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遊館
船政學館修建時考慮到時時要看船,佔整個學堂的面積最大,還刻意臨着海修了船塢。
學館中央修了三層高樓,樓頂修了觀海高臺。高臺一半是露天,放着觀星儀等物品。另外一半則修了寬敞的議事廳。
張文貞導引着謝翊君臣一路從樓梯上來,正是在議事廳內歇息。衆人看着這議事廳嵌着玻璃大窗,鋪着簇新的地毯,顯然已提前收拾過,纖塵不染,又典雅大方。
議事廳中央放《看到此內容,說明本書不支持電腦觀看,你用手機打開繼續閱讀》,“這些藥主要是急救和日常小病用的,做成成藥片更方便軍中打仗攜帶和百姓日常用。”
謝翊又看向那一側古色古香且圍牆高峻的新樓問道:“那邊是?”
張文貞道:“東南方爲四藝館,依山而建,修了亭臺樓榭,主要爲女學生集中住宿和館學之舍,門禁派了守衛和婆子輪班把守。如今已有不少宗室貴女入讀了。功課爲琴棋書畫,以及四書五經。請的都是大儒和名宿任教,和順公主偶爾會過來督學。”
謝翊點頭,又看向沈夢楨:“朕記得是令夫人在這裏做四藝館館長吧,沈夫人棋藝大家,倒也極宜。”
沈夢楨道:“內子確實供職四藝館,不敢稱大家,略通些弈棋之道罷了。”
謝翊看他面容拘謹,神遊天外,自從他用無君論嚇過一次沈夢楨後,他那點風流倜儻的靈氣都沒了,十分無趣,有些嫌棄:“臨海侯是你學生,他如今辦學堂辦得好,你也有功。今日來看過,國子監那邊,你也當有所作爲纔是。朕看你這些年,頗有些懈怠了,雖說青出於藍,但沈卿爲禮部尚書,大司徒教化萬民,不該失了銳意,怠慢敷衍國事。”
這語氣就有些重了,沈夢楨連忙起身告罪:“臣不敢,臣慚愧。”
許蓴連忙亦站在他身側同樣躬身告罪道:“皇上息怒,沈先生素日是極力支持學堂諸事的,派了許多先生過來授課。”
謝翊便道:“看你學生面上還罷了。回去將國子監這邊的學制、學科如何革新,也參照着擬一份摺子上來罷。”
沈夢楨應了。
謝翊便帶着臣子們又回了議事廳內坐下,命張文貞傳了諸學館館長上來,一一見過,問了些館學諸事。館長們無論男女,皆落落大方,應對如儀,對答如流,謝翊果然又回嗔作喜,一一各有賞賜後,纔對着諸大臣們道:“卿等隨駕來巡閱學堂,有什麼問題,也可問一問。”
方子靜看了眼許蓴,問道:“臣適才心裏算了下,這學堂學費收得不多。但這幾千名師生,喫喝住行,實習,先生束?,我剛纔看到甚至還有養馬、練船、槍炮魚雷等等軍械軍備開支費用,帶過軍的一看就知道要花許多錢。”
“看起來學堂耗費極大,不知這學堂修建和日常用項,是如何保障的?那些什麼學生去代工的,也都另外發工錢,那這利潤從何而來?總不能全靠債券吧?這債券都是要還
你看到的內容中間可能有缺失,請退出閱讀模式,或者刷新頁面試試。
灰谷提醒您:本章未完,點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暢讀更新加載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鬍鬚震動,雙眸灼灼:“稟陛下,請看這山樑海崖如潛龍,潛龍得水,水到官便至,神童狀元出;再看這水深山壯,山若寶印,印綬居水口,金堂玉馬極人臣。陛下!此處爲風水寶地,修建學堂,定出忠臣良將,來日都爲國之棟樑,中流砥柱之臣,爲陛下效命!”
謝翊微微一笑,看了眼許蓴,知道這是他安排好這拍龍屁的老道士來哄自己開心呢,笑道:“願借道長吉言。”
張文貞笑道:“陛下英明,自然是天下英才《看到此內容,說明本書不支持電腦觀看,你用手機打開繼續閱讀》,出;再看這水深山壯,山若寶印,印綬居水口,金堂玉馬極人臣。陛下!此處爲風水寶地,修建學堂,定出忠臣良將,來日都爲國之棟樑,中流砥柱之臣,爲陛下效命!”
謝翊微微一笑,看了眼許蓴,知道這是他安排好這拍龍屁的老道士來哄自己開心呢,笑道:“願借道長吉言。”
張文貞笑道:“陛下英明,自然是天下英才來投效。”
謝翊問張文貞:“這船政學館共有多少學生?學什麼功課的?”
張文貞連忙上前指點着各處向謝翊稟報:“船政學館課程分堂課、船課,堂課有海道天文、升桅帆纜、駕船泅水、槍炮操演、水電魚/雷、測量繪圖、制船造船等學科,另又有教導《春秋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六韜》等兵法。船課每年由津海衛水師營提督率學生乘船出海實習,途中對學生進行考覈,記操行分。”
“船政學館的學生最多,有一千多人,大多爲當地軍戶、水師烈士子弟、漁民之子,他們來學船政,一則爲找口飯喫,減輕家裏負擔,二則學點技能謀一條出路。”
謝翊饒有興致問:“減輕家裏負擔何解?”
張文貞道:“三年學堂,住宿免費、紙張課本免費、伙食費按月繳納,若確實困難,粗糧玉米麪饃饃和海帶蛋花湯、青菜蘿蔔湯、醃菜都是免費的。春秋各發一套校袍,若實在困難的,可申請去藝圃工讀,每個月領工錢。若是月考學業優異,可蠲免學費,也可擔任助教、督學,兼職取酬。”
謝翊問道:“大善也。藝圃是何地?”
張文貞指向船塢旁邊道:“設在船塢旁,爲學堂所辦的工坊,面向津海制船廠、機器廠、織布廠、藥廠、粉彩瓷窯、珠玉坊等工廠工坊,承接一些日常的繪圖、制零件、撿藥等瑣碎工件,按件計費。”
謝翊又問:“則如何管束學生?”
張文貞道:“立了校規於大門照壁上,學生進入學堂,便有督導口誦講解教讀學堂紀律,一條條需熟記背誦。每違反輕則抄書、罰站、檢討,重則記過、開除。課堂都有督學,一旦有違反課紀的,立刻逐出課堂,扣操行分,操行分扣到一定程度,又有相應的記過處分。”
謝翊微微點頭,又問:“其餘學館分別爲何?”
張文貞指着學館建築,一一指點:“山下那裏開闢了耕田的,那邊是農學館
你看到的內容中間可能有缺失,請退出閱讀模式,或者刷新頁面試試。
灰谷提醒您:本章未完,點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