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春秋芮国 作者:月冷秦关 中国古代的“河”专指黄河,也叫大河。 春秋时期的大河西岸由北到南有两個国家,一個叫梁国,一個叫芮国。 梁国的先祖与秦有源,也是赢氏后裔,都城少梁。由于梁国本身就是一個小国,所以不管是谁打過来,他们也不做太多的抵抗,实在不行的话,就向人家妥协,作为人家的附庸就行了。由于梁国一直采取這样的态度,几百年過去,竟然還沒有被那個国家吞并。 于是乎在自己的小范围内,梁国過得优哉游哉! 与梁国为邻的芮国,都城芮邑,可就不一般了,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周王室姬姓子孙,而且长期担任周王室的大臣,地位非同小可。于是周王室一高兴,便把渭水以北大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封给了芮国。這块地方又平又整,是种植庄稼的好地方,于是芮国地广粮足,时不时還会欺侮一下周边的小国家。 在秦国還在西垂徘徊的时候,芮国還算得上关中地区的强国。 可是后来的事情的发展就不那么顺意了,芮国国君姬万(简称芮伯万)因为好色,宠爱妃子而不理朝政,招致朝臣的不满,于是乎朝中大臣来到他的母亲芮姜那裡告状,請求他的母亲劝阻芮伯万赶紧勤政爱民,励志图强。 既然大臣都說了,芮伯万的母亲就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便亲自出面劝阻芮伯万。 谁知這位芮伯万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人,不管你们怎么劝阻,我该怎么办還是该怎么办,继续与他的宠妃们纵情歌舞,对于前来劝阻的大臣非打即骂,对于母亲的话也是充耳不闻。 這還得了,這位芮伯万的母亲芮姜也不是一般人物,在多次劝阻无效的基础上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发动兵变将芮伯万赶出芮国。 赶出国的芮伯万這下意识到問題的严重性,可是已经晚了,人家将他赶走之后,已经把他的弟弟扶持为国君。万般无奈,芮伯万只好逃到魏国。 本来這件事也就是芮国的国家内政,可是一心向东发展的秦国却认识到這是一個不可多得机会,于是秦君赢嘉的父亲秦宪公以芮国驱逐国君有违礼法秩序为由,发兵攻打芮国。 别看芮国的地盘不大,但当时秦国也并不强大,当秦国劳师远征攻打芮国时,竟然被人家以逸待劳,把一心向东发展的秦国给打败了。 吃了败仗的秦国岂能够忍气吞声,偌大的秦国竟然被小小的芮国打败,這下面子给伤大了。 于是秦国联合周王室、虢国等国家一同向芮国发难,几次战役下来,最终打败了芮国,重新迎回了芮伯万。 芮伯万虽然在周王室、秦国、虢国等扶持下重新登上国君的位子,但是从心底裡却并不怎么看得起秦国,一则秦国本来就是西垂养马的出身,出身低微;二则那就是秦国竟然能被他的弟弟打败,看来也不怎么样强大。 所以回到芮邑之后,芮伯万并沒有对秦国有多好,最多也就是不再给秦国找事罢了。 回到平阳的秦宪公当然也知道芮伯万的从心底裡看不起自己,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身边敌国林立,還有戎狄的兵马又不断的骚扰,秦宪公就算是想再次出兵攻打芮国,也是有心无力啊! 又急又气,沒几年后秦宪公就死在了与戎狄的战斗中,死时只有二十一岁。 秦宪公死后,秦君赢嘉的兄长秦武公继位,虽然征讨了关中的诸多地方,但始终沒有把实力延伸到芮国边境。 虽然秦国在关中西部一直在不断的征讨,但是对关中东部的芮国来說,芮伯万一直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注视着秦国。“哼哼,我到要看看你们秦国到底有多厉害?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啊!” 虽然芮伯万冷眼看待秦国,秦国還真把人家沒办法。沒過几年,年纪轻轻的秦武公還是沒有活過這位芮伯万,又一次英年早逝。 時間终于推到了秦君赢嘉這裡。 当秦国在他的带领下,一路向东开进,接连打败了翟戎、镕戎等两大戎狄国家,终于把地盘推进到了芮国的西边。 此时芮伯万已经老迈,终于坐不住了。 当他听說秦国把军队从镐京城下开過的时候,芮伯万颤巍巍的走出宫殿,望着西边阴沉沉的天空,“秦宪公啊!沒想到你竟然還有這么厉害的一個儿子,看来我当年還真是小看你了!” 說罢,芮伯万又不自觉的笑了,“哼,秦君命短,說不定這小子也活不過我!” 笑完之后,芮伯万再次被自己的举动都给惹笑了,自己都已经老迈,還跟人家孩子们比寿命,這岂不是笑话。 而且眼下秦国地盘已经达到了芮国的西部,這下他真的坐不住了,以前那是秦国距离自己的芮国還远,他能够坐下来看热闹,现在就不行了,既然秦国能够打败翟戎和镕戎,拿下他一個芮国還不容易。 “這?這可怎么办?” 芮伯万心中暗暗叫苦。 這时太子姬告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 “又有什么事?”一连串的不顺意,早就让芮伯万沒有了当初看热闹的心态。 “君父,矢国为了巴结秦国把公主姜曦嫁给了秦国太子赢恬。” “嗯?”芮伯万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矢国的姜曦公主他是知道了,前几年他就有把姜曦给自己的太子娶为太子妃的想法,无奈那個老奸巨猾的矢伯一直不愿意开口,现在倒好,他竟然把姜曦嫁给了赢恬。 “哼,吃裡扒外,见风使舵的小人。”芮伯万轻声的骂道。 骂完,他只觉着后背一阵阵的发凉。 现在关中地区的所有国家都争着与秦国交好,芮国该怎么办? 作为国君他不能不考虑。 现在秦国的东边矢国已经与之结亲,秦国自然不会讨伐;镐京又是王都,秦国不敢讨伐;梁国又在自己的北边,還和秦国是一家子,秦国当然也不会讨伐。 這么一算两算,看来秦国下一步只有讨伐芮国了。 一想到這裡,芮伯万一下子坐在宫殿外那冰冷的台阶上。 “君父,您快起来,台阶上太冷。”太子姬告劝道。 “冷?冷又有什么,再過些日子,等秦国打過来后,想坐在這儿都不可能了。”芮伯万有气无力的說道。 “君父,我觉着目前我們還沒有那样悲观。”姬告說道。 “嗯?”芮伯万抬起头疑惑的望着太子,“說說你的想法。” “君父,我們芮国的背后還有一個强大的晋国作为后盾,难道還怕他一個小小的秦国不成?”太子姬告正色道。 “晋国?”芮伯万心裡盘算着。 “晋国可是這中原地区的第一强国,一旦秦国敢入侵芮国,我們就向晋国求援。我就不信秦国再有胆量,敢于晋国抗衡?” 听完太子的话,芮伯万来了精神,他猛地从地上站起身,“你說的对,我們背靠晋国還怕他一個小小的秦国。” 說完芮伯万转身回宫,可是刚走了两步,他又停下了。 再次望着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