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001章双溪村中双溪人

作者:子·羽
太阳初升,花儿齐放,鸟儿齐鸣,打鸣的公鸡還在继续鸣叫。村中四处已经是炊烟袅袅了,那是百姓们做造饭升起的炊烟。

  有些男人们担着木桶来回跑到村中唯一的泉眼处打水,那口泉眼提供了全村八十三户,五百三十七人的饮水,說是村中的“生命泉”也不为過。

  村中央有一個老槐树,据說是当年先祖宗们迁移到這裡时种下的,距今已经有两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那棵老槐树也被村民们称为“祖宗树”、“老神树”,如今依然枝叶繁茂,生机旺盛,象征着村裡众人生活幸福,家庭和谐。

  以老槐树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三百多米,這個区域被村中人建成了一個小广场。村裡百姓闲暇的时候总喜歡来到這裡坐上一坐,聊天、喝酒、下棋,做运动等等。

  此时的广场上有三十多個孩子,他们正在一個三十多岁的壮硕中年男子带领下练着一套武学。此人是村中身手最好的,双手有万斤之力,被村中众人推举出来教导孩子们。他也很喜歡這群年龄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孩子们,所以教导的很是用心。

  孩子们虽然被他训练的有些苦累,不過一個個都从内心裡佩服他,希望自己日后也能成为他那样的大人物,所以大家也都卖力的训练着。還都亲切地称這位训练他们的教官为林教官,有什么問題也都喜歡得到他的指点。

  “马步要扎稳,出拳要用力、到位。对,就是這样,借助腰部的力量猛地将拳头送出去,這样才能更有力量。”林教官不辞辛苦一遍又一遍的教导着村中的孩子们。

  他们的村子坐落在伏龙山的山脚,村子西边是伏龙山,山高不知道有几千米。从村西向村东一路地势呈阶梯型下降,村民们都是在一個個相对平坦的阶梯上搭建房舍居住的。

  村中最大的一块平地就是广场所在的那一块了,那也是村民们生活的核心地方。据說祖宗们当初来到這裡的时候被這裡的阶梯型景色所吸引,所以决定在此处建村。他们选中了那块最大的最平坦的阶梯地块,除去了那裡的杂草树木,将那裡好好修缮了一番,然后在最裡边挖了几個窑洞,算是定居了下来。

  后来几十年,村子裡又陆续的挖了些窑洞供新增加的人居住,逐渐形成了现在广场那边的一排齐整整的窑洞面貌。

  后来,人们都建起了茅草房,再后来又有了砖瓦房,所以就沒有再继续挖窑洞了。這些茅草房、砖瓦房也沒有在窑洞区域這边建设,都是在他的后边或者前边的梯形地区建设的。从远处看村子仿佛画在画上似的,先祖宗们居住的那些窑洞正好位于画卷的正中央。

  這些窑洞還有一個特点,那就是冬暖夏凉,淳朴善良的村民们主动的将窑洞的居住权划给了村裡的老人们。所以,平日裡在广场上观看孩子们练武,最多的就是這些老人们了。

  此外,村子南边有條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只有源头处是来自伏龙山上直接降落下来的,那裡還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瀑布,从那瀑布继续往下流去,地势稍微平坦了些,水流稍稍放缓了点速度。

  小溪两侧种满了各种果树和蔬菜,每年都给村中带来不小的收获。村民们還在水流平缓的地方开了個池塘,养了些鱼虾补充村中人的使用。

  村北也有一條小溪,不過相对于村南的那條小溪来說就显得存在感不是那么十足了。因为這裡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湍急,人们也都不喜歡在這边生活。

  不過,村北這边被发展成了一片片林子,那些林子连接起来宛然一片小森林,村裡有时候建造房子什么的,也都跑到這边砍伐树木,也算是给村中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村子正是因为南北两條小溪流過,因此才得名叫双溪村。双溪村村民代代居住在這裡,他们民风淳朴,为人善良,生活的也算滋润。

  两條小溪在村子东边数裡处相遇,然后交汇到一起继续向东流去。地势也随着往东不断的降低,在村东三十裡外的地方才开始显得平缓起来,而那裡也随着河流不间断的冲刷,随着砂石泥土长久不断的沉淀,最终形成了一個不算太小的平原。

  久而久之,那裡也形成了一個小镇,名叫伏溪镇。镇子上有各种各样的货物,平日裡双溪村百姓们的日常用品几乎都可以在伏溪镇买到,他们的收获所得也能在镇子上换取银两,如此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因为村中缺少耕地,所以村中依靠农耕得到的粮食根本不足以解决村名们的温饱問題。先祖们也是拥有先见之明,并沒有因为他们当时人数较少,耕地相对较多而放弃武学。

  双溪村人代代都要习武,男子各個都身手利落。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都能舞出一套武学来,虽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林教头那般身手了得,不過也都能跟他過上几招。

  有俗话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双溪村有山有水,也是难得的山水村。不過他们的水并不能完全养活村中所有人,于是向西深入伏龙山打猎也是村民们最基本的工作。

  双溪村村民们大部分的食物還是依靠从山中狩猎所得,不過他们吃山也爱山,吃水更爱水。每当山中野**配生产的时候,他们都会放弃狩猎,等到野兽们长大了再入山狩猎,所以每次都能有不错的收获。水中鱼虾在生产阶段也被村中禁止捕捞,也因此才能年年供应不断,收获满满。

  村中孩童一到十五岁,男的必须跟随有经验的大人们到山中狩猎,让他们获得历练,日后才能挑起重担。有的孩子们十二岁就跟着大人们进山狩猎了,不過大部分還是十五岁才开始入山历练的。

  十二岁以下的都会被大人们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让他们拥有完美快乐的童年。這不,又要到了进山狩猎的日子了,這一次根据老村长的安排,要新增加几個娃娃们到山裡去历练一番。

  “你们說這次新加入狩猎的娃娃们谁的收获会最大?”

  “我觉得刘勇家那刘宇就不错,他的身手在這些娃娃们中间也是排在前排的,应该是他收获更大吧!”

  “我還是看好林峰家那小子林跃,别看那小子平时调皮捣蛋的样子,可是他一双腿跑的比兔子都快,布置陷阱的能力,许多老人们都拍马不及呢!”

  “還有刘大伟家的刘小毛,他也很厉害的样子。”

  “林利伟家的林小天也不错啊!”

  老槐树下几個老人在一起闲得无聊随便交谈着。几天后村中就要派人到伏龙山进行狩猎补充些食物,這些人对新加入的几個小娃娃们都十分看好,一個個为自己的支持者說好话。

  “你们忘记了嗎?這次参与到狩猎队中的娃娃有五個,除了刘宇、刘小毛、林跃、林小天之外,還有一個人。”這时候突然有一個老人看向大家說道。

  “你說的不会是林教头家的那小子吧?”有人问道。

  “难道你们都不看好他嗎?”那人问道。

  “唉!林教头是我們村裡身手最好,狩猎经验最丰富的人。可是,他的独子林月阳,却是個傻子,真让人心痛啊!”

  “那娃子只是一直不能开口說话,也不能說他是傻子吧?”

  “你们不知道嗎?村裡人暗地裡都叫他傻子。虽然碍于他父亲林教头的面子,不過今年已经十五岁了,還不能說话,不是傻子又是什么呢?”

  “你见過傻子能学得一手好武艺,能练就一手好字,能安静生活十五年从不给家人添乱的嗎?”

  ……

  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论着那個村中的奇怪少年,也就是孩子们的总教头林浩天之子林月阳。

  林月阳是双溪村第一人林浩天的独子,因此平日裡也有许多人关注着他。此子自从出生后就沒有哭過,也沒有笑過,更沒有流過眼泪,很是奇怪。

  当年他出生的时候沒有哭,接生婆子一次次拍打他的屁股還是沒反应,后来如果不是他的小脚丫子踢了那接生婆一下,众人還以为此子夭折了呢!

  他出生的时候刚好是月亮下山,太阳初升的時間,因此林浩天给他起名叫月阳。自从填了林月阳之后,林浩天每次狩猎都能收获丰厚,家中分配的食物也越来越多,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也越来越红火了。

  可是后来他们发现這娃子一直沒哭過,也沒笑過,更是一滴泪水都沒流過,林浩天夫妇這才发现自家的娃,可能有些不正常。于是夫妇二人连忙去找大夫帮忙瞧瞧,结果,即使他们到伏溪镇找到最有名的大夫,给的结果還是一样,這娃生命特征一切正常,至于为什么不哭不闹也不笑,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来。

  好在娃的生命特征一切正常,沒有什么大問題,夫妇二人這才将心稍微放松了些。在林月阳半岁的时候就能爬行,一岁的时候就能走路,两岁的时候就能满地跑了。可是,直到五岁的时候他還是不能开口說话。

  平常人家的娃两三岁都能說话了,再不济的四岁也能开口說话,而自己家的娃到五岁了還不能說话,怎能不让林浩天夫妇二人为之着急?

  后来林浩天夫妇二人带着林月阳又到镇子上那位大夫那裡去了,结果大夫還是告诉他,孩子沒問題,不会說话的原因他也不清楚。

  看着人家的娃都能开口叫爸爸、妈妈,自己家的娃到现在不会哭、不会笑、不会流泪、更不会說话。一時間村裡众人也都知道了林月明的事情,有些人暗中猜测他可能是個哑巴!

  五岁开始,林浩天每天在月落日出、日落月升的时候都会头疼。不過小小年纪的他很是懂事孝顺,并沒有表现出自己的痛苦之色。村裡人只知道他每天日出月落和日落月升的时候都会一個人坐在村子裡广场上老槐树下的那块大石头上发呆。

  渐渐的众人开始传言,林月阳可能真的是傻子。不過,林浩天发现自己家的娃,虽然不会說话,但是能听懂他說什么。林浩天试着教他练武,林月白竟然能過目不忘,林浩天的妻子刘天侠教孩子识字,也是如此。

  除了孩子有些呆,不能說话外,他简直就是個神童、天才啊!這一消息刚被传开,村裡众人有人羡慕,也有人惋惜。看来老天還是公平的,给了他聪慧的大脑,却收走了他說话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能与正常人一样进行交流,林浩天找人教他学了半年哑语。就這样,孩子能用哑语和众人交谈了,如果别人听不懂的话,他就给写出来,也算是能自力更生了。

  鉴于孩子這一系列不正常的表现,许多人暗中猜测,這林月阳可能是妖魔转世,不過也沒人敢当着林浩天的面說他的儿子坏话。相反還时不时的对着林月阳夸赞几句,說着娃聪明能干又孝顺,将来必成大器等等之类的话。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