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20【投稿明报,巧遇食神】

作者:听辉
“這波,不亏!”徐文辉笑着坐上了的士车。??八一?中文網

  相送的人有郑绍秋,還有吕良韦和陈美祺,有這些人的礼遇与交情,那些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是,离去的徐文辉,嘴角终于忍不住冷笑起来:“无线,我們迟早有交手的时候。”

  ······

  ······

  回到家的徐文辉休息了一天,整理好小說,看着那么多天的努力,已经有二十多万存稿。“是时候了!”

  ······

  這天下午,阳光怡人。

  柴湾嘉业街,工业中心。一辆的士缓缓驶来,停在一座大厦前。

  咔!

  车门打开,下来一個十七八岁左右的年轻人,他的臂弯夹着一個厚厚的公文袋。

  年轻人正是徐文辉,下了车的他第一眼就看到了眼前墨绿色的大楼,楼不高,算不上大厦的称谓,但在這條街上已经是很大了。楼前的广告牌上“明报大厦”四個字非常的显眼。

  大街中心。

  刚被九龙仓集团收购的电车有限公司。电车轨上,叮叮当当的古旧电车来来往往,对面是一排矮矮的旧唐楼,酒楼、书店、商店琳琅满目。

  “明报啊,就不知道你走运還是我走运了。”徐文辉长长舒出一口气,抬步走进大厦。

  香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造就了香江报业的繁荣。

  徐文辉刚来香江在黎粢家住的时候就有去打听,光是五六十年代新办的报纸就有85家,平均一年新办8.5家,大部分为中文报纸,虽然能坚持十年以上的凤毛麟角,但到了77年代,巴掌大的港岛,同时拥有近七十家报纸。

  這個时候,香江单就日报来說就有《星岛日报》、《东方日报》、《太阳报》、《明报》、《成报》、《苹果日报》、《大公报》、《文汇报》、《香江商报》等十几家报纸,此外英文报纸也有好多家。

  在這些报纸中,最出名和销量最高的报纸就是《星岛日报》、《东方日报》、《明报》三家。

  徐文辉把《搜神记》投稿的第一選擇自然是金镛创办的《明报》。

  金镛对每一個中国人、华人来說都不会太陌生,徐文辉也不例外。

  而明报這個初期靠着金镛連載自己小說展起来的报纸,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港人,甚至外地国人称之为香江的《泰晤士报》。

  尽管《明报》与查良镛在有关我国問題上常被人讥笑为“机会主义者”和左摇右摆的“墙头草”。但到1977年代,在“黄x色新闻”和贩卖“三s”盛行的香江,仅有的数份报纸中,只有《明报》走持平、踏实的路线,以客观和忠实的态度作为办报原则。

  也正因为查良镛的远见,《明报》已经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份子报刊,赢得很高清誉。绝大多数香江作家都以能在《明报》上刊登文章或成为《明报》的专栏作家而自豪。

  所以尽管金镛很抠门、《明报》的稿酬很低,但仍有无数作者趋之若鹜。

  如今,虽然金镛老爷子早已封笔不写,但以武俠起家的《名报》却可沒有放弃武俠小說的連載。通篇連載、开作家专栏連載的情况還是经常能够见到的,只是比起通篇連載来,开作家专栏就少得多了。

  徐文辉自然不看重稿费的多与少,他不像一般人那样算计一得一失。

  他看重的是《明报》在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

  换個角度說,在《明报》开专栏,是身份的象征。在《明报》都开過专栏,還怕搞不到钱嗎?

  ······

  有些奇怪的是,明报大厦入口的正门竟然只有一扇门,這裡只能容两個人出入,再多人都挤不下。

  徐文辉沉静的拿着稿子走进了去。

  走进去沒多久,徐文辉就意外的撞见了一個熟人,哦,或许說熟面孔更恰当,不過比起记忆中的人,要年轻不少。

  望着迎面走来的中年男子,徐文辉打招呼道:“蔡先生,你好啊。”

  面对徐文辉的热情,中年男子有些不知所措。

  這位姓蔡的中年男子,不难猜出他的身份。姓蔡的名人還是比较少的,更何况出入明报這种地方的人呢?其人正是与金镛、黄粘、倪框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的蔡阑。

  “你认识我?”蔡阑很意外,不由得愣住了。

  “我好像沒见過你吧,靓仔。”

  6o年代到7o年代的蔡阑,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主要监制之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個好人》、《重案组》等房事龙主演的巨片。

  不過他做的都是幕后工作,现在他還沒有黄粘、倪框合作主持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见過他的人,听過的人都不多。在圈外就更加少了。

  ······

  徐文辉一愣,点点头道:“我看過你去年编剧的《香江奇案》,我觉得很精彩,其中恬妮一人分身两角,剧情峰回路转啊。纵观全片,所谓“奇案”实则是悲剧,反映均是七十年代香江社会低下层的苦况,不无警世之意。這点我要为蔡生点赞。”

  马屁,徐文辉是不要钱的张嘴就来。

  “沒想到這你也知道啊,這片就是随便写写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蔡阑听见了,虽然嘴上谦虚,脸上仍有些自得和愉悦。

  好话沒人不爱听。

  更何况這部剧戳中他的爽点。

  香江影坛历来便有将生于本地的大案、要案搬上银幕的传统,有的借此来反映社会中存在的现实問題,有的则是纯为表现暴力、血腥的一面。《香江奇案》亦是由改编自真人真事的香江三大奇案组成,华山执导的《血溅吊颈岭》,程刚执导的《灶底藏尸》,何梦华导演的《龙虎武师》均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

  当中一集的《龙虎武师》就由蔡阑编剧。

  這是他第一部编剧的电影,所以能够听到别人欣赏,他很高兴。

  徐文辉正打算要拍电影呢,心裡谋算着,看怎么样把他忽悠来当监制人。

  脸上热情很多,徐文辉和他客套几句,互相认识后,问:“蔡生這是刚从明报出来嗎?”

  “沒错,我刚跟查先生下了几手围棋。”蔡阑沒有隐瞒道。

  徐文辉‘哦’了声,查良镛爱棋痴狂,這不是什么秘密,不過如果不是特意了解,知道的人也不多。徐文辉知道這件事也是因为前段時間买明报的时候,沒有看到他写时评,這是少见的事情以前他每天晚上都回报馆。

  看明报的人不少,事后才道听途說,金镛最近爱上围棋,为了捉棋,他不常回报馆写社论,所以现在《明报》的社论有部分是由徐东滨执笔,偶尔也有老总潘粤生的客串。

  可以說他是一等一的棋迷。近年,金庸不断請了大6的围棋高手来香江跟他对奕,有一段时期,有两個围棋高手一直住在他家裡,食佣工全归他.。作就是每天陪金镛下棋。

  徐文辉听完沒什么感觉,只是有些羡慕,人家已经功成身退,开始享受人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对了阿辉,你来明报干嘛?”蔡阑看他手裡提着公文包,问道:“难道你来這裡上班?”

  “不是,我和蔡生一样!”

  “什么,难道你也来陪查生下棋?”蔡阑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年轻的脸,惊呼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