧。
只要學生足夠優秀,上到火箭、導彈、飛機、衛星
下到手機、電腦、汽車、新能源、芯片
再到輪船、航母、潛艇
未來是有無限種可能的。
當然,絕對的優秀意味着絕對苛刻的學生培養。
徐懷鈺同學,西工大材料學院的“博二”學生。
雖然徐懷鈺的本科“出身”不好,本科來自“雙非”院校,但是還好,西工大是不講求“出身”的,在這裏純粹的理科下,大家看到的都是能力!
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徐懷鈺被材料學院的太史忠院士看中了,很有幸成爲了太史忠院士的博士生。
能成爲院士的博士生,那就足以說明徐懷鈺同學的能力了,所以徐懷鈺同學順利的接到了“水果糖”公司的“外包子項目”,負責了材料納米排序的模型研究。
徐懷鈺同學用了3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工作,小賺了一萬塊錢。
而相比這一萬塊錢,徐懷鈺覺得更重要的收穫是一種知識的。
從領取“任務表”開始,徐懷鈺一直都在琢磨蘇瑜的幾篇論文,以及蘇瑜發在工作羣裏的算式和邏輯。
“太史院士!”
新的一天,徐懷鈺來實驗室幫自己的導師打下手了。
徐懷鈺的導師太史忠院士是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凝固理論與技術及高溫合金的研究及教學工作。
能評選院士的都是很厲害,都是相關領域的泰斗,甚至是學科奠基人。
太史忠院士也一樣,作爲當時全國鑄造學科唯一考取的留蘇研究生,他奠基了國內相關學科的發展、擔任過西工大的校長、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的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材料物理冶金研究所。
現在,太史忠院士手裏接了一個課題,絕密課題,關於水下潛行器消音的材料項目,徐懷鈺有幸在項目裏打下手。
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看着課題的一些數據,徐懷鈺突發奇想:我可不可以用蘇瑜同學的算式和邏輯運算分析一下啊?
說幹就幹,徐懷鈺開始用蘇瑜的算式思想和邏輯,分析太史忠院士項目的一些數據。
看着徐懷鈺遞上來的分析報告,太史忠院士皺緊了眉頭,他對徐懷鈺還是很看好的,而他看好徐懷鈺更多是在一個“穩”字上。
徐懷鈺沒有多麼機智的大腦,但是他足夠努力,有足夠的耐心。
對此太史忠院士很欣賞,因爲只要每天都在前進一小步,只要有時間的發酵,徐懷鈺總會有足夠高的成就的。
而今天,一直被太史忠院士看做“穩”的徐懷鈺,竟然着急表現自己,說自己用一種新思路做了基礎的納米排序分析。
太史忠院士帶上了眼鏡,開始認真閱讀徐懷鈺的報告,而緊接着,太史忠院士臉上原本的輕視變成了嚴肅。
太史忠院士摘下眼鏡,滿意地點點頭,開口到:“很不錯,分析模型用的很大膽,也很精確,你這是在哪裏看到的分析方法?”
聽到了導師的誇讚,徐懷鈺懸着的心總算是鬆了一口,急忙開口道:“老師,這就是前幾天我通過那水果糖公司的科研外包項目,學習到的蘇瑜同學的分析方法!”
“水果糖公司?就那航天學院的那蘇瑜?”太史忠院士挑了挑眉毛,開口問道。
徐懷鈺一愣,自己的導師一直都是“雙耳不聞窗外事”的,竟然連自己的導師都聽說過大三的蘇瑜同學。
“對對對,就是他!”徐懷鈺急忙點頭開口回覆。
太史忠院士滿意的點點頭,開口道:“很不錯啊,這是一種新的納米排序分析方法!
小徐,你可以跟蘇瑜同學聯繫一下,把這分析方法整理成一篇文章發出去,這將會是一個很不錯的學術成果。”
徐懷鈺急忙開口道:“蘇瑜同學已經把所有子項目都授權出去了,我們這些接受項目的“打工人”都有寫論文的授權,整個項目組已經發了好幾篇論文了!”
“嗷,不錯啊!”
太史忠院士滿意地點點頭,繼續開口道:“小徐,麻煩你把這項目發過的、沒發過的論文都幫我找來,我想看看!”
“好的,太史院士!”徐懷鈺急忙點點頭。
太史忠院士補充道:“對了,你去找一下蘇瑜同學的時候,請他把他投稿《數學年刊》的那篇《軸對稱ns方程的多孔介質微觀滲流正則性準則》也幫我要來看看。”
蘇瑜的這篇數學論文雖然還沒發表,但是在國內學術界的高層已經流傳開來了。
太史忠院士只讀過節選,現在有機會了,他也想讀讀全文。
徐懷鈺一愣,他好像聽到了一句很不一樣的話:“他投稿《數學年刊》”
《數學年刊》,數學領域“四大神刊”啊!
這蘇瑜同學這麼厲害的嗎!
一開始徐懷鈺還對自己找“小學弟”請教問題有點抹不開面呢,現在這種情愫立馬消失得一乾二淨!
很明顯,這位“小學弟”前途無量啊!
現在不趁機向他多請教請教、多學一學,以後“小學弟”崛起了,就沒有機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