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藏书阁 作者:未知 秦笛纵身跳下鹤背,收起仙鹤符,然后迈步向前。 来到谷口,就见边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题着三個红字“灵仙峪”。 进了山谷,再往裡走,就是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琼楼玉宇,美轮美奂,神霄绛阙,光彩夺目。 秦笛继续往前,在四处走走看看,在這裡发现了不少的管理机构,比如“灵草堂”,“丹药殿”,“炼器堂”,“仙阵阁”,“灵符楼”,“执法殿”,“外事堂”等等,当然還包括他要找的藏书阁。 走着走着,到了灵仙峪的谷底,再往裡却被一道云气缥缈的大阵挡住了。一個守山弟子跳出来警告:“裡面是掌门真人亲自管理的宗门核心,只有精英弟子和筑基期师叔才能进去,普通弟子非召唤不得入内。” 秦笛退了回来,来到藏书阁的跟前。 他知道金丹宗有两個藏书阁,一個珍品馆,一個普通馆。普通馆谁都可以进,珍品馆只有筑基之后才能进。他现在看到的只是普通馆。 藏书阁是一個圆形的六层楼宇,不算高,但是却很宽,就像一個大肚子的宝塔。 门裡边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如婴儿的老者,双目半睁半闭,偶一睁开又有逼人的精光,看见秦笛,不咸不淡的道:“进门十個积分,复制一本书一百积分,藏书阁内不得餐饮,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损毁书籍!违令者重罚!” 秦笛从衣着上看不出对方的修为,只能躬身道:“多谢前辈提醒,弟子晓得了。” 老者瞄他一眼,又道:“炼气前期的书在一楼,炼气中期在二楼,后期在三楼,炼气大圆满在四楼,五楼讲述如何筑基,六楼是杂說游记修炼心得。” 秦笛心喜:“多谢老先生!您這么一說,就方便多了!” “云芝,過来帮他办理。”老者招手叫来一個身着青色衣裙的少女。 少女身材苗條,气质清纯,柳眉如烟,肤润如脂,肩若削成,腰若约素,看着只有十六七岁。 秦笛心想:“要么是天资绝顶,要么是吃了驻颜丹,否则怎会這么年轻,就穿着青色衣裙,成了内门弟子呢?” 他一面取出身份牌,一面问道:“师姐,我头一次来,還不清楚這裡的规矩,进门一回,能在书阁裡待几天?” 少女盈盈走来,接過令牌,甜甜的笑道:“只能待一天,楼内不燃灯火,天黑之前一定要出来哟。” 秦笛也跟着笑了:“那么,一次能复制几本书呢?” 少女一面收取积分,一面回答:“最多五本。你要准备五百积分。” “再請问,木灵根的书都放在什么位置?” 少女不紧不慢的柔声道:“藏书阁按照金木水火土布局,木居于东方,火位于南方,金在西方,水在北方,土居于中央。” “多谢师姐,您這话太有用了。” 秦笛笑着取回身份牌,转身上了楼。 他先在一楼转了一圈,发现火属性的书籍最多,摆满了数十個書架,足有上万本;其次是土属性和金属性的书籍,也有五六千本;水灵根有两千本;最少的是木灵根修炼的书籍,只有寥寥三四個書架,上面摆了几百本秘笈,而且看上去很旧了,似乎很久以来都沒有添加新書。 他大致翻了翻,就放下了。 然后,他走上二楼、三楼,每层都看了一圈,還是沒有挑选书籍。 他一直往上走,最后来到第六层,发现關於杂說游记的书很多,竟然充满了整個楼层。 秦笛在這一层停了下来,站住不走了。 他先从东边开始看书,并不是随便翻翻跳着看,而是一页一页的仔细閱讀。 他的脑子经過桃花洗礼,智力是常人的十倍以上,因此看书很快,一目十行,一本近千页的厚书也不過盏茶功夫就翻完了,虽然达不到過目成诵的效果,但也记住了其中的要点。 秦笛不停的閱讀,一個上午就翻完了所有木灵根相关的杂记,下午又翻阅了水灵根相关的故事和修行笔记。 然后天就黑了,他走出藏书阁,一本书也沒有复制。 门口的老者用略带狐疑的目光瞄他一眼,口裡一句话也沒有說。 倒是那青衣少女笑着问了一句:“师弟沒找到心仪的书嗎?” 秦笛道:“书太多,看花了眼睛。” “嗯,沒有老师指引,的确不容易選擇。”少女安慰了他一句,“师弟别急,慢慢来,总能找到的。” 当夜,秦笛沒有回仙苗庄,而是就在灵仙峪附近找了家客店,花了三個积分住了一晚。修炼還是要继续的,每晚吸收月华是必须的功课。 当夜,他顺利的打通了两处穴位。 或许是因为新开了一條经脉,最初的几個穴位容易打通;或许得益于他已经打通了第一條经脉,身上的灵气比以前充盈,因而能促进接下来的修炼。他隐约感到,這第二條手阳明大肠经似乎要比第一條手太阴肺经容易修炼一些。 第二天,秦笛又到了藏书阁,看完了金系和土系的杂记传說。出门的时候還是沒有复制任何的书籍。 這一次老头儿连看都沒看他。 少女倒是又安慰了一句:“师弟最好找個师傅,不然要耽误不少功夫。再說,你来的也早了点儿,一般的弟子都是到炼气中期才来。” 秦笛也不辩解,只是面带微笑道:“谢师姐指教。” 第三天,秦笛看完了所有的火系杂說。出来的时候,看到老头儿在闭着眼睛睡觉。 少女也只是轻叹了一声,沒有再劝說。 经過這三天的閱讀,秦笛已经看完了所有的杂說传记和修炼笔记,对于這個世界的修真体系有了相当多的了解。 话說這個世界就像前世的中国地圖,但是沒有两條河,只有一條大河,那就是通天河,从西往东不断的流淌,西边是灵山,生命的源头,东边是死海,死亡的归宿。 几乎所有的灵气都是从灵山上顺着通天河流下来的,灵山就像是心脏,不断的泵出血液,通天河灌溉周围几万裡的土地,這才有人类和生灵的繁衍生息。 所有的修真知识都是从灵山上传下来的,包括金丹宗也只是下位宗门,在远在天边的灵山上,還有一個金丹本宗。因为距离太远,只有到了元婴期,才有可能去本宗朝拜。這也就是一般的本地宗门只有一位元婴修士的原因,其余修炼到元婴期的高人要么寿数尽了死去,要么沿着通天河向上,寻找更好的机会,很少有人留在赤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