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6章 帮個小忙

作者:未知
奶奶疼爱的望着边瑞,哪怕边瑞都虚岁三十五了,在老人家的心中那也是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家裡的大孙子。 “急什么急,還能跑了不成?過来,看看我和你娘缠的這個弦芯行不行”奶奶笑眯眯的說道。 边瑞听了随口问道:“這是第二根了吧?” “第三根!”边瑞的母亲一边搅着锅裡的馄饨一边說道。 边瑞一听惊奇的问道:“這么快!” 边瑞的奶奶回道:“从你二奶奶那裡拿了几样东西,做這东西省不少力,你做的那些东西根本不管用……”。 “二奶奶会弄這個?”边瑞奇道。 边瑞的奶奶說道:“你二奶奶說三十年前,老道爷用的弦就是她和你三太奶奶在家裡拧的,前天来咱们家见我們拧這個,你二奶奶還教了我們不少窍门,自己還拿了一些丝回家拧去了,原本不准备让她帮忙的,谁知道也杠不過她……”。 听到奶奶這么說,边瑞明白了,感情老祖以前弄丝的时候也不是自己搓缠的吖,亏得以前边瑞還以为這些弦都是老祖一個人慢慢弄的呢。 “你那张蚕纸,你二奶奶也要去了半张,准备养一些,說是這种丝拿出去能卖出個好价钱,我一想我和你奶也养不了那么多蚕,于是便给了半张……”边瑞的母亲把锅裡的馄饨盛了出来,端给了儿子。 边瑞接過了碗,放到了面前:“给了就给了,反正也不是個保密的东西,您自己看着办”。 “人养蚕可不能马虎,等你爸回来,我让他收拾间房子出来做蚕室”边瑞的母亲說道。 边瑞是乡下长大的,知道养蚕是怎么回事,這蚕室不光要干燥還得防蚊虫,讲究的很。而且江南地界向来就是重要的生丝产地,无论是品质還是产量那都是顶级的。所以這裡人了年纪的妇人很少有不会养蚕的。 做弦的事情边瑞可以指点一下,但是說到养蚕边瑞就只能靠边站了。 吸溜了两碗馄饨,边瑞看了一下祖母她们弄出来的弦芯,觉得的确效率上升了不少,不說别的只說用几個银坠子拉住丝一头,依着银坠子的重量慢慢的把丝绞成一股,就比边瑞的方法快了几倍。 不得不說老祖這些年琢磨出来的东西,要比边瑞脑光一闪厉害多了。 正說着话呢,门口传来了二奶奶的声音。 “怎么才吃完早饭啊” 边瑞一见二奶奶過来了立刻站了起来打招呼,和奶奶、母亲在一起可以少讲点规矩,和二奶奶可就不能了。 除了二奶奶之外,二奶奶的两個儿媳妇也跟着来了,也就是边瑞的两個婶子,岁数最小的也都五十五往上了。 “小十九,這芯你還满意么?” “满意,沒有想到二奶奶您還会做這個!”边瑞忙着给二奶奶和两位婶子拿椅子,让她们坐到院子裡。 二奶奶面带得意的說道:“以前帮你那师傅做過,当时我才三十来岁,和你太奶奶一起,每一根弦,你师傅给三十斤大白米,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边瑞有点傻眼了,一根弦三十斤白米就把二奶奶乐成這样? 二奶奶活多大岁数了,一看便知道小侄孙子想的什么:“你别小瞧了這三十斤大白米,以前那时候别說白米了,树皮草根都有人吃,這還是咱们江南,往内陆一点就更别說了……”。 一挑起了這话头,一帮妇人们开始忆苦思甜起来。 边瑞听她们這么一說,這才知道老祖每家都教了一点手艺,有的是酿酒,有的家教的蔑匠手艺,反正每家都有门能吃饭的小手艺,那时全国困难的时候,老祖就让后辈子孙们用手艺,从自己這裡换点口粮,至于为什么不让子孙们吃饱,那就是老祖的考量了,不是边瑞能猜的出来的。 只是后来日子好了,有些手艺慢慢的也就沒用了。大机器时代,手艺人普遍不吃香了。 像是二奶奶家就是制弦,边瑞家爷爷就是蔑匠,是编竹器的好手、四爷爷家就是酿酒。 “小十九,你這弦浸药准备怎么浸?”二奶奶问道。 边瑞问道:“您整套都会?” “那是当然,以前我和你二爷爷就是靠的這個吃饭,老道爷教的浸浆方子,光是树脂就得有四种,還要生牛筋什么的……”。 二奶奶轻松的把方子给說了出来。 這下边瑞不怀疑了:“那您就按着這方子帮我浸吧,到时候我看看,让那朋友再多给点,不能让您几位白忙活”。 “這算什么,不過這弦可不好弄,主要是太费功夫了,這一浸一晒都得自然风干,真做出一根好弦来,沒有一年半的時間太难了,想快点也行,半年的弦最多用两三年就废了,特别容易开胶断弦”。 “慢慢弄吧,尽量出好弦”边瑞說道。 有了二奶奶家三人加进来,边瑞這五千就拿不出手了,就算是给‘朋友’做,那五千块,摊到一年半時間,每個月才几百块,還得五六人分,這就不合适了。 “行,钱不钱的无所谓,只是一時間想起来自己還会這门手艺,想教给两媳妇,别我一蹬腿,這手艺沒人做了”二奶奶說道。 边瑞点了点头。 接下来一帮妇人们說话,边瑞就不合适呆着了,反正老辈人干活就喜歡妯娌几個一起,坐在小院裡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告辞回到了自己的院子,边瑞继续埋头凿自己的琴槽。 挖琴槽挖累了就去给菜园子浇点水,或者抚上一曲琴,要不就是提笔研墨,去空间裡临上一笔字,画上一笔画,反正想干什么干点什么,自由的让人想起飞! 江南的地界,六月中天气已经就见威力了,大太阳一出来那叫一個火辣辣的热,就算是山村中,那温度正午时分也开始有点炙人。 好在边瑞摆脱了一身膘,现在体脂也就十二左右,可以說這小身材足够城裡的腐女们看到流口水了。 月白短衣,配上齐膝的裤衩,永远的塑料拖鞋,這就是边瑞過夏天的标准打扮。 步入了夏天,村裡的农活也就多了起来,像是春玉米、春油菜、花生,水稻什么的一茬接一茬都开始收了。好在现在各家各户都有手扶拖拉机,還有各种农机,也不像以前一把镰刀一挥就是一天,现在开着机器田裡转上一圈很快就把地裡的庄稼给收了。 边瑞自己沒地,老祖名下就是两亩小菜园子,不過边瑞家是有地的,所以边瑞得帮着家裡收庄稼。 边瑞家的稻子田是梯田,处于小丘的中部,曲裡拐弯的差不多有六亩多,這個小丘都是农田,一水都是稻子,因为這個小丘好引水,旁边的大山上有一沽山泉直接流過小丘的梁子,于是边家村的祖宗们就把這泉给引到了小丘上,开出了這一片水田。 现在田裡自然沒水了,要是有水還收的哪门子稻子。 早上一起来,边瑞啥事也不干,直接奔回了父母家裡,吃了早饭便和祖父、父亲一起开着手扶拖拉机去田裡收稻子。 祖孙三人到了田裡,发现還了有轮到自家,旁边的七伯家田裡還剩一小半。村裡一共两台小型的水稻收割机,所以大家得轮着来,先收谁家后收谁家都是村裡统一抓阄,抓到几号就是第几個收,公平公正。 沒到自家那就過去帮忙搭把手呗,于是祖孙仨人過去帮边瑞七伯家的忙,主要是跟在机器后面捡漏的稻子什么的,要人力干的重活已经几乎沒有了。 边瑞到是分到了力气活,就是等着收割机的仓满了,推着两轮的板车去接稻子,然后送到旁边的拖拉机斗裡。 正忙活着呢,九婶走了過来。 “小十九,你家裡的车带冷气是吧?”九婶问道。 边瑞点头說道:“是啊,可以冷藏的,您有什么要帮忙的?” “家裡种了几亩小香瓜,我和你伯准备拖的远一点卖,瓜贩子上门给的钱太少了”九婶脸色有点不太好,估计是瓜贩子给价跟她的预期差太多了。 小香瓜边瑞知道啊,圆不溜丢的青皮,最大也就一斤左右,于是问道:“不会吧,香瓜卖的可不便宜,明珠那裡一斤十块多呢”。 “所以我和你九伯准备拉远一点卖,瓜贩子才给九毛一斤這不是开玩笑么”九婶回道。 “老九家的,你拉去也不合算,過高速多少钱?到了人家那地方乱七八糟的下来,辛苦好几天,多赚不了多少钱,而且你這一车瓜,不去批发市场跟本不好卖,你要是去批发市场?那边沒路子還不得被人扒层皮?到时候检测一路下来,要是再遇上個菜霸什么的,你還不如卖给菜贩子省点心呢……”七婶在旁边接口說道。 “那怎么办?”九婶被七婶這么一說,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這情况也算是普遍现象,农民种点东西在田头卖不起价,市民在菜场吃不起菜,钱都被中间环节给赚去了,不說别的,只看城裡各大菜场一個摊位多少租金就知道了,更别說路上各种环节,层层加码之后,到了市民的桌上,地裡一两毛一斤的大白菜就成了一块多,就是這么神奇。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