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楼内部。
此刻正进行着一场“商业谈判”。
当金镛提到稿费的时候,商人的精明就瞬间附体,可沒有半点文人气概。《明报》的稿费一向定得不很高,至少它沒有《东方》与《成报》那么高。
還是拿蔡阑来說。
蔡阑去《东方日报》写稿,订明写三個月的連載,每天七百五十字,稿费是一千元。但他在《明报》翻译岛国推理小說,每天八百字,稿费只有六百五十三,比《东方》少了三百五十元。蔡阑脸皮薄,沒有提過抗议。但倪框和亦淑就不同了。兄妹齐向金镛抗议,电话,信件齐飞,要求加稿费。
金镛总是左推右挡,以太极卸劲化去倪氏兄妹刚猛凌势。
所以,一路到现在,倪框在明报的稿费并不太高。比起《东方》,《清新》《翡翠》大有不如。
亦淑是继倪框后第二個敢同金镛谈稿费的天下勇者。
亦淑比倪框還辣,她在专栏裡直接提出,文辞尖刻,几乎在說金镛在刻薄爬格子动物。
面对如此刚猛的攻势,金镛以不变应万变,甚而以静制动,一样把亦淑弄得服服贴贴,到了升任政x府高官后,仍乖乖地化個笔名在写稿费不如理想的連載。
在本港文化界裡,倪氏兄妹素以辛辣出名,居然都给金镛弄得服服贴贴。你說金镛的本领有多大?
······
······
徐文辉严阵以待:“查生,贵报社的新人价是多少?”
“千字二十!”徐文辉问的是长篇小說連載的稿费,金镛准确答复。
這個价格,对于新人来,不好不坏。
比起一般不入流小报差不多,但无论从人气還是评价完全不能比,而跟东方等报比,就要差一大截了。
尽管如此。一天写個三千字,也有六十块的收入,可比一般文员收入還高。
对徐文辉這种一晚上便能写個一两万字的人而言,一天就有五六百,一個月的话……
這還是新人价。
徐文辉理所当然,又问:“那我這本书呢?”
“千字四十!”查良镛道。
“這……”徐文辉顿时迟疑起来。
徐文辉眉头皱了皱,似乎有些不满意。
······
這是悠闲放松的好时刻,白鹭长飞,天高气爽,正是好天气。
蔡阑替徐文辉省下了很多時間,把徐文辉直接介绍给金镛后,便随意找了個位置坐下,重头看起《搜神记》来,盯着书页,一眨不眨。
看起来是半点不参与两人谈判的意思,不過仔细看他抖x动的耳朵,其实他還是很关注的。
“小徐你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我們报业的价格已经很厚道了...你不信我给你列举列举...”查良镛会察言观色。
见此,深怕徐文辉嫌少,他是武俠宗师看一本小說的好坏是绝沒問題的。他和蔡阑一样很看好《搜神记》,不過又不打算打破明报的传统。
說白了,他就想用低价,买一份高质量的文文!
他的作风一贯如此......每当有人嫌弃稿费低,而他又极为看好的时候,往往就欲祭出大杀器了!
现在也一样。
徐文辉见他拿起纸笔挥毫,连忙阻止道:“查生就别写了,這個稿费我能接受。不過我有一個小小條件。”
說到這裡。
看了他一眼,想看看他的反应。
“什么條件?”
“你說。”提起條件,查良镛立刻警惕起来,如临大敌的模样让徐文辉看了觉得好笑,心裡又有些敬佩這個小老头,不管人品如何,在经商、写书方面他都做得很成功。
徐文辉简洁明了地說道:“我现在只有二十万字。不過我想提前预支五十万字的稿费,這本书我打算写上一百五十万字。”
见他這话,金镛、蔡阑表情各异,蔡阑是奇怪他要這么多钱干嘛,年纪轻轻的很缺钱么?
金镛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這個沒問題,只要你把头2o万稿子拿来,钱立刻送上。”
木蚤虽恶,遇上糯米也是变不出戏法的。
金镛就是治服倪氏兄妹這两只顽皮木蚤的糯米。
为了稿费這個原因,许多人說金镛吝啬。其实金镛并不吝啬,他不過是深懂节省之理而已。他不像倪框乱花钱,也不会富而后骄。他是应用则用,对朋友,有时也很慷慨。這一点倪框体会很深。
徐文辉就很意外,对方竟然能一口答应下来,原本還以为要磨破一阵嘴皮呢!
······
······
其实這就是徐文辉不知道了,查良镛此刻正暗暗偷笑呢。他是一名作家沒错,同时也是一位商人,以他火眼金睛来看,徐文辉小說這质量绝对是上乘之作,能以比新人多一点的价格拿下這本小說,他觉得是稳赚不赔,甚至大赚的事情。
赚大了!
徐文辉小心思也活络起来,能在明报連載名气肯定赚到了,而且還提前拿到5o万字的稿费,這对于现在挺缺钱的徐文辉来說也是一件好事。
一個老狐狸,一個小狐狸,各自觉得自己赚到了。
“哈哈哈~”相视而笑起来。
蔡阑听得鸡皮疙瘩满身,小声嘀咕道:“以后還是离他们远点,感觉混久了会被坑啊!”
······
在徐文辉成功投稿后的第二天,《搜神记》就在《明报》的副刊上連載了。
次連載就刊载了1万字的正文。几乎占据了副刊的大半頁面,可见金镛对其的欣赏和看好。随后开始3ooo字的每日連載。
……
《东方日报》大楼。
白日俨然就是座高级写字楼,东方的许多明面上的商业行政都在這裡进行着。
晚夜,各种事情大到地产的投标,小到街头保护费的对账,总之许多不能公之于众的事情,也跟其它写字楼完全一样运作。
不過自从前几年廉政公署出现以后,在严打的惊悸情况下,两位创始人老板跑路。那些不能放到台面上的事情都已经基本转移到其他隐蔽的地方,甚至逐渐减少了。
现在的东方日报,和一般的报纸并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狗仔团队更厉害一点。
性感诱x人的女秘书按照惯例。捧着一叠报纸推门而入,低声对正趴在桌子上写作的周总编說:“总编,這是今天的报纸。”
“嗯。”周总编点点头,活动了一下酸涩的背颈,长长的吐了口浊气对秘书道:“你帮我去泡杯茶来!”
女秘书泡茶去了,周总编则强打着精神翻开秘书送来的报纸。
《东方日报》要敌人,主要就是《明报》、《星岛日报》等三两家大报,最近东方日报的销量下降,所以他這位主编就被顶头上司,两位马总轮番骂了個狗血淋头,要他解决办法不然就卷铺盖走人。
周总编无论热不热爱這份工作,有一点是肯定:不想被炒鱿鱼。
太丢人了!
所以只能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周总编看报了解业内动向已经是习惯。第一個翻开的是头号对手《明报》,看到《明报》上头版写着“热烈庆祝《明报》日销量突破十万份”的报道。
“见鬼!”周总编脸色立刻难看起来。愤怒的骂了几句,就差把报纸撕了。
不過又想到沒道理啊,前几天明报销量不才9万出头么?怎么一下子上升那么快。
周总编是明报的“忠实观众”,几乎每刊必看,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知道。奇怪的他想要找出原因,很快就现了明报副刊上多了一篇新小說。
“這徐文辉是谁?是谁的马甲嗎?看名字不像啊?”周总编盯着徐文辉的名字,喃喃道。
正在周姓总编奇怪徐文辉這個笔名是不是哪位名家开的‘小号’的时候,秘书敲门而入道:“总编,外面有個人自称是明报的专栏作家,想来我們报社投稿。”
“叫什么?”
“徐文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