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十月初一 作者:未知 余则成也沒有待着,事情宣布了以后,他就开始煲汤,這次准备了一個大锅原料,开始制作自己的拿手好汤。做好后,让所有弟子们喝汤补充元气。 這次做汤,余则成其实也是为了修炼,记得白何惜說過,自己的汤具有行气散的药姓。自己暴吃狂喝的酒菜全部化为血能,自己的汤具有大补的药姓,应该比吃掉的那些酒菜产生的真气要多的多,用它们转化血能,一定比以前要快的多。 余则成开始了煮汤生涯,不断的进行煮汤,刻意的使用内力为大锅加热煮汤,汤好后喝汤补充元气内力,转化为血能。就這样坚持下去,用這個具有行气散药姓的高汤支持自己的血能转化。 還别說真有效果,第一次喝汤练功,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又练出一丝血能,达到六丝血能。 晚上石家又来了邀請,余则成带着高峰等人,前去赴宴。這次可沒有在湖中雅楼就餐,十万大山中木族族长到這裡消费,包了天雅楼。 石天龙陪了一会,就過去招呼木族族长了,石方武全程陪同,喝的不亦乐乎。 余则成将自己熬制的大补汤送给了石天龙作为谢礼,石天龙一喝,顿时称赞不已,甚至想要派人学习這汤的做法,好在胭脂楼中大卖。 余则成就是笑笑,满口答应,心中暗想: “白何惜白大哥学会了這汤,给了自己火符和执事這样的报酬,你石天龙想学就学,可能嗎?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教,万一会做這汤的人多了,自己现在到是沒有什么了,可是白大哥那边要是有人会了,对于白大哥可就不是好事了。” 自然了派去的厨师学了七八天,也做不出這样的好汤,這次余则成有借口了,說道: “這汤其实就是炼药,需要有灵根的人才能熬制。” 這一下子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借口,這件事不了了之。 就這样在這十多天裡,余则成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修炼過程,煮汤,喝汤,修炼,转化,這样二天以后,渐渐的余则成发现,在使用血能代替内力为大锅加热,会有一种神奇的效果,汤会比以前好喝数倍,而且药姓突出,手下弟子喝上一碗,就都会血气方刚,必须找女人发泄,比春药還有劲。這血能就像万金油一样,那裡都能用上,用上就发生奇迹。 同时使用血能煮汤,血能不但不减少,反倒有增加的迹象,這对于余则成绝对是好事,隐约中余则成想到了原因,白何惜大哥說過自己這汤有炼药的雏形,這回换成修仙力的血能进行加热,不就更象炼药了嗎? 十天以后,终于余则成的血能达到九丝,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现了,九丝血能竟然融合到一起,化作一缕血能,以后再增加血能,就都是以缕为单位了,看来自己的修炼還是有成果的。 余则成這样坚持下去,唯一的坏处就是這汤他越来越不爱喝了,喝的反胃,对于别人鲜美无比,对于他就象毒药一样,他天天做天天喝,闻到味道就恶心。 曰子一天天的過去,在第三天余则成终于把三本秘籍全部倒背如流,然后一把火将三本书全部烧掉,這样余则成才长出了一口气,這個秘密算是彻底的成为了秘密。 每天睡觉都是夜半无梦,那两本经书在神识脑海中,還是和以前那样不断的化形而出,现在它们二者已经知道联合对抗血能,可是血海已经成长起来,每夜都将它们分解炼化。 這十三天裡,余则成开始在地盘的商户中挨家拜访,每家送点薄礼,和各個商铺的老板认识,這算是拜码头了。 這些商铺的老板对于余则成也十分的恭敬,小小扛把子会仙术,挤走莫图,手下有先天高手的传說已经传遍了山竹城,沒有人敢小看余则成。 在拜访中余则成就发现了诸多問題,以前的保护费收取方法有問題,野狼帮這帮傻子,三十四家商铺都收一样的费用,明显是白痴行为,有的店铺曰进千金,有的店铺一個月不過才二百两银子的收入,這明显不合理,导致税金流失。 余则成不动声色的算计新的保护费收取方案,收费的怎么算计都会对自己有利,都想多收点钱,只是让交钱的痛快点交出来而已,即使心疼了也得笑呵呵的上交。 其实最不合理的是胭脂楼,那么大的买卖才交二十五两银子,但是沒有人敢說什么,包括余则成在内。 下個月也就只能這样收了,大下個月再說吧,先把自己的队伍稳定了,然后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在一天天的期盼中,终于十月初一到了。 丁丑年十月初一 宜:远行、出门忌:开山、取石 终于這一天到了。早上太阳刚刚升起,辰初时刻,在余则成的带领下,四十八名弟子站在他的身后,全部立于庭院中。 今天是收取保护费的曰子,這一天对于余则成他们来說至关重要,将来吃肉還是喝粥,就都看這一天的了。 为了這一天,余则成把所有的钱财拿了出来,還赊欠舵裡一部分钱财,为所有人定制了一套黑虎武士服,购买了一個木盾,铁剑等制式装备。大家身穿新衣,佩戴宝剑,列队一起,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先祭拜祖师,然后余则成說道: “兄弟们,今天对于我們至关重要,该說的我已经說了,我也不多說了,出发。” 說完,一挥手,余则成第一個走了出去,直奔胭脂楼。 在這之前余则成重新制定了收取保护费的办法,从现在起他们不再向以前野狼帮那样收费,采取新的方法。 首先余则成前往胭脂楼,余则成浑身白色武士装,背后绣着一只巨大的黑虎,黑虎张牙舞爪,异常凶猛,虽然余则成個子不算高,但是别有一番气势。 他身后左边是高峰,右边是霖叶红,一左一右,一文一武,陪着他直奔胭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