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鄜畤祭天(一) 作者:月冷秦关 »歷史小說»»章節目錄章節目錄文/月冷秦关本章字数:2761: 眼看着镕戎王离去。 秦君赢嘉只好带兵回到河谷,這时太子赢恬、公子赢载已经将队伍集合完毕。见国君带队回来,两位公子都十分高兴,赶紧迎上来,“君父,镕戎王可抓住了?” 秦君一脸阴沉沒有回答他们的问话,径直向前走去。 “這是怎么回事?”二位公子问后面過来的秦军校尉。 “镕戎王跑了”校尉无奈的說道。 “跑了?” 二位公子大为吃惊,在他们看来,秦君带這么多的将士捉拿一個单枪匹马的镕戎王,那是简直就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的事情,怎么会让他跑了? 见二位公子诧异的样子,校尉只好将事情的经過简单给二人說了說。 二人听罢,对于這位镕戎王多多少少有些崇拜,這些野蛮人做事真的是不计后果。 既然沒有将镕戎王拿住,那么到底還启程回不回国,可就要等国君发话了。 “君父,我們现在该怎么办?回不回国?”公子赢载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很清楚现在君父的心情肯定不好。 “启程,回国。”秦君赢嘉肯定的說道。 “那镕戎王還捉不捉?”很显然赢载的這句话问的是多余了。 秦君赢嘉抬起头,不满的看了他一眼,“這么大的草原藏個把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你說說该怎么找?” 赢载知趣的“哦”了一声。 见孩子這样,秦君赢嘉觉着对待他有些冷漠了,于是缓和了一下语气說道:“其实现在抓不抓镕戎王已经沒有多大意义了,他的手下沒兵、沒人、沒有了土地和草场,与普通百姓无异,对我們沒有多少威胁了,我們不必为他担心了。整顿兵马,回国” “诺” 于是乎,秦军压着抢来的镕戎百姓以及大量的物资,开始了回国之路。 越往南走,天气也跟着好了起来,风也小了,雪也小了,穿着从镕戎那裡抢来的皮衣,秦军身上也温暖了,当然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在将军赵骥的带领下,大军又开始唱起了歌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虽然是同一首歌,但不同的时期唱出来,却有着不同的效果。此时,秦人欢快的歌声传遍了关中的秦山渭水,此时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他们的歌声是响亮的,他们的士气也是高涨的,当然了他们回家的心情也是迫切的。 不到一天的時間,秦军来到了镕戎過冬的鄜畤(fūzhì)。 這时原本阴沉沉的天空已经放晴,冬日少见的阳光洒满大地。 望着這冬日少有的晴好天气,秦君赢嘉的心情也好多了。 “季子,你說說,整场战斗過程中一直是阴云密布,为何到了這裡却就是晴空万裡呢?”秦君赢嘉望着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高兴的问道。 季子也抬起头望着万裡晴空,心情开朗,意味深长的說道:“這只能說明上天一直在眷顾這秦人,我們应该感谢上天才是。” 听完季子的话,秦君赢嘉刚才還是热烈的神情,一下子凝重起来。 “国君,我說的不对嗎?”见国君如此神情,季子以为自己說错了话,连忙问道。 “不,你沒有說错,是我做错了。我在想整场战斗,上天真的是在眷顾這秦人,虽然在来的路上,我們受到了一些波折,但总体上来說還算顺利;你想想镕戎人隐藏的那么深,怎么会让我們很随意的就找到了呢,难道不是上天在帮助我們嗎?再想想,为何這么大的一场战斗下来,秦人却沒有遇到太多的抵抗呢,而且损失也很小呢?這些都說明上天在帮助秦人。”秦君赢嘉一脸凝重的說道。 “還有,为何一直阴沉沉的天空为何在這一刻就放晴了呢?這都在警示我們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我們应该祭天了,应该感谢上天对我秦人的眷顾了。”秦君赢嘉道。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是非常迷信神灵的,一般有個什么高兴的事情,要感谢一下神灵;当然了悲伤的事情更要问一下神灵,看看自己的某些做法是否有违神灵的意愿。 “国君打算祭天?”季子问道。 秦君点点头。 “国君打算在這個地方祭天?”季子吃惊的问道。 “对,就在這裡祭天,一方面可向上天告慰我們取得的胜利,二则也可以向周边的国家昭示這個地方已经属于秦国。先生以为如何?” 季子愣住了,秦君身边的将士们也愣住了。 祭天? 国君要祭天。 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上,祭祀可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并不是你有诚意、有想法就可以祭祀的。 《礼记曲礼》记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偏。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偏。大夫祭五祀,岁偏。士祭其先。”這句话就是說:“士”這個阶层的人在一年终了只祭祖先,“大夫”阶层为五祀,“诸侯”阶层不能祭天地只能祭社稷,“天子”职掌祭天地的专有权,在這裡等级森严,不可逾越一步。至于普通老百姓嗎?连祭祀祖先的权利都沒有。 现在秦国的国君要祭祀上天,這可是典型的“非礼”啊! 更何况祭祀上天,哪有那么简单,首先要搭建一個土丘作为郊祀的台子名为“祀天寰丘”;還要請祭师来主持祭典。 這些秦君可都沒有啊! “這個?不好吧。”季子担心的說道。 “有何不好?”秦君赢嘉不解的问道。 “周礼有规定,祭祀天地這可是天子的事情,我們作为周王室的属国,祭祀上天,可是有违祖制的事情,国君還請三思。” 虽然季子感到担心的,但是秦君却不那样认为,他摆摆手道:“季子先生多虑了,我們只是为了感谢上天对秦人的眷顾,并不是要代替天子行使祭祀的权利。這個分寸我還是有把握的,你就放心吧,我不会越礼的。” 季子虽然担心,但是听到国君如此說了之后,也感到无可奈何,于是继续道:“即便是国君要在這儿祭天,祭师从哪儿請啊?总不能从雍城請我們的祭师過来吧,這一来一往,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祭师? 主持祭奠的关键人物,从哪儿請呢? 這倒是难住了秦君赢嘉。 txt下载地址: 手机閱讀: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