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歷史的无奈
陈念首先强调的自然是保密的問題,但其实不用他說,陈果已经用601所的关系打過招呼了。
参与人员都是可信的,在沒有他允许的前提下,今天实验室发生的一切,都仅限于实验室之内。
而陈念其他的條件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可以随意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当然,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郭琦自然是满口答应,要知道,陈念刚刚只是用了两個小时,就制造了一份他们只听過、沒见過的钛铝β合金。
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啊。
虽然說它在国外早就已经量产,国内其他实验室也有少量合成的记录,算不上百分之百的创新。
但无论是在制造工艺上、還是标准流程上,不仅西工大、整個华夏都几乎是一片空白。
而陈念则打破了這個空白,這不仅仅让西研所实验室的履历上又多了一项成功的经验,更是给整個华夏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
必须要尽快向上汇报!
這年头什么最重要?
人才啊!
所以,他想要用设备,那就尽情地用吧。
用他脑子裡的知识来交换就好。
“你能把制造β型钛铝合金的制造工艺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嗎?”
郭琦开口问道。
“当然沒問題,我可以交给你们。不過,作为交换,我希望您能主导对西研所的材料实验室进行升级。”
“光是這点东西可不够,我們需要更先进的应力腐蚀仪、X射线衍射仪、光谱分析仪、碳硫分析仪”
陈念還沒說完,郭琦的脸色已经凝重起来。
“小陈,這些东西我們都想要,但問題是你知道這些东西要花多少钱嗎?”
“我知道,总之很贵。但是你放心,很快钱就不会再是問題了。”
陈念自信满满地回答。
开玩笑,這一次的钛铝合金只是一個试水,如果之后能对真正的“新材料”进行解析,成果只要一拿出来,就必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
到时候,资金還会是問題嗎?
无论是国家、還是各种需求企业,都会抢着跟你這個实验室合作、抢着给你送钱!
“靠這個β型钛铝合金?這东西虽然很有用,但問題是.不够。”
“我不想打击你,β合金也注定会引起轰动,但是资源這方面”
“直白的說,咱们每一次的新进展能带来的资源投入都是有上限的,光靠這玩意儿,還真就买不完你說的那些东西”
郭琦无奈地說道。
他有点不知道怎么评价眼前這個年轻人。
說他聪明吧,那自然是聪明的。
能熟练地掌握一套复杂的制取流程,大概率還是自创,在這個年纪,已经可以纳入天才的范围了。
可問題是,他确实還是有点不太了解情况。
当然,如果說的直接一点,那就是在对待资源這件事情上,有点盲目乐观。
那些设备加起来起码是十亿级别的采购,光靠這一個“仿制性质”的成果,真的沒那么容易实现。
看着郭琦的表情,陈念也意识到自己想岔了。
钛铝合金是很有用,也算是個很大的突破,可是自己罗列的那些东西,在這個年代可真是不便宜啊
自己還在用20年后的物价列采购清单呢。
想到這裡,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开口說道:
“我知道了,所以既然這样的话,我們以后得搞出更多的新材料,用技术换钱,這就合理了吧?”
“.合理,但問題是,我們去哪搞新材料?”
“我来。”
“你来??”
郭琦大惊失色。
“你怎么来?你意思是你還知道其他新材料的制法?谁给你的?”
陈念笑了笑,這個郭琦的反应就跟当初的陈果一模一样,现在的场景,总感觉自己已经见過了
“沒有谁给我,但是我就是想试试。”
“郭教授,您就放心吧,我不是說要预支你们的经费来搞研发,相反的,我会用现有的设备先搞出一两项新成果,然后用這些成果来换经费。”
“总之,您就做好统筹人的角色就好,怎么样?”
郭琦眉头大皱,在他看来,這话說得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可看着对方的神态,他又觉得,也许对方沒有在开玩笑。
他手裡可能真的是有成果。
毕竟,Ti-6Al——4V就在他手裡,這可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全国的材料学研究员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這還不够可信嗎?
犹豫了几秒,郭琦狠了狠心,开口回答道:
“好,就按你說的办!”
他已经想清楚了,這個方案对自己、对实验室、甚至对国家来說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方甚至连经费都不要,只是要用一下设备!
自己有什么能够失去的呢?
成了,那就是白来的成果。
失败了,那也只是占用了一些其他项目的设备使用時間而已。
反正那些项目一年到头也沒什么大的进展,怕什么?
相比之下,倒是這個陈果力荐的、并且第一次见面就给自己带来了一個巨大惊喜的陈念更加靠谱!
“那就多谢了。对了,這件事情我会跟陈教授說一說-——具体的情况,他应该会找你聊。”
陈念沒办法继续跟郭琦透露更多,他不知道陈果是怎么跟郭琦聊的,所以出于保密考虑,自己最好别乱开口。
“明白,你放心,我肯定会說服他的。”
郭琦倒是完全误解了陈念的意思,他還以为陈念是担心陈果不放人呢
不管怎么說,陈念最终還是跟郭琦达成了一致,在他未来计划的版图上,开辟了一個全新的、并且也是极为关键的方向。
在這之后,有了实验室的加持,他就可以安心地去发展自己的第二专业,通過对材料学的学习,迅速地去积累源点了。
想到這裡,他点开了系统界面,随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源点数量居然从0.07上升到了0.12。
一次成功的试验,居然带来了0.05個源点?
這也太爽了吧!
不過沒有兴奋多久,陈念便回過神来。
是的,這次的源点数量增长是因为他在实践過程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从本质上說也是一种学习行为。
但之所以能进行得這么顺利,主要還是因为自己有基础。
而如果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发明、一种全新的材料,实际上从技术转向应用的過程不会那么简单。
比如现在,钛铝合金的制备他只花了两個多小时,可如果是气凝胶、石墨烯之类的东西,他本身是沒有任何了解的,设备也不齐全,那要制造,可能花费的就不是两個小时,而是两周、甚至两個月了。
所以,总体来說,這是增长源点的有效途径,但却不是可以投机取巧的路线。
想清楚了這点,陈念不但沒有失望,反而觉得更加踏实。
毕竟,這個发现让系统的逻辑呈现得更加清晰,也让反饋的链條更加坚固。
只要探索,必有回报。
還有比這更强的系统嗎?
应该沒有了。
陈念满意地关闭了系统界面,而正好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来电的人是陈果,他的声音有些焦急。
“小陈,你现在方便說话嗎?如果不方便的话,立刻找一個安静的地方,把手机打开外放。”
“现在我身边坐着的是中航一集团的董事长,他有几個問題要问你”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