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铺子 作者:远岫 当地风俗,如果男方的父亲登女方门,如果女方印象好,则留饭,如果男方推辞,则男方不喜。這婚事也就吹了。 可是,之前不是還說得好好的嗎?傅家還請了灵真子专门登门拜访的。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出了這等事呢? 临清想不通,沉默不语。 告诉临清這個消息的是双翠。她看到临清沉默不语的样子,心裡着急,有些关心地道:“小姐,這傅家虽然是侯家,但是傅三少爷的事情,也是确有其事,說不定以后有更适合的呢。” 临清听见了双翠的话,才知道她误会了。要說对傅三有什么好印象,她倒是不见得。只是觉得傅三至少是個负责任的人,而且不是长子,少了很多麻烦。如果真不成,她也不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是。临清当下抬起了头,微笑着握了双翠的手:“我知道的。”她只是在想,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穆嬷嬷揭起了帘子走进来,看了双翠和临清的情形,便知道临清已经知晓了這件事。她当下也不多說什么,直接道:“大小姐,太太請您過去。” 临清点点头,对着镜子将鬓边的发抿了上去,然后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裳,就带着穆嬷嬷往上房走去。 一路上,穆嬷嬷和她两人谁也沒有說话。临清心裡說沒有一点儿波澜是不可能的。算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她甩开了這些想法,就以一個旁观者的身份来看這件事好了。 到了上房,太太已经挥退了所有的下人。见了临清来,她止住了她要下拜的态势,直接开口道:“想必你也听說了今儿的這事。” 临清立在原地,落落大方:“是,女儿听說了。” “今日之事不为别的。却是宫裡有事。老侯爷和你父亲都赶往宫裡去了。所以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太太轻声道。 临清却有些意外了。她想過了很多种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眼前的太太使什么计让她嫁不成,却沒有往朝廷上想去。她的脸色状似松了口气般,說道:“母亲,可是父亲的职上有什么事?” 太太指了椅子:“你坐吧。倒不是你父亲的事。而是太后娘娘玉体欠恙。皇上還要向上天祈福,就想着一并了。将各個朝廷命官召集去,商量主意。你也不必太過忧心,這种事,对我們也是沒多大影响的。” 临清這才点了点头:“女儿知道了。多谢母亲提点。” “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傅家的庚贴已经递過来了。你父亲等着几日后把你的送過去。下人们难免有些嚼舌根,别放在心上。趁着今日有空,你陪我去铺子上看看吧。”太太站了起来。 临清忙上前去扶住了她的胳膊,扶着她往外走去。 太太转過脸看了临清一眼。见临清的睫毛像是小扇子一样扑闪扑闪,脸上的肌肤晶莹剔透,微微带了红。眼睛很亮。是個美人胚子的模样。当下太太也不說话了,就任由她扶着出去。 两人并着王嬷嬷坐了一辆车,家裡有专门跟出门的人跟着。马车外全是吵嚷的声音,听上去很热闹。临清還听见了各种各样的吆喝,闻到了很多的味道。太太笑了:“小时候社日我們還常出来玩。如今,想吃這些甜的东西,也嫌吃絮了,倒是懒了。” 临清微微一笑:“是啊。街上听着就热闹。吃個氛围也就是了。” “正是這個理儿。”太太笑了。马车正好在這個时候转了個弯。太太也就闭上眼不說话了。 到了,临清戴好了帷帽下去。她进了铺子就把帷帽摘了。首先這铺子给她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太太皱了眉:“這是谁布置的?” 管事连忙上来,弯腰道:“回太太,這是奴才带着人收拾的。” 临清看去,這左手边是柜台,后面有一個门,想是一個内室,也不知是放茶的還是什么。然后中间是一架屏风,右手边就是品茶之处,稀疏摆了几把椅子凳子。地方占地不少,可是,估计坐在這裡品茶的,很少吧。她当下默不作声,只看着太太怎么說怎么做。 太太带着临清先去了柜台上,打开了各种茶罐子看去。然后一路看下来,她指了一种:“就這种花茶吧,你给我們泡几杯。就拿這裡面的泡。我要看着!” 管事连忙答应了,亲自洗了手来。只见他动作還是很熟练地泡了三杯。临清她们三人就走到了屏风后坐下,开始品了起来。 只喝了一口,临清觉得嘴裡涩涩的,味道很重。她惯清茶,這茶味,太浓了。当下她就将杯子放下。 太太环顾四周,也不吭声。直到将手裡的茶喝了小半,她才搁了茶碗:“茶叶還是不错。只是,怕不是每個人都喜浓的吧。” 管事连连点头。太太也不多說什么了,直接站了起来,就往铺子裡面逛去。 后面就是分隔出的住处和库房之类的。有一個院子,還有两三间放杂物的房间。太太也就是转了转,未发一语,只叮嘱临清把帷帽戴上,然后就出了门。 坐在了车上,太太闭目养了一会儿神,才蓦地地睁开了眼,看着临清:“清姐儿,我本是想着,這间铺子和城南的米铺子,给你和晓姐儿一人一间做嫁妆。现在,只好把米铺子给你了。”言外之意也就是,本来是打算把茶叶铺子给她的。 临清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对自己的态度突然有了转变,還肯告诉自己這些事。其实,如果她把這件事捂下来,等到准备好了再给自己說,自己反驳也是反驳不来的。她的脑子盘算了一下,然后道:“母亲,女儿還是喜歡這间茶叶铺子。” 太太微微挑了眉:“哦?這间铺子要改进的地方還很多。恐怕不容易接手。” 临清笑說:“女儿也沒有那么大的志愿。這铺子地段好,只要改进了生意自然就好了。那母亲還是先偏了女儿呢。”兴许是前世的房价给了她一個刺激,地段两個字,根深蒂固啊。 太太也沒有答她的话,只是說道:“到时候再說吧。” 回了家,老爷已经回来了,却是脸色阴沉地坐在了正房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