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观众生,观人心
李府正堂,灯火高照,一张大圆桌,佳肴未上,只上了茶水点心等。
只因還有贵客未至。
现在桌上,除开做东的李宽,共有四位宾客。
高希胜,虎威镖局总镖头,擅使一把虎头断门刀;
宋彬,崩山武馆馆主,一双铁拳,练出了崩山劲。虽然說“崩山”夸张了些,但碎石断木,不在话下;
林申,有個绰号唤作“玲珑大侠”,人面宽广,在江州本地上,黑白两道都会给几分面子;
剩下一個,正是来自陈家集的秀才公陈留白。
說起来,高希胜等人平日裡皆有来往,属于故交,只得陈留白一個,完全的陌生,加入宴席,显得生硬了些。
为了攒這個局,請诸人答应出手,李宽可是大出血了,光靠人情根本不够,必须给出真金白银的好处。
毕竟绑架儿子的,可是臭名昭著的鳌来岛强人。
李宽想過了,即使自己变卖家产,不惜举债,凑够五千两银子送去,也未必能把人救回来,结果可能是人财两空。
因此,自己這边,必须要把人手给支棱起来,好让对方有所忌惮,不敢乱来。
恰逢陈留白登门来,于是顺口邀請他来入席,当是陪坐,壮壮声势。
不管怎么說,這是亲家人,可以视作自家人。
好歹也是個秀才,有资格上桌。
不過在做介绍时,李宽可沒有說陈留白有书不读,被人骗去求道修仙的经历,只着重說到他十四岁考取秀才功名的壮举,正准备参加乡试云云。
果不其然,高希胜他们的态度大有不同了:一介秀才算不得什么,但如果能考中举人,有了官身,那就截然不同。
在赵国,混江湖的向来忌惮官府衙门,敬而远之,又渴望攀上关系。
以陈留白的履历,那是相当的前程可期,值得敬一杯酒。
這正是李宽想要得到的结果。
把一切看在眼裡,人情世故,态度变化,恍若涓涓细流,自有声响感应。
陈留白若有所思。
在上一世,他不過是個宅男,擅于打键盘,来到這方大世界后,倒是放飞自我了,十多岁便义无反顾地上了山,故而在经历上始终有所欠缺。
這大概便是山中长者所說的“心境磨砺”吧。
在“观想感应”的根本法门中,“观想”之意,囊括万象,大到天地星辰,小至花草砂石;能观想正经道韵,秘笈神通,也能观众生,观人心。
在其中,有亲朋好友之心;
有寇仇恶徒之心;
有路人看客之心;
更有妖魔鬼怪之心……
观之而后得,便生感应,此谓“修行”。
所以,修行不只是闭门苦修,打打杀杀,更有细微入至的念头琢磨。
难怪在山上修行的人,到了一定阶段,便会下山来走一趟。
虽然陈留白這番下山,不是主动,而是被动,但既然下来了,总不能糊裡糊涂地過。
喝着茶,宋彬问道:“李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還請了哪位高人?为何姗姗来迟,天都黑了,還沒见人?”
高希胜猜道:“难道是八方庄的柳庄主?”
李宽叹道:“我的确去請過柳庄主,可他刚好沒空,所以不能来。”
高希胜:“……”
所谓“沒空”,多半是托词。
“玲珑大侠”林申眨了眨眼睛:“我倒猜到了几分。”
“是谁?”
高希胜与宋彬异口同声。
林申正待回答,门子跑进来,大声禀告道:“老爷,道长到了。”
“好,我亲自出去相迎。”
李宽大喜,连忙走了出去。
高希胜三個相互瞧了眼,纷纷跟随上去。
片刻之间,只剩下陈留白一個,依然坐在那儿,嘴裡正塞着块松花糕。
在一旁侍候的管家见状,暗暗摇了摇头:乡下小家子出身的人毕竟缺了些礼数和眼色,大家都跑出去迎接贵客了,他倒好,還坐在這裡纹丝不动,叫人如何留下個好印象?
沒過一会,就听到一把爽朗的声音說道:“李老爷尽管放心,有贫道在,担保令郎安然无恙,平安归来。”
李宽大喜:“那就多谢道长了。”
說话间,众人回到堂上,准备重新入座。
陈留白抬头一看,正见到王道长那张胖乎乎的圆脸。
在诸人的簇拥之下,王道长意气风发,颇有架势,猛然看见陈留白坐在那儿,从滔滔不绝,顿时戛然而止,卡顿住了,颇不好受。
李宽不明所以,热情地招呼:“道长,請入座。”
与此同时,便朝陈留白打了個眼色。
本来就安排他来陪坐的,自不会坐在上座,而是末座。可即使如此,现在王道长来了,陈留白应该起身让一下,表示敬重才对。
傻愣愣地坐着,算怎么回事?
万一惹得王道长不快,可就坏了事。
然而陈留白還沒动,王道长已经一脸堆笑地走上前去,做個稽首:“原来陈公子也在此,幸会幸会。”
李宽一怔,忙问:“道长你与留白认识?”
“贫道曾受邀前往陈家集驱邪……做事,机缘巧合之下,与陈公子有一面之缘。”
饶是他长袖善舞,见惯场面,在此时也感到头疼,不知该如何相处,才能避免无意间会冒犯了這位真正的高人。
“哦,原来如此。”
李宽虽然奇怪王道长的热情态度,但一時間倒沒想太多:“道长,請上座。”
有陈留白在,王道长哪裡敢托大?一番推却,最后让李宽坐了主位,他则挨边坐下,特意坐在陈留白這一侧,心裡不禁暗暗窃喜:他不知多希望能与陈留白攀上关系,只苦无门路,又不敢冒昧登门拜访。
因为陈留白的行为表现,明显是不愿意被人打扰到的。
但如今在李家,却出现了难得的机会。
“难怪今天出门,听到喜鹊鸣叫,原来是合该贫道走运……”
王道长心裡雀跃不已。
宾客齐了,开始上菜,自然一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酒過三巡,开始谈正事。
李宽救子心切,事不宜迟,要定在明早出发,前往鳌来岛。
对此,王道长第一個响应,满口答应下来。有他带头,高希胜等亦无异议。
這一顿酒足足吃了一個时辰,這才散去,各位贵客都被安排住下,早点歇息,养精蓄锐。
回去后,李宽想了想,派人把陈巧叫来:“儿媳,你家弟弟留白這些年到底去了哪裡?他有沒有跟伱說過?”
陈巧答道:“具体怎样,他并沒有提起,只說闯荡江湖去了,并学了武功。”
“他会武功?”
李宽感到意外,毕竟不管怎么看,陈留白都像是個文弱书生,跟孔武有力沾不上边的。
怕不是打肿脸充胖子,故意往自個脸上贴金,吹牛的吧。
又或者,只是些花拳绣腿,就說自己会武功了。
但是,王道长对其态度,可就有点奇怪……
李宽想不明白,就不再想,反正明天陈留白答应了一起去,是骡子是马,一看便知。
求收藏追读各种支持,這年头写书,不懂得吆喝不行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