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离间之计

作者:汉胄
深深的夜裡,噶尔钦陵眼望着夜空,仍然在皱眉思索。⊙,

  目前的形势,久守很不利,因为军中的粮草辎重已不能支持太多的時間,可如果速战速决的话,唐军又不给决战的机会,更何况就算唐军真给机会,他也不愿意与对方硬拼,毕竟這裡面大多数都是吐蕃子弟,如果真個硬拼的话,先不說胜败,仅仅這一战的损失都让他无法承受,唐军失败了可以再次征召将士,可吐蕃的生力军也就這些,损失了也就沒了。

  “不能力敌了,看起来只能智取,可无论是薛仁贵還是李显,他们的智计都异于常人,我虽然自负智计,却并不能诱使他们上当,所谓的智取,其实也不過是一句空话而已。”噶尔钦陵苦笑不已,虽然绞尽了脑汁,一时之间却是无计可施。

  “其实這一次我的力量不弱,完全可以守住一面,然后在另一面发起进攻,只可惜我身边沒有得力的副将,凭借素和贵這种蠢材,就算再多十万人,也照样守不住薛仁贵或者李显的进攻,所谓的战争,其实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主将的能力,還有很多不可预估的因素,比如地形,比如运气,比如副将,比如朝廷的支持,咦?,有了。”

  噶尔钦陵的脑子裡突然灵光一闪,就像是禅宗的弟子突然顿悟了一般,不由畅快的哈哈大笑,喃喃的說道:“李显啊李显,你這厮万万想不到,虽然你的智力和武力尽皆天下一流,可也是有弱点的,這弱点就是人心,你這一次立下這么大的功劳,我就不信武后、太子之流不会对你心存忌惮,甚至连皇帝也许都会心存顾忌。”

  想到這裡,噶尔钦陵立刻写成了一封书信,并秘密召集几名惹萨寺的高手,令他们乘快马连夜出营,前往唐帝国的中心长安,一方面散布流言,夸赞李显的功劳,把李显說成是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另一方面将书信秘密送给大唐周国公贺兰敏之,太子少师、特进许敬宗和西台侍郎、道国公、检校太子左中护戴至德等人处。

  那几名惹萨寺的高手们得令立刻遵命而行,他们悄悄离开营寨,直奔大唐境内而去,一路并沒有遇到拦截,其实如果他们前往吐蕃的话,一定会遭到以张无尘为首的探子们的截杀,可是他们偏偏往大唐去,這一点连李显和唐休璟等人都沒有想到,所以自然不会在沿途有什么监视的力量。

  当然,這也是因为噶尔钦陵所派的是惹萨寺的高手,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根本无法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爬過高高的山岭,然后脱困而去。

  却說那几名惹萨寺高手得了命令之后,昼夜兼程,餐风露宿,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就赶到了长安,然后立刻按照噶尔钦陵的吩咐,将书信秘密投掷到贺兰敏之、许敬宗和戴至德等人处,同时又在洛阳东市贴出一篇布告,盛赞李显大智大勇,率军大破吐蕃的大功。

  仅仅一天的時間,整個长安就完全陷入一片之中,百姓们到处传扬着李显的功绩,盛赞李显之才不下于薛仁贵,甚至能和已故的英国公李绩、卫公李靖相比肩。

  可是朝中却并不是人人欢腾,反而有人在隐隐的担忧,最起码贺兰敏之、许敬宗、戴至德等人对此就很不高兴。

  贺兰敏之和李显可谓是老伙计了,两人之间,具体說应该是贺兰敏之对李显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原本贺兰敏之准备乘着唐朝和吐蕃大战之机将李显赶出京城,然后派遣刺客乘机将其刺杀,這样一来不仅能够杀死李显,除去眼中钉肉中刺,還能乘机问罪于忠于皇帝的薛仁贵,忠于武后的郭待封等人,为李贤入主东宫解除一定的威胁。

  可是沒想到随后不久,就传来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李显安然无恙,反而是他重金礼聘的刺客被李显全部斩杀。

  其实這时候贺兰敏之還不算多担心,毕竟他之前听相士明崇俨說了,這一次唐和吐蕃大战,大唐必败,所以他還盼着战事结束,然后乘机唆使皇帝向李显问罪,削夺他的封地,打击他的嚣张气焰。

  可是沒想到昨夜他竟然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上所写的竟是李显指挥大军,在前线获得大胜的消息,顿时不由得呆在了当场。

  今天天一亮,贺兰敏之便去质问明崇俨,他想问一问当初明崇俨不是言之凿凿的說這一次大唐必败嗎?为何今日李显竟然取得了如此大胜?

  可惜的是,明崇俨竟然不在,据說是外出远游了。

  而当他回去的时候,就听到长安城内沸沸扬扬的到处传颂着李显大胜的消息,百姓们都把李显当成神一般的顶礼膜拜。

  這让贺兰敏之更加恼怒,决定再向武后出言挑拨,一定不能让李显成此大功。

  与贺兰敏之同时感到担忧的,還有武后的元老级亲信许敬宗,他如今已然年届八旬,因为身体实在糟糕,就像皇帝上疏致仕了,可是由于武后身边实在离不开自己,所以最后還是接受了武后所建议的“特进”的散官称号,要求他日后定时不定时的入宫,帮助武后定计。

  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武后组织了一般文人,如刘祎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等人,名义上是入禁中著书立說,实际上却是与武后商议朝政,所以被誉为“北门学士”。

  可即便這样,武后仍然不满足,要许敬宗继续想办法帮她增强力量,许敬宗正为這事发愁,突然听說武后费尽辛苦拉拢培养的武将郭待封“战死”,李显又率军获得大胜的消息,顿时意识到李显的成长会威胁到武后的地位,所以便决定连夜觐见武后,要武后对李显心生提防,并向高宗上书,力劝高宗召回李显,与吐蕃议和。

  今夜武后的宫中注定是热闹非凡,先是有贺兰敏之前来拜见,将他昨夜得到的那封密信和在街头巷尾的各种议论详细地向武后禀报了一番,并且大力夸赞李显智勇双全,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過当今圣上,甚至就算比起太宗来,也绝不会差多少。

  不得不說,贺兰敏之经過了几次的打击,也不算是政治白痴了,他這一番话只是捧,却比单方面說李显的坏话要强得多了,既不会引起武后的反感,也会引起武后对李显的忌惮。

  果然,武后先是装模作样的夸赞了李显一番,接下来又问了问她那染疾的母亲的病情,便以天晚为借口将贺兰敏之打发走了。

  可是贺兰敏之却沒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是颇为兴奋,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武后脸上的一丝不自然。

  武后的确是对李显产生了忌惮之心,這小家伙才只有十六七岁,竟然能够迫使吐蕃名将噶尔钦陵退兵,并且還创造了歼敌二十余万的记录,如果让他长到三十岁四十岁,這天下還有哪個能制?

  而正在這时,忽然听得内侍禀报,许敬宗求见。

  武后连忙站起身来,亲自迎接许敬宗的到来,却见许敬宗竟然直奔主题,說的也是關於对李显前线取胜的担忧,除此之外,许敬宗還认为,郭待封之所以会死去,绝不是战死那么简单,此事恐怕和李显脱不了干系。

  如果這句话在今天之前有人說起,武后一定会啐他一脸口水,可是现在听了,却是有一种别样的意味,心中的忧虑更浓了,以至于许敬宗都离开很久了,她還沒有意识到。

  不過武后决定再去找一個人来问一问,到了现在,她虽然对许敬宗的话深信不疑,却是更愿意相信那個另外的人,那個人便是她新结识不久、却一见如故的明崇俨。

  明崇俨在贺兰敏之去访问的时候可以“远游”,可是武后的一句口信,他便立刻赶到了武后宫中。

  武后将书信给明崇俨看了看,然后皱眉问道:“卿不是說這一次吐蕃之战,我大唐必败么?如今怎样?显儿以他绝世之才,大破吐蕃,歼敌二十余万,迫使吐蕃第一名将噶尔钦陵退兵,你又有何话說?”

  明崇俨却是丝毫不惧,淡淡笑着說道:“贫道当初還有一言未說,若是郭待封指挥,吾军必败,可若是周王接手,吾军必胜,呵呵,皇后有所不知,那噶尔钦陵乃是金星转生,专事杀戮,而周王乃火德星君转生,所谓南火克西金,正是为此,噶尔钦陵遭遇克星,自然是必败无疑。”

  “原来竟是如此,本宫倒是错怪仙长了,然而显儿大胜,军心民望皆已达到制高点,如此一来定然会引起太子忌惮,显儿乃吾爱子,吾不忍显儿遭受太子冷箭,更不欲太子与显儿兄弟相煎,不知仙长有何妙策为吾筹划?”武后虽然忌惮李显,却也不必說得那样直白,想必明崇俨既然是她知己,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定然会想出一條妙策,来帮助自己解决目前的困境。(未完待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