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武技 作者:中原五百 热门: 中原五百: 周清根据這些学生在千字文的进度,给他们一一布置下学习任务,并說明明天還要继续考较。 如果达不成目标,自然是要挨戒尺的。 不是他喜歡体罚,而是时代如此,他不這样的话,反而标新立异,徒惹闲话。何况一定的惩罚制度,能激起学生们的主动性。 在這個年纪,大部分学生是很难明白读书对他们将来人生的意义。 千字文的文章脉络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其辞藻华丽,且毫无堆砌之感,引经据典,颇为恰当自然。 周清接下来自然是讲解千字文。 裡面的典故和他现代所学其实有所差别,不過周清有原身的记忆,因此一开始便成竹在胸,讲得头头是道。 一堂课讲下来,不說效果有多好,至少称得上一句颇有趣味。 只是仍旧有学生不用心听讲,甚至打瞌睡。 周清一开始只能作一下提醒。 他到底面容太嫩,板起脸也沒啥威慑力。 后来他想了個法子,心中想象虎戏的神韵,倒是有了不错的效果。 “难怪有個词叫虎虎生威。” 周清看到学生们的反应,心裡大概有了底。 虎是兽类的王者。 当他虎戏的造诣越来越高,他模拟出的虎威,指不定還真有所谓的王霸之气出现。 上午共有两堂课,第二堂课周清让学生们自学。 他则是找来村塾裡的草纸。 草纸廉价,甚至远远不如麻纸。仅仅只能用来书写,而且不好保存、缺点很多。 即使如此,村塾裡能备下一些草纸,在许多村裡都算是罕见的事。 村塾的草纸和笔墨都是公家的事物,周清作为塾师,自然可以取用。他研好墨,开始利用草纸练字。 草纸自然不适合书法,不過虎戏进一步可以衍生出拳法,对双手有锻炼的效果。 周清练字,同时也是在锻炼双手,可以有助于虎戏的练习。 练字還可以静心。 因为教学生,真的是很气人的事。 周清只写“心静”二字。 历来书法家,都喜歡写這二字,从而达到静心养身的目的。 写了一会,周清便沉浸其中,心境平静淡然起来。 上午的教学结束之后,村塾后面還有饭堂。 学生们用餐只有糙米饭,顶多加点蔬菜,油腥少得可怜。而塾师则提供了大米饭,拌上猪油和青菜,浇上一点酱油,還有一片薄薄的腊肉。這份待遇,已经好過江州城绝大部分私塾。 江州城两面是水,一面是山,一面是平原。 胡村虽然是近郊,却背靠西山,山中产物颇丰,村民抱团进山,常有收获,日子過得确实比山脚下的其他村子要好。 其他村及不上胡村,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杂姓混居,面对官府的徭役赋税,沒有反抗的余地。 即使村裡出了秀才,也只是向着一家一姓。 当然,无论是胡村,還是附近其他村子,都沒有举人。 秀才是士,举人是官。 秀才還可能受穷,举人则不可能穷,甚至一向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說法。也有另一种說法,考举人难度太大。一般上万個秀才,一科只出几十個举人。几千個举人,会出几百個进士。 所以举人考进士,远比秀才考举人容易。 也有反面例子,如儒林外史的范进,考秀才考了几十年,而考中秀才之后,很快就考中了举人。 如果在养生主沒出现之前,周清肯定会一心一意想着考中举人,改变命运。 现在他心裡多了别样的想法。 如何活得更久,追逐超凡和神秘,才是他内心最大的渴望。 吃完午饭,午休之后。 武教习来了。 教习姓胡,名默。乃是一個瘸子,除开当村塾的武教习外,還在村裡经营了一個铁铺。 学生们显然更喜歡舞刀弄棒。 木刀和木棒玩得不亦乐乎。 這些只是热身,然后胡默才教他们正式要学习的內容。 黑虎拳! 黑虎拳虽然是拳法,主要作用是强身健体,真正的杀招只有一招,那就是“黑虎掏心”。 周清在旁边观摩。 牢牢记住胡默每一個动作,连呼吸节奏都记下来。只是发力的方式,光是看,很难看出名堂。 “小周先生也想学武?”胡默虽然瘸了一只腿,可是走起路,依旧给人一种压迫感。 但他对周清很是客气。 周清先是见礼,“我身子不大好,想着能不能学一下胡教习你的黑虎拳,用来强身健体。” 胡默笑道:“小周先生想学,我教你便是。我刚才打了一遍拳,你应该记住了一些,要不先打一下试试?” 周清于是打了一遍黑虎拳,许多动作都不规范,但有模有样。 這是他有意为之。 如果一下子将动作原封不动打出来,肯定会太過惊异。 饶是如此,胡默也赞许有加。 三遍之后,周清基本上将黑虎拳的动作還原得八九不离十。 這让胡默有些惊叹了,“小周先生有练武的潜力,不過听說你已经参加道试,而且练武开销不比读书小,不然可以试试去长州的武馆拜师,学得真正的本事。” 长州是天南路的治所。天南路下辖三府七州,府州之下有上百個县。路则相当于后世的高官官为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使。 经略安抚使相当于后世的巡抚或者总督。 举子试便在长州举行,每三年一次,由安抚使亲自主持。 前朝武人乱国,所以本朝读书人地位远远高過武人。 秀才都可见三品官不跪。 接下来,胡默又教了周清黑虎拳发力的方式,除却那一招黑虎掏心外,黑虎拳的发力技巧在周清看来,還不如虎戏系统简洁。 只是沒有胡默的提点,周清自然是想不到该這样发力的。 隔行如隔山。 有了跟胡默的交流,周清对练武這件事有了正式的认知。這对他接下来练习虎戏,很有帮助。 胡默沒有白教周清。 他趁机還向周清請教了一些生僻字的含义。 這是周清的强项。 但周清還是很好奇,为何胡默請教的生僻字,多数和中医的基础理论有关。 胡默得周清解答后,不由感慨,“难怪村老說你這次必中秀才。以往的我也請教過老先生,他对這些字的解答让我听得糊裡糊涂的,小周先生這样解释,我便懂了。” 他還摸了摸自己的瘸腿,长长叹口气,然后向周清告辞,准备回铁匠铺。 村塾下午学武的课程,更像是体育课,开了头之后,后面根本就是学生们自由活动的時間,难怪学生们喜歡。 周清目送胡默离开时,還听到胡默低声自语。 他只听到模模糊糊的几句。說什么,早知道那句话是這個意思,腿也不会练瘸什么的…… “难道這位胡教习是练武练瘸的?” 周清心裡生出一個疑惑。 他還以为胡默是参军過程受的伤。 周清猜测胡默刚才问的那些生僻字,多半是什么练功的口诀。以前胡默估计請人问過,却沒得到正确的解释,领会错了意思。 “還好我练习的五禽戏是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不至于会练出問題。” 想到练完五禽戏,身体裡有一丝热气散在四肢百骸裡,十分舒服,周清心裡猜想,五禽戏怕還有些神秘的作用。 只是他才开始练,真正的效果還沒体现出来。 “但是练武是三分练,七分吃。虽然我现在每天的午饭有着落了,可是要强身健体,远远不够。村塾的米粮還十天才能支取。看来得先熬過這十天。” 周清暗自计较。 他還有胡屠户送的酒,在家裡藏着。拿去换粮食,怎么也够对付到十日后去。 趁着天色還早,周清准备去砍点柴火带回去。 他准备去村老家裡借一把柴刀,然后问清楚哪裡可以砍柴。 正当周清打算行动时,胡屠户找了過来。 “小周先生,你這是要打算去哪?”胡屠户提着一個布袋。 周清于是說了打算。 胡屠户笑道:“原来小周先生家裡缺柴火,你跟我回肉铺,我送你一捆,正好還要拿点东西给你。” 于是两人一路回城。 路上交谈之后,周清才知道,原来村老听了他的课,午休时還找学生们问了问反饋,对周清第一堂课的教学十分满意。 于是做主提前支了十日的粮食给周清,請胡屠户给周清送過去。 胡屠户忙活一上午,也收好几头生猪,谈好价钱,后面自有手下的徒弟去结账拿猪。 胡屠户话也說得明白,因为见周清教的不错,哪怕周清沒中秀才,村裡也愿意一直請他做塾师。 胡村的民风彪悍,同时深知读书的用处,哪怕连童生都考不上,只要能读书认字,学一下算术,往后去城裡,也能做個账房之类的活计,可不比在土裡刨食强。 而且這些年胡村感受很深刻,官府的加派一年重過一年,哪怕胡村抱团很紧,可也扛不住真刀真枪。 村裡人還是要多做打算。 只要周清能多教出几個可以做账房的学生,对胡村来說,也算是沒白請。胡屠户還给周清算過一笔账,做账房的好处不止在于能领工钱,還能知晓商家需要什么货物,以及具体价格。 胡村背靠大山,又有田土,每年物产不少。 知晓了這些商业信息,就能更容易找到买主,能尽量避免货物贱卖的事。 這些经验,都是村裡的老人们几十年如一日慢慢总结出来的。 而且江州城商业繁华,正适合做這些事。 胡村的人也是几十年前逃荒来到江州城外定居,多年来慢慢发展,才有今日的规模。 到了胡屠户的肉铺,胡屠户叫妻子取出一個搪瓷碗,上面用纱布密封着。原来裡面装着猪油。 這是胡屠户送给周清的。 周清自然十分感谢地收下。 无论出着什么目的,胡屠户真帮了他不少。做人论迹不论心,等他后面宽裕,自当报答。 拿着米粮和猪油回到家,還顺便背了一捆柴火。 肉铺离周清住的地方只有一條街,所以胡屠户想派徒弟帮他把东西送上门,周清拒绝了。 回到家裡时,不少邻居看着周清提着米粮,背着柴火回来,倒是過来问了几句。 周清一一回应。 等关上门后,才松了口气。 虽然邻裡对他還是比较客气,可是在這样的环境裡,任何出格的事,都会很快传出去。 若是好话還行,如果被恶意中伤,也是百口莫辩的。 何况周清想要练武,更需要一個宽敞的环境,读书同样需要安静,免受打扰。 “居移气,养移体。” 千百年来的总结之言,多少是有道理的。 纵使心裡生出许多期盼和计划,亦得先扎根眼下的现实。 王海那边再沒来找他,不知提学的态度有沒有改变,這些事都是周清无法把控的。 好在有了村塾塾师這份生计,周清心裡便有了底。 等他中秀才后,便第一時間将這间房子卖出去,那样手上会宽裕许多。 這样一来,多少会对不住原身一家。 “還請见谅,等我发达之后,一定会重修坟茔,替两位增光添彩。”周清对着灵位拜了拜。 然后他才开始生火做饭。 猪油营养丰富,十分健康,对周清练习五禽戏還是颇有帮助的。 只是当然不及腊肉那样好。 胡屠户送来的腊肉加起来怕是有三斤,周清两天便吃完了。如果别的普通人家知晓,肯定会骂败家子。 但对周清而言,先养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他吃完饭之后,歇了一会。 再开始练习五禽戏。 因为有了胡默对黑虎拳的讲解,這次周清对五禽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虎戏,其中一些动作的含义,他结合练习时的感受,愈发明白了。 练了三遍虎戏后,周清越练越是轻松。 忽地福至心灵,使出那一招黑虎掏心。 一声清脆的响声出现。 周清有种全身劲力使到一块的感觉。 “常言道,千金难买一声响。看来我這一招黑虎掏心,有些火候了。”周清前世看過一些武术类的书籍,刚才那一声响,令他有种初窥武道的明悟。 仅仅是窥见而已。 周清再察看脑子裡的养生主,多了一行內容。 “武技:黑虎掏心(入门)。” 小說相关 《》是作者:中原五百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