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關於赛金花如何结交了瓦德西,如何影响了瓦德西,以及瓦德西是否真受了赛金花的影响,让将来的歷史家去小心求证。赛金花由妓女而成为公使的如夫人,由公使的如夫人而自甘暴弃,再度为妓女、为老鸨,其人品毫无足取。值得我們牢记的是:在联军之中纪律最坏的正是德军与俄军。
打进北京的联军,原无一個德国兵在内。事后,德军陆续而来。各国也陆续增派了不少。到丁1901年元旦之时,德军驻在北京与保定的有四十九個连,驻在天津的有十九個连,又有四個连分驻其他各地:总数在九千人与一万一千人之间。
法军的总数约有九千五百人左右。日军有四千人,其中半数以上驻在北京。意军可能有二千人。英军的总数是一万二千人,其中除炮兵及四百五十名水兵以外,均是印度人而不是英国人。美军的总数是一千八百七十六人。奥军的人数极少。
俄军最多,而大部分在东三省。
1901年元旦,俄军留在北京城内的仅有两個连;但是沿着铁路由北京到天津,由天津到山海关,各站均有俄军,总数是三十五個连左右。
山海关以东,入侵俄军的总数,却有十五万人之多。
俄军开始由海兰泡越界渡江进入黑龙江省,是在庚子年六月十八這一天(1900年7月14日)。
次日,六千多名在海兰泡居住的中国人民,被赶到黑龙江边。二十,這六千多人被俄军用斧头砍杀,用上了刺刀的步枪追赶,大部分跳入江中淹死。
二十一日,俄军把“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民,集中在一起,用火活烧。
俄军占了黑河屯,攻下瑷珲城,向西南推进,在七月初四占了陡沟子,守将满人凤翔与汉人程德全节节抵抗抵抗不住,凤翔负伤呕血而死,程德全奉了黑龙江将军寿山之命,对俄军停战议和。俄军在七月底开到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城)的城外。
八月初四,寿山自杀。初六,俄军入城,把城内衙署的银钱什物劫掠一空,清廷所派的署理黑龙江将军萨保,与俄军合作让俄军为所欲为。
俄军侵占吉林省与侵占黑龙江省约略同时,而开始稍后。入侵的路线,一路是由邻近朝鲜的珲春,指向宁古塔;另一路是由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之处的同江,乘船溯松花江而上,指向三姓与哈尔滨东南的阿勒喀楚,西南的拉林;另一路是由西北尖端满洲裡,指向呼伦贝尔、齐齐哈尔,转而南向。
在整個吉林省,仅有宁古塔一城真正抵抗了俄军,守了四十几天才被攻破。那时候,吉林将军长顺早已奉了清廷之命“停战讲和”,让俄军进入吉林省会(吉林城),与收缴全省一切枪械及官府的现银。
六月初四初五两日,奉天的义和团捣毁了辽阳以北、铁岭以南很多处的教堂、车站、煤厂、洋房。
七月初十,拳众进攻营口租界失利,俄军乘机占了中国的海关。
闰八月初八,俄军占领沈阳。在占领沈阳以前,俄军先占了海城、牛庄、辽阳。
在這個期间。清军只有瑞禄、海禄两個统带(团长)对俄军在牛庄打了一次硬仗,打死俄军“七八百名”。无耻的奉天将军增祺子撤离沈阳以后,向清廷大言不惭地报告:“俄马步队先后入城,分抄各路,尚未惊动陵寝宫殿”。
于是,整個奉天省也入于俄军的掌握。俄军不费气力,把山海关以外的中国庞大领土完全偷占,对于北京一城便不再有多大兴趣。
闰八月初四,亦即俄军入占沈阳的前四天,俄国政府向参加八国联军的其他列强递了個照会,使得這些列强大吃一惊。照会說:“解救各国使馆的任务已经完成。由于中国政府业已离开北京,俄国政府命令其驻华公使与随员撤至天津,进入北京的俄国军队亦撤至天津。”
這分明是一面向清廷讨好,一面对英、德、日、法等列强拆台。列强虽未必如有些人所說,有不再承认慈禧、光绪而另行拥立庆亲王奕劻为皇帝之意,但确有长期占着北京,以一致行动对慈禧、光绪索取相当代价的决心。俄国把俄使与俄军撤出北京,等于是告诉清廷:所谓“八国”,在主张上并不“一致”。
在列强之中,英、德两国最恨俄国施展如此手法。俄军在事实上并未完全撤出北京,仍旧留下了两個连。而俄国公使格尔思不撤往别处,偏偏撤往李鸿章即将来驻的天津。
李鸿章在英、德的眼中,自从《中俄密约》以后,已是十足的“亲俄份子”。因此,慈禧虽则早就在北京沦陷以前的七天(七月十三)发表了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负责议和,而英、德的反应始终极其冷淡。
李鸿章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丢掉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于戊戌年百日维新之时,丢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之职,所剩的只是大学士虚衔。政变以后,慈禧一度派他去山东查看水灾。次年冬天十一月,任命他署理两广总督,于五個月以后实授。
实授了一個月,慈禧对全世界宣战。又過了一個月,六月十二日,慈禧调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谓官复原职。李鸿章到上海便停了下来,不急急于北上就职。
再過一個月,七月十三日,慈禧派他当负责进行和议的全权大臣。李鸿章仍旧滞留上海,不肯立刻去北京找洋人的公使开谈判。
七天以后,北京沦陷,李鸿章更不想去。又過十天,慈禧从太原的行宫(巡抚衙门)再颁一道上谕给李鸿章:“着准便宜行事,将应办事宜迅速办理,朝廷不为遥制。”
李鸿章继续拖了七天,同时多方试探列强的意旨。挨到八月初七,他才打了一個电报给慈禧,要求(一)加派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荣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全权(议和)大臣;(二)下诏罪己;(三)“剿办”(义和团)。
八月初九,他会同刘坤一、张之洞,奏請责成直隶总督(他自己)“剿办”义和团;处罚抵抗俄军的黑龙江将军寿山、吉林副都统晋昌。
慈禧见到李鸿章露出可以北上的意思十分兴奋,除了“如拟”加派奕劻、荣禄、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为全权大臣以外,很恭维了李鸿章一顿:“该大学士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转乾坤,匪异人任,勉为其难,所厚望焉。”
李鸿章一面电令奉天吉林黑龙江的将军,对俄不许抵抗,一面于八月二十一搭招商局轮船北上,于俄军入占沈阳的一天到达天津。
李鸿章在天津住了十天,到闰八月初八(1O月1日)才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這时候,他已是虚岁七十八岁的老人了。俄军派了一队骑兵保护他,他也只和俄方的人员来往。
闰八月初十,他乘帆船去北京与他的老朋友总税务司赫德会面。赫德把清廷颁来的“全权大臣”关防转交给他。
另一位全权大臣庆亲王奕劻,原已于北京沦陷之时逃往怀来。其后清廷的留京办事大臣大学士昆冈,接到赫德的建议,奏請在旅途中的慈禧,叫庆亲王回京。庆亲王只得在八月初十(9月3日)回来。英、日两军派兵将他保护。三天以后,他分访各国驻华公使准备讲和,未得要领。公使们告诉他,關於具体的和平條件,他们尚在等候本国政府的训令。
庆亲王一向以贿赂公行著名,然而這时候俄国以外的洋人对他颇具好感。原因是,在拳众与甘军围攻使馆期间,他以总理衙门的“首席大臣”的资格(地位次于管理总理衙门的载漪,但实际上仍在负责处理公事),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請准慈禧,向各国公使通函,表示愿意护送他们去天津。
李鸿章来到北京之时(闰八月初十),各国公使依然不曾接到本国政府有关具体和平條件的训令。
甚至连笼统的條件也仅有俄、德两国政府已作表示。俄国的條件是:只要能避开东三省的問題不谈,对清廷差不多可以“无條件讲和”。德国的是:惩办元凶(载漪刚毅等人)。
倒是法国人头脑细密,首先在闰八月十一(10月4日),亦即李鸿章到京的次日提出了六项原则:(一)惩办祸首;(二)禁止军器输华;(三)索取赔款;(四)使馆驻扎卫兵;(五)拆毁大沽炮台;(六)天津、大沽之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
過了二十二天,奥、比、德、英、意、日、西、俄、美九国公使于先后接受了這六项原则以后,会同法国公使起草了一個共同照会,交给庆亲王与李鸿章。
在這個期间,为了对付俄国,英、德两国奏了一支插曲。英国首相兼外相索尔兹伯裡勋爵与德国驻英大使哈茨菲勒狄特,在10月16日(闰八月二十三日)签了一件《英德协定》。协定的內容是:(一)在英、德两国势力所及的中国领土内,河川沿海各港无差别地自由开放给无论何国的臣民,从事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的经济活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