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大結局
馬玉珍坐在車裏閉目養神,她身邊的孩子推了推她,“媽媽,這是不是就是姥姥家的山?”
她睜開了眼,看着遠方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的黛色山巒笑了,“是。”
“那我們是不是快到姥姥家了?”
“還要再走一個小時。”
“還要那麼久嗎?明明已經看見山了。”
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朱昱文笑呵呵地回頭看她,“有一句話叫望山跑死馬,看見山,並不代表離山很近了。”
寬敞的柏油路上時常能看見往來的各種車輛,兩邊的路旁是已經有半人高的玉米,正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連風吹到人的臉上都是溫柔的。
馬玉珍所在的美國it公司,在12年被谷哥收購,做爲有擁有原始股的股東,她在那一年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後來她帶着這一筆錢和丈夫一起回國創業,事業極爲成功,夫妻感情卻出了問題,在15年的時候和平離婚。她一個人帶着孩子生活。
這是她回國之後第二次回家,她的女兒朱莉今年9歲,對於第一次回姥姥家時的記憶早已經模糊,這在她的記憶裏是第一次。
朱昱文大學是在上海讀的,畢業之後一直在馬玉珍的公司工作,現在已經是馬玉珍的重要助手了。
這次回鄉,是替馬占山過八十大壽。
馬占山已經在十五年前將村長的重擔交給了朱逸羣,帶着葛鳳芝兩個人在全國各地旅遊,直到五年前才謝絕了所有兒女的挽留,落葉歸根,在靠山屯過着樸素的日子。
靠山屯現在是全省有名的中藥之鄉、木耳之鄉、教育之鄉。
剛剛到靠山屯的範圍,就看見一個巨大無比的牌子:靠山屯歡迎你。
背景圖案是青山綠水的大山,長在大棚裏面的木耳,站在操場上的莘莘學子。
儘管這些年圍繞着靠山屯中學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有些人稱這裏爲高考工廠,也有人稱這裏爲勞改監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一所中學,改變了無數人和無數家庭的命運。
像是其中的一位畢業生說的:自從進了靠山屯中學,我等於坐了六年的牢,除了學習之外,腦子裏沒有容納別的事物的空間。
我表哥一直說我學傻了。
現在我表哥在工地當農民工,我在大城市坐辦公室當白領。
如果沒有靠山屯中學,做爲留守兒童,我的命運不會跟他有什麼區別,大概率十五歲的時候離開學校,在社會上混幾年,學個手藝,掙點錢,用父母一生的積蓄花高價彩禮娶個媳婦,再外出打工還債……
靠山屯也不在是過去的模樣,家家都是陽瓦蓋的房子,大房大院整整齊齊,大部分人家包山種藥或是種木耳、蘑菇,除了本村的村民之外,還有外來的工人在大棚間忙碌。
像東北大部分農村一樣,幹活的多數是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輕人非常少見。
家裏條件好,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就算是家裏有一份產業,山裏的年輕人一樣遠離了家鄉,去外面過自己的生活,最近的在縣城,最遠的跟馬玉珍一樣,遠在異國他鄉。
到了大週末,這裏又會被年輕的學子們淹沒,村裏人喜歡那些青春洋溢的孩子們,那兩天也是村裏最熱鬧的時候。
車子駛進馬占山家的院子,馬占山正坐在臺階上曬臺陽,搖椅上掛着的收音機正在講說岳全傳。
大麗在院子裏面餵雞,她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學校的事業交給了媛媛在管,她不再管具體的業務,而只是把握大方向,她給自己的主要任務是照顧好家裏的兩個老人。
老人都已經八十了,雖然年年體檢的結果都顯示正常,大麗一樣不太放心,儘管家裏有保姆,仍然每天都要過來。
院子裏的雞是她養的山雞,是山雞和本地土雞的雜交品種,除了喂沒加化肥農藥的小米之外,園子裏十幾株枸杞、刺五加,也是隨它們啄食。
養在家裏的是不到十隻,隨時提供兩個老人的雞蛋和肉食,山上套養了兩千多隻,每隻雞都可稱金雞,下得雞蛋一枚批發價就要一塊錢。
除了雞之外,家裏還養了四隻半大的豬,都是野豬和家豬的雜交品種,在外面都是做爲野豬肉出售的,養在家裏也供自家人喫的,養得比山上的還要精細。
現在朱家不再大規模的養普通的豬,而是專供“種豬”,野山豬是主打的拳頭產品。
最近幾年野山豬打入了大城市的超市,村民們養豬大部分都是養野山豬,雖然長得慢些,價格卻遠高於普通豬。
喂完了雞,隔壁鄰居喊着羊奶擠好了,她隔着兩家相鄰的柵欄取了一罐子剛擠出來的養奶,拿回廚房煮開過濾。
朱逸羣從柴棚裏拿了一筐的木頭,把院子裏臨時搭的竈子點燃,今天馬玉珍要回來,馬家的幾個孩子也都要帶着孩子回來,家裏馬上就要熱鬧起來了。
今天要燉雞、燉魚、燉肘子、燉排骨,總之就是要燉肉!燉肉!燉肉!
他比過去胖了一些,臉上的冷俊早就變成了中年人的圓潤,臉上總是帶着笑,儘管身價已經上億,回到家仍然是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最喜歡的事就是鼓搗各種美食,不光家裏人時常能嚐到他的手藝。
他的手下“團建”的重要項目就是喫老總親自下廚做得大餐。
馬宏生的生意早在零六年就拓展到了省城,趁着房地產的東風,狠狠賺了一把紅利,現在生意普通他也不在乎,反正錢也賺到了,該分散投資的項目也投了,他賺到的錢孫子躺着花都花不完了,也應該休息了。
他現在自稱主營業務是“釣魚”,丁桂蘭吐槽說他的主營業務實際是“餵魚”。
現在夫妻兩個都佛得很,唯一煩惱的就是兒子兒媳婦聲稱要享受生活,一胎就夠了,不肯生二胎。
在馬玉珍回來之前,已經退休的大哥和大嫂已經回到靠山屯了,大哥大嫂在靠山屯新蓋了房子,準備每年夏天都回來長住一段時間,二哥和二嫂則在海南安家落戶了。
馬宏波現在是家裏唯一“上班”的,在縣裏的清水衙門做副局長。他也自稱是家裏最沒出息的一個,低調的開着一輛十多萬塊錢的車,十年沒換車,天天拎着大保溫壺,裏面滿滿都是靠山屯牌草藥茶。
家裏的火點燃了,他們都回到了家裏集合,一家人說說笑笑的,或是幫着打下手,或是跟馬占山、葛鳳芝聊天,熱鬧極了。
馬玉珍的車停在了家門前,馬玉珍走下了車,看着熱熱鬧鬧的一家人,心裏那點兒近鄉情怯的心思,被濃濃的親情沖淡。
“姥爺!”朱莉從車上下來,跑向院子裏坐在椅子上的馬占山。
“哎喲,朱莉啊!”朱莉是孫子輩裏最小的,又是個漂亮的小女孩,非常得馬占山的喜歡,有時間就要大麗用微信跟她視頻聊天。
“爸。”馬玉珍走到他跟前小聲兒地說道,她是家裏的逆女,是家裏第一個偷跑出國留學的,也是唯一一個離婚的。
“嗯。”馬占山點了點頭,“瞧你瘦的,你一個人在外面辛苦了,在外面能賺錢就賺,不能賺錢就回家,爸養得起你們。”
“爸,我沒事兒,你姑娘有錢着呢。”馬玉珍笑中帶淚,外人關注你是否成功,你有多少錢,只有家裏人才關心你累不累。
“吹啥牛啊,你有錢,你再有錢有院裏這幾個有錢啊?一個個的還不是得伺候我,給我做飯啊。”馬占山比劃着這一院子的兒女,他又習慣性的“吹起牛”來了。
“是,我不如哥哥姐姐。”馬玉珍順着他的話說道。
“爸,您可別鬧笑話了,我們幾個捏一塊兒也不如人家玉珍的牛九一毛。”大麗無語了都。
“那又怎麼樣?再有錢也是我姑娘!姑娘!在外面這些年學沒學會做飯!今天你高低得給爸露一手兒,那怕炒個雞蛋呢。”www.九九^九
“爸,我會做飯,我煮意大利麪可好吃了。”
“啥面?”
“爸,她會煮麪條兒?”大麗笑呵地“翻譯”道,“走,上裏面換衣服去。”
“小姨!”媛媛從學校步行回家,在院子裏就瞧見了小姨。
“姐,你光瞧見小姨了,瞧見我了沒?”朱昱文跑到姐姐跟前撒嬌。
“叛徒滾遠點兒!”說好了一起在家分擔,結果他一個人跑了,叛徒沒資格得到她的好臉兒。
大麗給玉珍準備了一堆的材料,“這些都是媛媛從網上買回來的,你要煮意大利麪正好。”
“東西都還行。”馬玉珍準備好材料打算隨便煮一煮,本來這一頓就是喫飯前大家墊一墊的環節,能喫就行。“誒,我姐夫最近怎麼樣?”
“他?老樣子啊。”
“不是說過年的時候你那個婆婆死了嗎?”
“嗯,她也夠能熬的,零五年的時候就中風了,一直躺了這些年,全靠護工伺候着,年前的時候養老院的護工打電話告訴我們人沒了,你姐夫過去處理了一下就回來了,都沒讓我們過去,連昱文都沒找,你姐夫也就是回來的時候情緒低落了兩天就沒事了,白小軍和白小慧也只是露了一面就走了。”
朱逸羣早就習慣了母親“不存在”,真得“不在”了,也雲淡風清,對於他來說母親在七歲的時候已經隨着父親一起死了。
不到十分鐘,一大“盆”意大利麪出爐,番茄“滷子”也是滿滿一盆,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喫得開心。
大麗向後退了退,站在杖子邊透過手機攝像頭看着這一家人,按下了拍照鍵。
我的一家,平平凡凡,圓圓滿滿……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81422:48:562021081522:16:56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貓爪毛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jessica50瓶;看雲過48瓶;狗富貴兒40瓶;東東醬30瓶;murkmagician、dodo20瓶;應無影10瓶;十二、frnowon、再瘦10斤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