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孙文
這次讨论的內容是华兴会到底参不参加新成立的革命团体。而会场大部分人看张学文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在两個月前张学文是一個毫无名气的小字辈。
如果說年轻宋教仁也很年轻。仅仅比张学文大了两岁。
但是宋教仁早早的就参与了革命活动,在华兴会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沒有人轻视他。但是张学文呢?
不仅年轻,又沒有任何的名气。参加华兴会也不到一年時間,在湖南学界也沒有名气。不少人還是上次第一次见到张学文。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這两個月中间,因为仇亮的吹嘘让张学文在湖南学生当中名气大增。而因为和李根源的交往,也让张学文的名字出现在其他地域学生的目光当中。
更重要的是,两個月前张学文刚刚提出成立全国性的革命团体。這才两個月就要成为现实。孙中山回国,第一個接触的就是黄兴。
孙中山频频和华兴会高层接触,就是讨论成立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现在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知道要成立一個新的团体。一個能够领导全国革命的组织。
所以不少人都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张学文。张学文在华兴会的地位也是陡然提高不少。
不過只是开会之前。
等到开会议题一出来,整個会场就炸锅了。
“我不同意。我們华兴会是两湖团体,为什么去给粤人当小弟。”
黄兴刚刚提出华兴会和兴中会合作的事情,立马就有個人站出来反对。
“对,不能同意。”
“凭什么。他们粤人难道就比我們高一等?”
“当当当——”
坐在前面的刘道一使劲的拍了拍桌子。
刘道一是刘揆一的弟弟,自己本身更是华兴会的组织干事,在华兴会地位很高。他就坐在上面,看大家七嘴八舌,所以是用力的拍了拍桌子。
“都安静。說话不要意气用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我們现在讨论的是华兴会和兴中会的合作成立新的全国性组织,什么给粤人当小弟這么难听。一個一個发表自己的意见。”
刘道一還算有些威望。
刘道一說完之后,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說话。
“咳咳,那么我先說两句。”陈天华轻轻地咳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克强兄,我也反对我們加入孙会。我們华兴会也是一個有影响力的革命团体,为什么要加入孙会。我們可以换一种方式,华兴会和兴中会可以联手合作。我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這不是挺好嗎?何必一定要加入孙会。”
陈天华话一出口,底下很多人都是同意。
其实华兴会不少人反对,怕的就是华兴会直接合并到兴中会当中。兴中会的高层可都是广东人,华兴会可不愿意让广东人领导湖南人。虽然兴中会成立比华兴会早了十年,但是论起影响力华兴会一点不比兴中会低。
而且论起真正的实力,华兴会是远远超過兴中会的。
“革命已经到了需要统一领导的时刻。不应该有地域之别,我們需要统一力量,需要一個能领导全国革命的革命组织。我們可以加入,只要保存我們的精神即可。”
黄兴也沒有想到会有這么多人反对。
所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靠着自己的威望统一一下意见。黄兴不反对合作,甚至不反对华兴会加入兴中会。他认为只要能够保留华兴会的革命精神,那么一切都不成問題。革命岂能计较地域、计较個人得失。
“统一领导是需要。但是凭什么是我們加入孙会,而不是孙会加入我們华兴会。我不同意华兴会加入。”這次发出声的是华兴会的重量级人物。
华兴会副会长,也是黄兴之下的第一人刘揆一明确反对。
刘揆一倒不是反对全国性的革命团体。他反对的是为什么要让孙中山为首的广东人当老大,而华兴会却要当老二。他希望黄兴成为领头的。
“兴中会存在已经十一年,而我們华兴会才两年。当然是我們加入了。”
很意外。
第一個出来反对刘揆一的竟然是刘揆一的胞弟刘道一。
“成立時間有何关系?我們华兴会哪一点比不上兴中会。从人数、从影响力上,我們哪一点不如兴中会。现在的兴中会還有几個人,他们比得上我們华兴会嗎?为什么要我們加入孙会。应该是兴中会加入我們华兴会。”
刘揆一的主张很简单。
新成立的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必须要湖南人为主的华兴会领导。
“孙先生倡导革命已经十年有余。海内外谁不知道孙先生的大名。在座的诸位谁的名望能够高過他。孙先生成为革命领袖是理所当然的。”刘道一根本就不顾刘揆一是自己的哥哥。“我們湖南人不服粤人、人家江浙人也不服我們湖南人,全国各個地区的人都不服另外地方的人。這样一来怎么形成一個全国性的革命团体。”
刘道一慷慨激昂。
“我不服你、你不服我。按照地域划分什么湖南人、粤人、川人,其实我們都一样是中国人。這么多地区的人有谁能够统一起来。只有孙先生,他革命十多年,所有人都认他为革命导师。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
刘道一在华兴会本身就是组织干事。說话條理清楚,而且站的高度也比一般只知道湖南、湖北的华兴会成员高很多。
“好!”
黄兴一拍桌子,大声喊好。
张学文也是鼓起了掌。刘道一說的太好了,刘道一這個人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
张学文自负自己沒有刘道一這等豪情、這等才气。能够在這么多人反对的时候,侃侃而谈,說的很多人哑口无言。
“我主张我們华兴会整体加入。当然這個不勉强,愿意的可以加入、不愿意的可以考虑。但是我决定了,我要加入。”黄兴最后一锤定音。
…………
第二天,也就是1905年7月30日,在东京赤坂区霞关内田良平宅当中,召开了新的革命团体筹备会。
总共来了七十多人。
张学文很是幸运的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不過和印象当中不同,這次同盟会筹备会当中并沒有见到光复会的大佬。甚至连光复会的代表也沒有见到。
张学文学习的歷史当中,同盟会的组成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家合作成立的。但是现在同盟会都在筹备阶段,而且马上就要成立了。但是光复会的影子都沒有见到。
更不用說光复会的大佬,则是一個都沒有见到。
同盟会主要就是兴中会和华兴会的合作。
這也是张学文第一次见到孙中山。虽然孙中山和华兴会几個大佬见過面,但张学文在华兴会地位太低,却沒有资格和他见面。因此這是张学文第一次见到孙中山。
孙中山和想象中一样個子不高。而从开会开始,黄兴就像是一個学生一样在孙中山的后面亦步亦趋。看到這個张学文一点沒有看轻黄兴,反而对于黄兴更加佩服。
孙中山和黄兴都是革命领袖。
黄兴的名气比不上孙中山這是肯定的。但是论起实力,黄兴是真正的实力派。這次华兴会和兴中会的合作,其实兴中会是处于绝对下风的。兴中会几乎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会员。
而华兴会则不一样。
华兴会当中不要說黄兴,還有宋教仁、杨毓麟、陈天华、刘道一、胡瑛、覃振,這些人都是目前两湖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可以說比起华兴会人才辈出,兴中会几乎是靠着孙中山一個人的名气活着。
因此孙中山有名气、黄兴是有实力。
如果不是黄兴身上太過浓重的两湖味道,新成立团体的老大也轮不上孙中山。而孙中山最大的优势是名气大,是中国最早开始提倡革命的人。更重要的是,比起黄兴为首的华兴会,孙中山有着一套比较成熟的革命纲领。不管他是不是正确的,但是最起码孙中山有着自己的一套革命纲领。在目前這個阶段,能有一個革命纲领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光是這一点已经是领先了很多人。
所以孙中山才能够压黄兴一头。
可是黄兴手底下的华兴会大佬,他们却不一定服气孙中山。因此黄兴为了這一次合作的成功,非常注意维护孙中山的地位。他现在這种表现更加突出了孙中山的地位,也让孙中山的位置更加稳固。黄兴都這么尊重孙中山,华兴会的其他大佬也无法說什么。孙中山需要黄兴這种实力派干将的鼎力支持,而黄兴知道能够一统国内革命派的也只有名气甚大的孙中山。
黄兴這种顾全大局的做法,让张学文是大为佩服。难怪后来都是“孙黄”并称。
這次筹备会其实很简单。
当孙中山和华兴会的几位大佬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等人达成了一致之后,剩下的只有一些简单的問題。华兴会大佬刘揆一则是沒有参加這次的筹备会,因为他根本就沒有加入的打算。
孙中山和黄兴两人先后演說,都是分析当前局势的。然后就是讨论组织問題。
最后定名为中国同盟会、然后提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
张学文知道同盟会的成立已经是顺理成章了。
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阻挡同盟会的成立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