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的水平
另一边,陈念和陈果两人坐专车赶往机场,一路无话。
其实以两人的级别是够不上安排专机的,但正好有一架飞机将要前往长安执行任务,两人便蹭了個顺风车。
這一段飞行将要持续四個多小时,陈念不愿意浪费時間,便在飞机上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空气动力学笔记本开始学习。
說是学习,但实际上进展到這一步,主要還是以计算为主,针对的对象也是陈果的笔记本中遗留下来的多個难点問題。
坐在一旁的陈果好奇地看向他的手中,开口问道:
“這不是我的笔记本嗎?你都看完了?”
“是啊,在您书房桌面上看到的,您說都可以看,我就不问自取了。”
陈念笑着答道。
“不是,我的重点是,你都看完了?這才多久啊?”
“算是看完了吧,但只是初步理解,您笔记本最后留的這几個問題,有一大半我连思路都沒有,有思路的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解,這不正研究呢嘛。”
听到他的话,陈果微微点头。
他這本笔记本其实并不是他大学时候遗留下来的,而是博士毕业开始任教之后,某一天突然感觉到自己从来沒有整理過知识体系,于是便从最基础的教材开始,把空气动力学整個重新“学”了一遍。
留下来的,就是這本笔记本。
所以,這本笔记本代表的并不是一個天才本科生的知识水平,而是一個博士生的回顾和整理。
自然而然的,他所关注的問題也不会是本科生阶段关注的問題。
笔记本最后的那十几個問題,其实大部分都是当时最前沿的课题,包括大迎角绕流問題、脉动横风問題、高超声速边界层不稳定性测量方法等等。
這些問題要是以陈念现在的水平能解决,那就是真的有鬼了
想到這裡,他开口說道:
“你暂时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在這些問題上面,因为我列在后面的每一個問題,其实都是一個完整的研究课题。”
“要想解决,那都是要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经過大量实验才能完成的。”
“伱现在還是以打基础为主,多看看课本上的习题,有必要的话,我也会给你找一些其他的习题来做。”
“什么时候我觉得你的水平够了,再把你拉进组裡,跟着其他研究生一起学一学。”
陈念点点头,他也早就意识到了這個情况,不過
這十几個問題,也不是所有的都必须通過实验解决啊!
比如那個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机理,其实在解析F-22机体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充足的数据,现在的他只是缺少一個简略的方法将其组织起来而已。
——
或者說明白一点,他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不知道怎么写出来。
“陈教授,您說的我明白。”
“不過,之前在看您的笔记本的时候,我也有一些心得,想跟你聊一聊。”
“比如說這個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問題,我感觉它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的-——尤其是在以细长体为模板进行分析的时候。”
“您看啊,這個問題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细长体飞行器-——比如导弹、战斗机,在进行大角度机动的时候所产生的绕流非对称問題。”
“它的难点在于,细长体飞行器在跨音速、大迎角的情况下,绕流和气动特性過于复杂。”
“但是,无论多复杂,其实它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几個問題。”
“第一個,迎角30度以上时的非对称分离前涡体;第二個,达到法向力的横侧向气动力;第三個,前涡体的随机性。”
“這些問題导致我們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时候,迎角越大,线性越差,最后几乎变成了随机的。”
“但如果我們找到一個补充机制,能消减Navier-Stokes方程的随机性呢?或者說,如果我們可以通過某种外形设计,降低非对称涡场的产生概率呢?”
陈念一口气說完了自己的推论,其实,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已经知道了。
对称+字布局会诱导非对称前涡场的产生,放大气动不确定性,要解决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案要么是扁平前翼布局,类似于乘波体,要么是非对称前翼,类似于某些可以直角转弯的地空导弹。
但怎么从問題推导到结论,這就有点超過他的能力范围了。
——
不過,哪怕仅仅是這样,一旁听着的陈果也已经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居然能想到用Navier-Stokes方程来求解细长体的绕流問題?
不对,他居然能說得清楚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的基本原因?
這东西自己在笔记本裡可沒写啊!
要知道,自己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一直专攻空气动力学中的大迎角力学方向,而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就是其中最难的一部分。
很长時間以来,国内的航空研究领域对這個問題都沒有一個稳妥的解法。
那时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不飞大迎角!
或者,如果一定要飞大迎角、大角度的话,就通過加宽翼面来实现。
這显然是为了实现稳定性而做出的妥协。
直到最近几年,由于风洞模拟的机时上去了,一些問題模拟的结果也更精确了,這個問題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解决的方案
“你知道這個問題怎么解决嗎?”
陈果开口问道。
陈念犹豫了几秒钟,回答道:
“我沒有推完,但是根据现在的方向,大致能猜到结果。”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十字对称翼面的問題,乘波体可以彻底解决這個問題,要么就是用螺旋非对称翼面——当然,這是只针对导弹的。”
“针对飞机的话,就得是F-22那种多边條翼辅助升力布局了,這個之前我們也讨论過,翼面涡流会抵消掉一部分的非对称分离前涡体。”
“砰!”
陈果手裡的杯子重重地砸在了小桌板上,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念,像是在看着一件发着光的宝贝。
良久之后,他才断断续续地问道:
“這個结论.是你,是你自己推出来的?”
陈念点点头,从背包裡掏出了另一本笔记本。
而那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他自己的计算過程。
“不算是推出来的,只能說是半推半猜,我现在的基础還是太薄弱了”
“你他么還薄弱?”
陈果瞪大了眼睛。
“你這水平,比我研二的时候都强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