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20 反对的声音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我反对!”

  突然之间有一個声音打破了会场的寂静。

  所有人都转過头看看到底是谁?在孙中山和黄兴两位同盟会大佬都表态的情况之下,還能够如此鲜明的发出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太意外。刘公、田桐、居正這些原先反对的人,听到黄兴的表态之后大部分都已经是息了声。

  刘公、田桐、居正都是湖北籍的同盟会员。

  他们每個人都是名气甚大之人。但是黄兴都表态之后,他们也知道胳膊扭不過大腿,所以心中不满但是也不继续反对。

  毕竟這次成立的同盟会以湖南人和广东人居多。

  湖北人虽然不少,但是黄兴本人不仅是湖南人的头头,而且黄兴、宋教仁等都在湖北上過学,在湖北学界也都是威望很高。很多湖北学生都是唯黄兴马首是瞻。

  黄兴就是两湖地区同盟会的代表人物。而后加入同盟会的不少湖北人则是追寻孙中山而来。

  因此在同盟会只要是孙中山和黄兴同意,基本上就能够顺利的通過。

  而這個时候還敢反对,這個人胆气不小。

  发出這個声音的就是张学文。

  “子清,你有什么意见就說說。”

  宋教仁是推崇美国的议会政治,所以对于出现反对意见乐观其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张学文身上。說起来张学文的名气真的不大,很多在场的人都是学界大名鼎鼎、或者从事革命很多年的前辈。以至于在场有些人都不认识张学文。

  孙中山也是仔细的端详张学文。

  对于张学文孙中山起初根本就沒有听說過。第一次听到张学文的名字還是因为仇亮推辞同盟会湖南分会的分会长,而推薦张学文为分会长。仇亮是湖南留日留学生当中,是交友最广阔的一個。

  不仅是湖南留学生,几乎所有留日团体仇亮都有交情。

  就是這样一個人却甘愿把分会长的职务交给张学文,让孙中山是第一次知道了张学文這么一個人。

  之前孙中山還真想见见张学文。

  只不過這些日子以来,孙中山忙于同盟会的事情,所以沒有時間管张学文這样的小字辈。

  沒想到今天张学文公然反对自己的提议。

  “我是想问,就算我們在广西取得了一时的成功,又有什么用处?当朝廷再次调集几省兵马,调集十万人围攻我們,我們能够保得住广西嗎?”

  孙中山笑了笑。

  “往日我倡导革命的时候响应者只有会党而已。但是现在却有如此众多的同志一起革命。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只要我們在广西成功起义,到时候肯定会有其他省配合。现在需要的就是点一把火而已。”

  孙中山对于在广西起义的事情自信满满。

  “总理,非我泼冷水。沒有广泛的动员,沒有强有力的领导,其他的省怎么可能会配合广西的起义。现在同盟会重要的不是仓促的起义,总理和黄先生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我們同盟会本身的建设。”

  张学文对于孙中山和黄兴這么快就要在广西起义很是不满意。

  同盟会刚刚成立,最先做得应该是组织的建设。

  “现在我們同盟会看似成立了,但是内部纷杂。军队讲究的是令行禁止,我們同盟会也应该如此。這样才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总理和黄先生不把精力放在组织的建设上,而去仓促的进行什么起义,這不是舍本逐末嗎?”

  “当年太平天国席卷全国、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也是轰轰烈烈,到了最后为什么都失败了。就是因为他们的领导层有問題,现在我們既然成立了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同盟会。想要避免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失败,首先就应该从领导层开始。先建设好组织,然后在组织起义,這才是先后有序。”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們仓促的起义,就是一种先后颠倒的。岂有成功之理!”

  张学文這话一出来,张学文一下成为了全场瞩目的对象。

  连黄兴的脸色也变了。

  這個时候所有的人第一個想的就是起义。

  同盟会成立之后,孙中山和黄兴、包括其他的同盟会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想法都一样。他们成立同盟会之后的第一個目标就是起义。只不過他们起义的地点有些分歧而已。

  刚刚刘公、田桐、居正這些人可都是赞成起义的。只不過他们都希望在湖北开第一枪而已。

  但是只有张学文,观点一出来就是反对起义。

  “如果只是坐在一起夸夸其谈,我們怎么宣传革命。当年谭嗣同君拒绝离开,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用自己的血唤醒了多少人。”

  “我等倡导革命,如果沒有实质行动岂能唤醒国人。只有起义、只有流血,才能够让国人醒悟。就算失败我們也应该用我們的血激励国人前赴后继。如果需要,我們都愿意用我們的鲜血警醒国人。”

  汪精卫很不客气的批评张学文。更是激情昂扬的进行了一番表白。

  “读過子清的书,子清似乎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如《革命的朋友和敌人》,這样全篇上万字却沒有任何实质性的內容。革命应该是一往无前,而不是畏畏缩缩。畏畏缩缩岂能做革命,還不如小脚女人。”

  和汪精卫不同,马君武完全是嘲讽张学文。

  马君武的确是有资格嘲讽张学文。

  马君武說实话年纪不大,今年才二十四岁。但是名气之大,却是全国学界都数得着的人物。他的名气有多大,从這次同盟会成立就能够看出来。马君武祖籍是湖北人,但是本人却是广西人。

  在之前既不是兴中会、也不是华兴会。

  但是因为名气太大,孙中山、黄兴都对于他的名字是如雷贯耳。在這次起草同盟会章程当中马君武的名字也是赫然在列。当时起草同盟会章程的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程家柽、汪精卫,加上马君武,总共七個人。這几個人也是同盟会早期最重量级的几個人。

  马君武就是這样一個人物。

  张学文和马君武比起来的确是小字辈。虽然两人仅仅相差三岁。

  “马先生,如果觉得我的观点不对,你可以用反驳。用不着如此嘲讽,嘲讽只能是显示你的理屈词穷。”

  张学文毫不客气的回击了马君武。

  “你說什么!”

  马君武大怒。“革命不需要你這样的胆小之人。我們现在革命都是把脑袋放在裤腰带上。如果瞻前顾后的什么时候能够成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计划,都需要一個长远计划、当前计划。但是现在同盟会在广西起义的计划就是一個根本就沒有长远计划的随意的军事投机。”

  “你一個小孩子知道什么是革命嗎?”

  最后马君武是恼羞成怒。

  马君武学问大、能力也强。但是最不好的就是脾气太大。在同乡会当中,和人观点不和就吵架,恼羞成怒之后就会大打出手。在留日学生当中,被马君武骂的狗血淋头的不是一個两個。被马君武揍的也不在少数。马君武這种习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难道马先生就懂?”

  张学文一点不甘示弱。

  “好了,好了。像什么样子。”黄兴使劲的拍了桌子。

  宋教仁也赶紧出来插话:“同意的举手。”

  呼啦啦大部分的人都举起了手。

  张学文不知道该說什么。现在的同盟会和他印象当中的一样,完全是一盘散沙。孙中山和黄兴這两位同盟会的泰山北斗,不先好好整顿同盟会内部,不加紧建设同盟会的事情,考虑的都是起义。完全的本末倒置。

  沒有一個健全的组织,起义怎么可能成功。

  “小脚女人!”

  在会议结束之后,马君武从张学文身边走出去的时候,還不忘嘲讽一下张学文。

  张学文久久的留在了会场当中。

  這些革命前辈可敬,却都太過幼稚。同盟会都不必有后世TG的组织力度,只要有他的一半,应该說只要有他的五分之一的组织力度,那么也不会那样一盘散沙。到时候推翻满清這样千疮百孔的朝廷,肯定是轻而易举。怎么可能会如歷史上那样那么困难。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