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百二十四章 耽罗

作者:赵昊
晚饭后,陈怀秀邀請姑娘们一起出来看星星。

  虽然,這個年代哪怕是大城市,也沒有太重的光污染,女孩子们都对满天繁星习以为常。但是明亮的星辉洒落在海面上,泛起无边的银色波光。這绚丽壮观的场面,却是她们平生仅见的。

  阳春三月,海上的夜风只是微凉,而且终于不用担心会被晒伤了,几個女孩子便裹着斗篷,在甲板上一边欣赏着這海天一色的美景,一边娇笑說着体己的话。

  就连上船后一直沒露面的长公主,也从舱室裡出来,慵懒的靠在躺椅上,一边品着美酒,一边看天上的星星眨呀眨,就像赵郎的大眼睛。

  已经是分开的第三天了,想他。

  赵昊是個聪明人,知道這时候不管去找女孩子们,還是陪干娘說话都不是好主意。

  他宁愿去跟郑若曾讨教,牵星板的用法。

  看到他俩在顶甲板上,拿着木板比比划划,张筱菁十分心痒。但她下午时一直缠着赵昊,哪好意思再凑上去?

  她只好收回艳羡的目光,继续女孩子们的话题。

  小竹子的眼神,被一旁的马湘兰看了個正着。马秘书心中暗笑一声,這才刚离开江南,张小姐的心思又活泛起来了。

  不枉马姐姐這阵子一直为她打气,小竹子這才沒放弃,终于调整了策略,迎来了转机。

  在老谋深算的马姐姐看来,三国演义自然比楚汉相争更持久。回头再努努力,弄個战国七雄出来,那自己的日子就不要太好過了。

  不過,也得考虑公子的承受能力。還是减一减,搞個春秋五霸就够了。

  至于她,自然是永不争霸、人畜无害的卫国了。

  ~~

  “阿嚏,阿嚏……”顶甲板上,赵公子连打几個喷嚏,高武赶紧给他披上斗篷。

  郑一鸾也给老父披上斗篷。

  “不打紧。”郑若曾却摆摆手,示意他别干擾自己。然后继续向赵昊演示‘牵星板’的用法。

  一套牵星板由十二块正方形乌木板构成,最大一块边长约24厘米,称‘十二指’。每块都递减两厘米,到最小的一块边长两厘米的,称为‘一指’。木板的中心穿一根长约七十二厘米的绳子,制造十分简单。当年郑和就是靠它测星斗高低,度量方位的。

  别看這玩意儿其貌不扬,如今大明会用的却寥寥无几。之前赵昊向米老叔、牛马二长老打听,三人都知道這东西的存在。但光有牵星板沒用,還需要与牵星图配合使用,他们谁也沒见過牵星图,自然都不会牵星术了。

  郑若曾也是在胡宗宪的幕府时,以抗倭需要海战为籍口,才从南兵部的架阁库中,翻找出了若干份牵星图,其中就包括元朝漕粮海运的航路。

  他正是仗着這些牵星图,才能驱船行遍大明的海域,写出千古不朽的《筹海图编》十三卷来。

  ~~

  “牵星术其实很简单。”郑若曾一边說,一边抬头看一眼北边的星空,右手便拿起‘六指’板,伸直了右臂。

  然后左手拿起穿在木板中心的细绳置于眼前。

  “眼睛先看板下缘,将下缘平水,再看看板上缘是否与北辰平齐。”說着他微微摇头道:“宽了,挡住北辰了。换四指。”

  郑一鸾赶紧换了‘四指’板,重复了上面的动作后,郑若曾见北极星出现在板上缘,方沉声道:“北辰四指。”

  他二儿子赶紧就着新式的船灯记下来……在能自己吹玻璃后,這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就沒有任何制造难度了,只是依然用灯油做燃料而已。尤其是海上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船员的照明利器!

  郑若曾又用同样的方法,观测了织女星和西北布司星的位置。便戴上老花镜,查询起一本小册子来,這就是他从兵部职方司抄来的‘北洋牵星图册’了。

  终于,他翻到了自己要找的那页,缓缓念道:“黑水洋過洋,看北辰星四指平水,东边织女星七指平水,西北布司星十一指半。公子,我們沒有偏航。”

  所有人闻言都松了口气,這大海遥无边际,走得又是远海航路。五十條船就像一队小蚂蚁一样,谁都不由捏把汗,担心会在這茫茫大海上迷航,那就太可怕了。

  赵公子倒不是太担心,根据他浅薄的地理知识,他们已经进了黑潮,也就是日本暖流范围。

  就算迷航了,最大可能也就是跟汪直一样,被洋流送到日本长崎。

  听了开阳先生的讲解,赵昊基本了解了牵星术的原理——一句话,在地球上某地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這是很简单的几何证明题,无须赘述。

  为了增加精确度,還要辅以对其它星座的观测。航海者将航程中观测的数据记录下来,就可以得到牵星图了。這样后来者就可以利用前人的数据,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了。

  這跟欧洲将近两百后诞生的八分仪、六分仪,所用的原理是一样一样的。只是后者更为精确而已。

  赵昊让贝培嘉先试制八分仪,還命他利用南京钦天监的数据,尝试编制原始的《天文年历》。不過现在,连基本的地圖作图都沒规范,甚至沒引入经纬度概念,短時間内自然還指望不上。

  沒办法,需要上的课实在太多。饭,总得一口一口的吃。

  不過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全按牵星术配合罗盘,总航程几十万裡都沒迷航。所以在很长一段時間内,牵星术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开阳先生還告诉赵昊,由此丹酉针三更便可至耽罗了。

  “差不多天亮时,就能看见耽罗岛上的山了。”郑若曾介绍道:“耽罗岛也是這條航线上最重要的参照。一看到它,就可以用单癸针转向西北了,三十更后就能见到威海卫的成山头。”

  ~~

  翌日一早,赵昊心裡有事,破天荒的沒有赖床。天還蒙蒙亮就在马秘书的侍奉下洗漱穿戴整齐,跑到甲板上,朝着船头方向架起了望远镜。

  欣赏完了壮丽的海上日出后,他便在海平面上发现了一個黑点。

  透過望远镜一看,只见那岛好似坟包,中间凸起。赵公子可是看過《我叫金三顺》的,一眼就认出那就是耽罗了。至于中间的突起,就是传說中的烧烤山……哦不,汉拿山了。

  朝鲜人认为,站在這座山上,能拿到银河,因此起了這么個夸大其词的名字。

  耽罗,就是后世的济州岛了。但‘济州岛’這個名字,是高丽王朝高宗私改的,但无论元還是明,爸爸们都嫌改名太麻烦,依然沿用原先的旧名。

  虽然如今身为大明第一舔狗的李氏朝鲜,数度想要把名字改過来,无奈爸爸嫌烦不同意。于是济州岛這名字,李朝只能自己关起门来叫叫,在跟爸爸国交流时,依然還得乖乖用‘耽罗’。

  這跟‘好的、文西’是一個道理。

  郑若曾也出现在赵昊身边,望着肉眼可见的耽罗岛,郁郁道:“這個岛远处看着不大。但其实东西百五十裡、南北六十裡,有两個昆山县那么大。而且自古就是上好的养马之地。”

  赵昊点点头,表示了解。

  “原先耽罗是個独立的国家,从唐朝就向我进贡,后来被高丽王吞并。”郑若曾定定看着那座苍翠的岛屿,幽幽道:“后来被蒙元占为养马和流放囚犯的地方。等到我太祖皇帝驱逐鞑虏,高丽趁机上《耽罗计禀表》,要求将耽罗交给他们,许诺仍按元朝牧马的管理模式向大明贡马。”

  “为了让太祖皇帝同意,他们耍了個手段,在奏表中将耽罗的周长缩小了十倍,人口也减少了十倍。太祖皇帝便以为這只是孤悬海外的弹丸之地,加上岛上当时仍在蒙元控制之下,便慷慨的赐给了他们。”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赵公子嘟囔一句。济州岛除了本身优越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也绝佳,正处在大明、朝鲜和日本的海上三岔口,是中朝日贸易绝佳的中转站。

  太祖皇帝如此精明,怎么就能让棒子把這裡诳去?

  哦对了,人家老朱片板不许不下海,要個破岛做啥?

  “不過還好,现在的李氏朝鲜,比当初高丽還恭顺十倍,就是给大明舔腚沟子的货色。這個岛咱们想上就上,爱干嘛干嘛,還沒有大明的法律约束咱们。”离开了陆地的郑若曾,露出了狂野的一面。

  他是赵昊海上战略的头号拥趸和鼓吹者,认为只有克敌于海上,才能彻底保证大明的海疆安全。只有渡海狠狠教训日本,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像朝鲜一样,天天管大明叫爸爸,才能恢复天朝上国的荣光!

  而耽罗,就是郑若曾给赵昊规划的前进基地。无论以這裡为商业基地,赚取日本人无穷无尽的白银。還是作为未来的军事基地,這裡整军养马,挥军侵略日本都是极好的。

  “回航时,咱们去岛上转转看,再从长计较。”赵公子微笑着安抚一句,时不我待的郑若曾。

  “沒什么好计较的,就是横!你越横他们就越舒服。”郑若曾伸手一攥拳,像把耽罗捏在手裡一般道:“這么好的地方,让他们经营成什么鸟样子了?還是乖乖让给咱们吧!”

  ps.還有一更,不過還有一千多字,稍等哈。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