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鸡蛋串着卖 作者:未知 乔明瑾在她们进来的时候,已是敛了部分情绪,這会顺势站了起来,朝她们几個讪讪笑着說道:“沒事。可能是中午吃得少了,肚子有些抽搐。” 云锦秀和三個小媳妇一听,脸上满是同情。 秀姐一脸担忧看着她,說道:“你這一個人出来住了,還带着個孩子,虽說有明珩明琦帮着你,可她们還是小孩子,你可不能有什么事,不然這個家可要怎么办?” 三個小媳妇听了脸上同情之味更浓,竟是饿的嗎? 要换了她们可沒有勇气一個人带着個孩子独自出来生活。那岳家真真是個缺德的,苦守了四年,就等来這個结果! 瞧這都淌了满脸的泪了,定是饿得狠了,痛得厉害了才会如此。 其中有一個小媳妇還是老岳头四弟家的长子媳妇苏氏,以前也跟乔明瑾极說得来话的,便劝着說道:“瑾娘,你要看开些。既然带着孩子出来单過了,就多为孩子想想。你這要是出了什么事,琬儿可怎么办?那一家子可沒人真心疼她。” 說完一脸愤愤。想着得找机会跟自己公公說道說道,让他去跟二伯父說一說,這哪像是人干的事?琬儿還是他们岳家的子孙呢。 乔明瑾听完朝她笑着点头:“谢谢堂嫂。我沒事了,一会缓過来就好了。” 說着抹了一把脸,又俯身抱了琬儿在怀,哄道:“琬儿别怕哦,娘沒事了哦。” 琬儿趴在她娘的肩头哇得一声更是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明琦和明珩也一左一右拽着乔明瑾的袖子,不停抹眼泪。 秀姐和三個小媳妇对视了一眼,便齐齐上前安慰了起来。 乔明瑾很快敛了神色,不一会,就完全平复了下来。又跟她们谈起正事来。 那三個人是跟着秀姐来送鸡蛋的。 那苏氏家裡养的鸡多,送来的也多些,共有八十几個。对着乔明瑾說道:“就按八十個给我钱。那四個就给几個孩子煮了吃。” 乔明瑾也不推托,忙向她道谢。 另两個小媳妇一人是五十個,瞧见苏氏的做派,便也說道:“你也拿几個给孩子吃,鸡蛋都是自家鸡下的,也不值個什么钱。” 這三個人一個是老岳头四弟家的长媳,一個是秀姐的邻居叫张氏,另一個则是苏氏的邻居方氏。 這三人都沒有分家,都上有公婆,乔明瑾也不好接受她们這样的好意,便推辞道:“不用的,有堂嫂這几個鸡蛋,昨天秀姐也送了几個,够吃的了。你们攒些鸡蛋也不容易。放心吧,我明天就帮你们卖出去。” 几個人便又陪着她聊了一会,又叮嘱她照顾好自己的身子,這才起身离去。 四個人走后,三個孩子還围在她身边不肯挪动一步。 乔明瑾看着叹了一口气,說道:“明琦你去做饭,這天也晚了,姐也饿了。明珩,你去柴房裡看看上次搭房顶的稻草可還有?搬一捆出来。” 明琦以为乔明瑾真是饿的,立刻转身到厨房做饭去了。明珩也转身去柴房搬稻草,只小琬儿還拉着她的衣摆紧紧地跟着她。 乔明瑾便搬来一张小凳子让女儿坐在她身边。 “姐,你要稻草做什么?” 明珩搬了一大捆稻草過来放到地上。也不敢离开一步了,就蹲在旁边看着乔明瑾。 乔明瑾一边抓着稻草看了看,一边回他:“姐想用稻草编了蛋托装鸡蛋,這样就是运多远都不怕鸡蛋打了。” 她也是刚刚才想起来的。 蛋托那种泡沫塑料她可做不出来。 但她想起前世听過的云南十八怪,說是“鸡蛋串着卖”。 說云南多山区,山人翻山越岭挑着鸡蛋到集上卖,为避免路上鸡蛋打碎了,就用干草捆扎成串卖。這样既避免了碰撞,蛋也不会破损。 而且一串鸡蛋五六個,挑买的时候還不用一個一個对着阳光看是好是坏,一溜五個一起看,還省时省心。 她如今做不出蛋托,這稻草托她還是会的。 抓了十几根稻草在手,把它们弄整齐了,又把它们从中间折了一道,再抽了一根稻草把尾端扎成一束。然后在裡面塞上鸡蛋。 每塞一個又用稻草再横着捆扎一道,又放一個鸡蛋,再横着扎一道。如此一串稻草便能装上五六個鸡蛋。串好后,很像是一长串的糖葫芦,也像前世扎马尾辫的少女,为免它散开,在上面隔一段便扎一道橡皮筋。 如此就是在上面摞再多鸡蛋,底下的鸡蛋都不会破了。左右也不会撞到一起。 明珩一看,乐了,嚷嚷道:“哇,姐,你怎么想到的?這办法真好!” 小琬儿也在旁边拍手:“娘最最厉害!” 最后连明琦都被這舅甥两人大声嚷嚷得从厨房跑出来看热闹,一看手也痒了,也抱了一捆稻草进去扎,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做稻草托。 一百八十個鸡蛋沒一会就串好了。 明琦明珩竟還有些意犹味尽,到处找是不是還漏了鸡蛋沒串的。把秀姐和苏氏送给自家吃的鸡蛋都串起来挂在厨房门口,甥舅三人拍着手远远站着看,乔明瑾瞧着只想笑。 這样用稻草串好的鸡蛋,就是把它们扔进箩筐裡都听不见响的。就是再怎么晃动也是破不了的。 明珩高兴地很,乐滋滋地又拉着小琬儿把它们一串一串摆好在筐子裡,以便明天可以拿去卖。 去云南旅游常看见当地人拿着一串一串煮好的鸡蛋来卖。這稻草要是弄干净些,也可以一整串扔到锅裡煮了。然后拿上一串在路上当干粮吃。 只是這时代還极少有人拿鸡蛋当干粮的。 要不然守着一处名山古胜什么的,卖串串鸡蛋也是個新鲜来钱的活计。 鸡蛋串好后,乔明瑾便仍去弄竹耙。 只是沒有趁手的刻刀,沒法在竹耙上刻上字,也沒有油料或是油漆可以让字体更显眼些。 罢了,今天天也暗了,這一时半会也做不完,烧灯油也烧不起。等明天买了红漆回来,再买把小刻刀回来再弄吧。 乔明瑾想着,遂把它们搬到柴房放着,便去洗手吃饭…… 夜裡,三個孩子因被乔明瑾吓了一回,连明珩都搬着枕头要到她房裡睡。 乔明瑾沒法,也只好四人打横着睡在一张床板上。 這床板离地還是低了些,虽有褥子垫着,還是能感觉得湿气直往背上冒。還是要攒钱买两张床才好,三個孩子還小,身子也弱,睡久了接触太多湿气也怕不好。 四個人說了好一会话才沉沉睡了去…… 而乔明瑾不知道的是,秀姐和那三個小媳妇一起出了她家的门,各自对视一眼之后,都看得到对方眼中那浓浓的同情之色。心裡都在骂老岳头家做事過份。 分头回了家之后,又对着自家人說了一回,又引起四家人的同情。平时四家人对乔明瑾母女更是关照,還经常去地裡拔了新鲜的菜让家裡的孩子送了来。 后来经過這几個人的宣传,村裡人大多都听說那乔明瑾自离了岳家后,竟是饿得吃不上饭了!一個女人带着個孩子還要上山砍柴,還要星夜裡赶着进城卖,沒田沒地的,省了粮食给孩子吃,自己饿得直哭…… 村裡人听了之后,对這母女俩满是同情。 平时见着了,很是热情,嘘寒问暖。家裡有那多余的菜或是地瓜等杂粮,也会送一些過来。偶尔村裡人见着了琬儿三個孩子,也都会塞一個鸡蛋或是自家做的一些吃食什么的给几個孩子吃。 不仅送鸡蛋来托她卖,那鸡啊鸭的或是一些其他东西也都托她拿去城裡卖,好让她能赚几個小钱。 這样的结果倒是让乔明瑾想不到。就是后来她挣上钱了,也沒人說一些歪话…… ps:感谢“不懂变通”“忻伈”的打赏。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