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日皇帝”(上)

作者:京華閒人
有句成語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將其用在正率軍以最快速度殺向瀋州樂郊城的楊克復身上就非常貼切。雖說辛古和屯奴等人拼死抗爭、奮起反擊的舉動令楊克復生擒耶律璟、建不世之功的願望破滅了。可也正因爲這一突發事件,使得契丹軍殘部一衆大臣和兵馬陷入混亂,沒能按原計劃於天亮時分撥營起寨、繼續趕路。從而令原本並沒有多少可能在前者抵達遼陽城之前追上的楊克復所部,終於有機會抓住這一幾次都僥倖逃脫的對手。

  實際上,在辛古和屯奴乘亂衝出契丹軍殘部在瀋州樂郊城外營地,倉皇逃命的同時,營地內的契丹文武大臣、兵將侍衛們也由於耶律璟的突然駕崩而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正因爲如此,辛古和屯奴才有機會逃出生天。

  由於耶律璟並無直系後代,且生前未正式指定皇位繼承人,而此番瀋州樂郊城外遇刺殺又死的很是突然,所以幾個有實力的契丹皇族中人都有意問鼎那把龍椅。因爲此時追隨在耶律璟身邊的兵馬已經不足八千,以至每個想要爭奪皇位的契丹皇族所能控zhì的實力都非常有限,沒有哪一派能夠佔據絕對優勢,從而完全壓制住其他所有對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彼此進行結盟也就是這些人不得已卻又必然的選擇了。於是,在一番拉攏、串聯威逼、利誘和妥協、退讓之後,一衆契丹皇族勢力便形成了以耶律璟生前最中意的侄子耶律賢和皇弟耶律罨撒葛爲代表的兩派。

  若是放在以往,在兩派勢力形成的同時,一場你死我活的皇位爭奪戰便會隨之上演。然而,此時瀋州樂郊城外的這兩股爭位勢力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一來,雙方實力相差不大。耶律賢這邊匯聚了以耶律屋質爲首的一衆大臣及將近五千兵馬。而耶律罨撒葛那邊則拉攏了自己的弟弟耶律必攝和因之前銀州延津城之戰表xiàn欠佳而爲衆大臣所排斥的耶律休哥爲主力的一衆文武以及主要來自耶律休哥麾下殘兵的三千餘將士;二來,以五千對三千,雖說單從兵力對比上來看,耶律賢一方佔據一定優勢,取得最後的勝利似乎有一定的把握。可問題是,如今周軍追兵就在身後,一旦耶律賢一方不能速戰速決,等到周軍殺到,漫說是什麼皇位了,只怕他以及一衆文臣武將連性命都會不保。三來,就算耶律賢有把握在很短的時間內打敗自己的競爭對手,在雙方兵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其損失亦會非常嚴zhòng。到時候,即便他能順lì撤到遼陽城。面對手中很可能只有不過兩、三千兵馬,且又得位並不算正的耶律賢,又有誰能保證手握三萬大軍的遼陽留守耶律和裏的心裏不會生出其他想法。畢竟,耶律和裏雖非太祖子孫,其祖上卻是太祖堂弟,本身也算是皇族中人,趁着現在太祖一脈實力衰微、先帝無後且未正式指定繼承人,朝廷上下一片混亂,大臣心中忐忑不安之時出手爭奪皇位,並非沒有可能。所以,除非是萬不得已,處於優勢一方的耶律賢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現在就與自己的堂叔耶律罨撒葛一決高下的。

  處於優勢地位的耶律賢不願意動手,而處於劣勢地位的耶律罨撒葛更不打算與自己的堂侄拼個魚死網破,徹底喪失自己爭奪皇位的機會。因此,在雙方對峙半晌,耶律賢主動派出使者向其發出進行和解談判的邀約後,耶律罨撒葛當即表示接受。於是,在朝陽初升之時,雙方的談判代表帶着各自首領的建yì和底線坐在了大營中央的一間帳篷之內,開始了有關皇位及朝中權力安排的討論。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妥協退讓,談判雙方終於在臨近中午時分就最後協議達成一致,並經由雙方首領簽字畫押確認下來。

  根據這份協議,由耶律賢繼位爲帝,而耶律罨撒葛則在由太平王晉封爲齊王的同時,還被冊立爲皇太叔。換句話說,日後如果耶律賢死了而耶律罨撒葛還活着的話,便由後者而非前者的子嗣繼任皇位。

  雖說老皇帝死了,他的兒子沒能繼位而由弟弟繼位這種事在歷朝歷代以及契丹歷史上並不鮮見——當初耶律賢的父親世宗耶律阮死於叛亂,繼皇帝位的便是其叔父平叛主力耶律璟而非他這個親兒子。可問題是,除了當年唐武宗李炎在位時,由宮內權宦操縱正式冊立過其叔父李忱爲皇太叔外,其他叔父當皇帝的不是篡位就是趁亂奪位,像這種由皇帝本人親自決定冊立自己叔父爲皇位繼承人的還是破天荒頭一回。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形shì所迫,在嚴zhòng外患及潛在內憂的情況下,不得已而採取的一種妥協辦法。另一方面,只怕也與耶律賢身體病弱,不但不可能長壽,甚至連子嗣都未必能有,耶律罨撒葛覺得自己有很大機會順理成章繼任爲帝、接掌皇權有很大關係。

  不過,不管冊立皇太叔這樣的舉動有多麼不合禮法、離經叛道,不管日後耶律罨撒葛的如意算盤是否能夠變爲現實,總之在競爭雙方的妥協與退讓之下,這支契丹朝廷的殘餘勢力終於放棄對立,重新合兵一處,在徵調了瀋州樂郊城內的兩千守軍加入自己的隊伍後,帶着先帝耶律璟的遺體撥營起寨,急匆匆離開瀋州樂郊城,一路南下,趕往一百五十里外的遼陽城,準備爲大遼國祚的延續做最後的努力與掙扎。

  只是,願望雖然美好,現實卻是異常殘酷的。就在耶律賢和耶律罨撒葛帶着一衆文武大臣及不過萬餘殘兵啓程之後不久,負責後衛掩護的千人隊便傳來消息——發現周軍追兵前鋒千餘人馬,自己已經與對方展開廝殺。由於敵軍半數爲“飛龍軍”,後衛部隊恐怕支撐不了多長時間,請天子速派援軍。契丹君臣聞訊大驚,耶律賢和耶律罨撒葛一面率衆加速南逃,一面分出約一千兵馬調頭北上,與後衛部隊一起阻擊周軍追兵前鋒,爲主力撤離爭取足夠時間。

  以兩千契丹殘兵對抗“飛龍軍”、“保安軍”各一個騎兵營,這樣的力量對比原本沒有任何勝算。只是由於“飛龍軍”騎兵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與契丹騎兵進行短兵相接式的近距離格鬥,從而平白增加自己的傷亡。所以,面對洶洶而來,以視死如歸的氣勢對己方發起不要命的決死衝擊的契丹騎兵,“飛龍軍”騎兵營的營長沒有與對方展開對衝,而是下令“飛龍軍”騎兵營就地結陣阻擊、“保安軍”騎兵營於兩翼遊動掩護,務求將這股敵軍擊潰於當面。

  這樣的戰術安排雖然有利於“飛龍軍”騎兵營發揮自身優勢,可如此一來卻也拖慢了其追擊速度。是以,儘管依託環形防禦陣型使得這支周軍追兵以極其微小的代價便擊潰了契丹騎兵的衝擊,並給予對方重dà殺傷,最終膽怯遠循的契丹騎兵不足三百人。可他們也爲此付出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與契丹殘軍主力的距離也從不足五里變成了近四十里,要想在對方逃到遼陽城之前趕上只怕已經沒有可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