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只字未提 作者:飘荡墨尔本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晨曦跨過粼粼的云彩。 召唤着蓝天,一起驱赶夜的黑暗。 城市還在安睡,厂区已慢慢苏醒。 斐国琛走出家门,看到林聪义的父亲林祖民站在商务车的旁边等他。 這位年近六旬的总工,平时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笑嘻嘻的,看起来也都是很有精神的样子。 今天却顶着一头明显沒有打理過的头发,焦急地在商务车边上踱步。 像是想要去按门铃,又不知道会不会打扰斐国琛休息。 林祖民昨天一夜沒睡。 他最后一次和儿子通电话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五点。 那时候,林聪义才刚刚结束和斐国琛的视频会议。 虽然,林聪义一直說自己非常安全沒有事情。 身为父亲,却沒有可能真的放心。 土耳其工厂刚刚建的时候,是斐国琛和林祖民轮流坐镇。 因此,林祖民也觉得自己有必须要過去一趟的理由。 只不過他事先沒有和斐国琛說。 這也使得斐国琛在看到他的时候有些意外。 “林工怎么在這儿站着?”斐国琛问。 “我和你一起去。”林祖明指了指商务车,說,“我行李都收拾好了。” “我這飞机都快起飞了,你现在和我去,也不知道有沒有机票,中间還要转机。”斐国琛說,“你先在這裡等等消息,有需要我再找你過去。” 林祖民却来了一句:“一一已经给我买好机票了。” “一一?”斐国琛笑了笑,“一一都不知道我要坐哪班飞机。” “怎么不知道?”一道声音从商务座的驾驶位传了出来。 而后,人也跟着下来了。 這道声音的主人,帮斐国琛拿了一個行李箱, 才又开口說:“你想用最快的時間,赶到伊斯坦布尔, 你還有第二個選擇?” 斐一班把手机裡的订票信息拿给斐国琛看。 斐国琛就這么意外地见到了, 一個多小时之前, 還在被他叮嘱要早点起来,好好在家陪你妈的斐一班。 “你怎么在這?”斐国琛问, “怎么是你开车。” 斐一班在這個时候出现在這裡,显然不是听了老爹的话早点起床,而是压根就沒有睡。 “孟哥凌晨三点半才回的厂裡, 你放心让他现在起来给你开车?”斐一班催促斐国琛上车,“赶紧的,再這么磨蹭,等下赶不上飞机了。” “那你不一样也是凌晨三点半到的家?”斐国琛并不同意让儿子开车。 他宁愿自己开, 也不可能让斐一班乱来。 “我那是睡了一路回来的,能一样?”斐一班說,“我刚好倒個时差。” “你這倒的是哪门子时差?”斐国琛不同意, “你连国内驾照都沒有, 你就敢這么乱来,你赶紧下来,我自己开過去, 回头让小孟去机场把车开回来。” “谁告诉你我沒有国内驾照?”斐一班问。 “国际驾照国内不能用啊, 你人都沒有回来過, 你怎么拿国内的驾照?”斐国琛說,“你得先考過科目一才行。” “谁告诉你我沒有回来過的?八年沒回家,就代表八年沒回国嗎?”斐一班一不小心就說漏了一個原本不打算說的重要信息。 “你什么时候回来過, 为什么沒有告诉我和你妈妈?”斐国琛追问。 “那你去土耳其办厂,有告诉過我嗎?”斐一班反将一军,“你要不要上车?你再不上来, 就算车神亲自出马也不一定能赶上飞机了。” 斐一班用极为不耐烦的语气,堵住了斐国琛接下来要說的话 斐国琛有很多的疑问, 但现在确实也不是盘根问底的时候。 上车之后,斐国琛也沒有再接着刚才的問題问。 這些年,他对儿子,确实也是不够了解的。 连最基本的沟通都很少有。 儿子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好像一夜之间, 变成了另外一個人。 但這些转变, 肯定你不是真能在瞬间完成的。 如果說, 帮忙安排救援直升机, 确实如斐一班自己所說,這种花大钱的事情,沒有几個人能比他更熟悉。 那不问一声就能帮林祖民买好,他选了一個小时才选定的最佳中转路线,就不仅仅是花钱就能搞定的事情了。 现在的問題是,从订票信息来看,斐一班不仅给林祖民买了,還给他自己也买了。 摆明了是要跟着一起去。 這一次,斐国琛和林祖民,一起站到了斐一班的对立面。 “一一,你在那裡,人生地不熟的,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帮助。”林总工率先开劝。 “我人生地不熟,不是一样能解决你们解决不了的問題?”斐一班直接摆事实。 “对啊,最棘手的問題,你不是都已经帮忙解决了嗎?”斐国琛照顾注意儿子的情绪,“剩下的小問題,让爸爸和总工一起处理就行。” 斐国琛沒有再劝林祖民回去。 這种事情,换了是他,也不可能放心儿子一個人在外面。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不能让斐一班去。 多一個人,多一份担心。 “我去了至少還能给你们做翻译。”斐一班還是坚持。 “你会土耳其语啊?”斐国琛问。 “不会。”斐一班說,“但我会英语啊。” “马尔丁那块儿,沒几個讲英语的,会讲的也都是口音极重的,只有爸爸的英语才能和他们沟通。”斐国琛继续驳回。 “你会英语?”斐一班自是不信,“哪個国家的英语啊?” “瞧不起你爸是吧?”斐国琛說,“我就问你打电话安排救援直升机和医院, 你是不是沒有给我翻译,我是不是都告诉你妈了?” 斐一班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那么回事儿。 直升机他事先有說, 但后续安排什么医院, 他沒有提起過。 可能是因为他在英语言环境裡面生活久了。 斐国琛不說, 他都沒有太在意。 “什么时候学的英文啊?”斐一班问。 “就做外贸還有决定去办厂的时候学的啊。”斐国琛說,“只有我的英语,才能和马尔丁的合伙人聊得热火朝天,你要是說顺畅了,人家不一定能跟得上。” “還有這种事情?”斐一班仍然不信。 “是真的。”林总工說,“你爸和土耳其的老板,一聊能聊一晚上。” “了不起,斐厂长。”斐一班又给亲爹竖了竖大拇指,紧接着又說,“但我還是要去。” 你聊归你聊,我自有我招。 边境他不懂,帮不上忙,至少伊斯坦布尔的英语通用程度,還是比较高的。 斐一班不觉得自己去了,会是帮倒忙的。 “爸爸知道你有能力。”斐国琛换了個方式劝,“但你要是去了,你妈等下睡醒肯定就追過来了,爸爸還指望你看着妈妈呢。” “就是啊,一一,”林总工加入了群聊,“你负责看着你妈妈,再让你妈妈看着工厂,這样我和你爸爸在土耳其,也比较放心。” 這话說的…… 他负责监管韩女士,韩女士负责监管几個厂。 他是不是一下子就到了产业链的顶端? 成为整個厂区最有实权的男人。 好像……也還可以。 土耳其,他也确实是沒去過。 去了是真能帮大忙,還是各种帮倒忙,现在也不好說。 再有,斐厂长和林总工一起在飞机上失联那么久,也确实得有個人,在时时都能联系到的地方运筹帷幄。 “那……也行吧。”斐一班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就被劝回来了的。 他可是连98万的床垫都沒躺一下,回房间洗了個澡,换了身衣服,就直接下来到商务车上等了。 明明那么久沒有碰過床,却和完全不需要睡觉一样。 整個人都亢奋得不行。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跟着去。 這一系列行为,一点都不不符合对家裡生意毫无兴趣的人设。 在他自己眼裡,都透着强烈的迷惑。 可他就是這么做了,并且因此遇到在他家门口,急得有点团团转的总工。 闲着也是闲着,就顺便发挥点余热。 去机场的這一路上,斐一班一直都在和林总工還有斐厂长聊毁人设的话题。 很快也就搞明白,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土耳其办厂。 斐国琛设计制造的锁,因为物美价廉,经過這么多年的发展,慢慢有了畅销全球的迹象。 但中国锁具的全球畅销,并不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那些自己也生产锁具的国家,土耳其也是其中之一。 紧随其后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制裁和反倾销。 墨西哥、欧盟,在哪裡畅销,哪裡就出台反倾销。 但是,很奇怪的。 同样是亚洲国家,土耳其的锁,卖到哪裡都不是倾销。 土耳其本身有個很强大的品牌叫KALE。 這個牌子是個百年锁企,在中东乃至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KALE的一個锁芯能卖到4美元,而中国出口過去的锁芯只卖1美元。 反倾销就是要罚款,罚到你明明卖1美元的东西,也得卖到4美元。 借此让你失去市场竞争力。 在土耳其也对中国锁企反倾销之前,斐国琛在土耳其有個很大的客户伊斯梅尔。 伊斯梅尔干的有点像是倒买倒卖的生意。 把便宜的中国锁芯买過去,做成贵的土耳其锁具再卖出去。 這個贵,当然是相对的。 最终整個锁的价格,還沒有KALE的锁芯来的贵。 伊斯梅尔通過薄利多销的方式,好不容易在欧盟和中东站稳了脚跟。 斐国琛的锁芯要是在土耳其被判定为反倾销,伊斯梅尔就沒可能保住现有的市场。 于是他提议斐国琛直接去土耳其建厂。 這是斐国琛从来沒想過的事情。 他既沒有這方面的经验,也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所以他一开始是拒绝的。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锁企启动反倾销,以出口为导向的锁企,就变得步履维艰。 這在当时,是整個行业的問題。 這种情况,并不仅仅只是针对锁具。 从某种程度上說,是针对中国所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 有的選擇认命。 有的選擇打旷日持久且胜算不高的反倾销官司。 而伊斯梅尔给出的,无疑是這两者之外的第三种選擇。 土耳其,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 虽然地处亚洲,但不管是经济還是文化,实行的都是欧洲模式。 土耳其不仅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還是欧盟候选国。 有着极为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 基本也不会有什么欧盟反倾销的問題。 伊斯梅尔的想法,是足够打动斐国琛的。 但那时候的中国锁企,并沒有出国办厂的经验,更是沒有這方面的先例可循。 究竟会遇到什么問題,斐国琛也沒办法预计。 所以就一直在犹豫。 這個时候,伊斯梅尔,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主张。 就是工厂的前期,全部都由他来牵头。 身为马尔丁人的伊斯梅尔,在老家买了地,盖了厂房。 把一切准备就绪,又来找斐国琛。 伊斯梅尔的诚意打动了斐国琛,加上国内锁厂生存环境的步履维艰。 斐国琛决定试着做一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决心一旦下定,斐国琛直接发了几十個集装箱的生产设备,派了一百多個国内的熟练工和一整個资深管理团队過去。 以一带一的方式培训土耳其当地工人一起生产锁芯。 最初的两年,斐国琛和林祖民,轮流在土耳其坐镇。 马尔丁地处荒漠地带,生活比较沒有什么乐趣。 土耳其又是禁酒的国家。 越是禁酒的地方這些人酒量越好。 每次要喝酒,伊斯梅尔都开车带着斐国琛开到沒人的荒漠。 斐国琛也在這個過程裡面,发现了可以用美军留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炮弹壳、子弹壳翻铜的商机。 土耳其工厂生产的锁芯,售价是2美元。 這個价格,比之前锁厂出口的价格要贵了一倍。 但比加上反倾销罚款之后的锁芯,又便宜了一倍。 因此一直都是脱销的状态。 订单纷至沓来,很快就有了和国内锁厂齐头并进的趋势。 很大程度上,直接占领了欧盟和中东的市场。 在這次爆炸事故出来之前,土耳其的锁厂,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 這一路上聊的,都是能告诉斐一班的,也是韩雨馨原本就知道的。 至于林聪义对這次爆炸原因的猜测,斐国琛和林祖民都只字未提。 相关 __都市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