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章

作者:所写的《细說清朝》无弹窗免費全文閱讀为转载作品,章節由網友发
在法国期间,黎东方涉猎甚广,除了本专业之外,他還先后跟随瑟诺波、博格森、格罗茨、金尼拜尔、莪塞、沙尼阿等教授,学习方法论、哲学、希腊史、基督教史、经济史和世界通史。1931年6月,黎东方的毕业论文《比列志士记》顺利通過答辩,他获颁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并附加“最荣誉记名”——這项荣誉在19世纪只有两個人获得,20世纪获此“记名”的学生,黎东方是第一個。

  1931年8月,黎东方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书,主讲歷史哲学、法国大革命史和西洋通史。1939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聘請黎东方到重庆主持“史地教育委员会”,兼任“大学用书編輯委员会”常委。直到抗战胜利的這些年,黎东方還常在中央大学、朝阳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授课。

  2、避乱西南,卖票讲史

  黎东方在重庆“开坛讲史”,实属被逼无奈。当时日军经常狂轰滥炸,重庆物资匮乏,经济一片萧條。据黎东方本人的回忆:“战前,我的一個月薪水可以买一百双皮鞋,或40担米。到了1944年,我的一份专任薪水只买得了一双皮鞋。买了皮鞋,便无钱买米。”這种窘况之下,当时迁居西南的很多知名学者都无法专心治学,为了养家糊口,他们都各显神通。《黎东方讲史》的责任編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崔美明介绍說,在那個年代,冯友兰卖字,闻一多治印,而诙谐幽默、口才出众的黎东方,就想到了卖票讲史。

  把讲课当成“生意”来经营,也是需要本钱的。而黎东方凭借广泛的人脉,居然把租借会场、刊登广告和印刷门票這些事情需要花的钱都省去了。时任山东省立实验剧院院长的王泊生是黎东方的好友,他免費把位于重庆中一路黄家垭口的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大礼堂借给黎东方。《中央日报》也特许黎东方先登广告,事成之后再交广告费。印刷公司的朋友也先给黎东方印好了门票,延期再收印刷费。1944年9月24日,黎东方首讲“三国”,每张门票定价法币40元,相当于2美元,這個票价按当时的物价水平已属很高,居然第一天就来了三百多名听众。黎东方连讲十天,场场爆满,门票收入相当于他做教授几年的薪水总和。

  黎东方“讲史”的语言表达魅力很强,能够做到既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又包含很大的信息量。黎东方的老友、歷史学家邓广铭教授曾赞道:“這真称得起是一支突起的异军,一上阵就收到了横扫千军的效果。在重庆這個山城,确实引起了一大阵轰动。我当时身居北碚的复旦大学,距重庆百多华裡,竟也经常有为這番讲史的叫好声传到耳边,经常为這一轰动效应所震动。”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盛巽昌认为,黎东方讲的“三国”非常严谨,沒有一点编造色彩。“有些研究三国的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比《三国志》要多,黎先生這方面应该說沒有問題,而易中天的《品三国》则有很大随意性。”

  這次意外的成功之后,黎东方讲上了瘾,老百姓也听上了瘾。黎东方又应邀到昆明、泸州去讲史,內容也扩展到了唐史和清史。崔美明說,黎先生“起初只是为了生计而讲,其后则是为了兴趣而讲,为了普及歷史、走歷史通俗化道路而讲。”抗战胜利后,黎东方又到南京、贵阳等地开讲,所到之处,一票难求。黎东方也因其诙谐的演讲风格,被誉为“现代东方朔”。

  關於黎东方“讲史”的轰动效应,還有個广为流传的“包飞机”的段子,說的是他要从贵阳到香港,因为沒有飞机票,黎东方干脆就用自己收的门票钱包下了一架小飞机。为了报答出钱帮他包机的贵阳听众,黎东方破例把自己讲“三国”的提纲印成小册子,题为《新三国》,每册售价银元五分,這就是后来“细說体”的雏形。《新三国》面世后被一抢而空,多年后在旧金山、槟榔屿和台北又多次重印。不過,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編輯李伟国說,因为那個年代沒有电视這样的媒体,所以“尽管他在重庆讲得很火爆,但是沒有能享受到现在像易中天這样的荣耀。”

  黎东方的细說歷史系列共有9本,其中部分內容为其他学者补写。

  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說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歷史。

  3、胡适力劝,“细說”通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女作家赛珍珠邀請黎东方赴美,到她主办的《亚细亚》杂志做事。黎东方欣然应允,但未及赴任。1947年9月,黎东方就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客座教授,兼私立亚洲研究院指导教授。1948年黎东方短暂回国,任贵州大学歷史系主任,1949年又再次赴美任教。1954年,黎东方和林语堂在新加坡共同创立了南洋大学。1955年3月,黎东方到了台湾,任国际文教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台湾文化研究所史学门主任。

  六十年代,黎东方把当年在重庆、昆明、贵阳等地“讲史”的內容整理成文,陆续在台湾的报纸上連載,再次掀起公众读史热潮。黎东方的“细說体”也在這时被看做歷史写作的新体裁,其标志就是他出版的第一本“细說体”著作《细說清朝》。钱穆称赞此书“外貌虽似通俗,而內容立论不苟,深合史法。”胡适读后则力劝黎东方把中国通史都“细說”一遍,于是便有了后来陆续出版的《细說明朝》、《细說元朝》、《细說三国》、《细說民国》等书。

  复旦大学教授沈渭滨指出,在黎东方之前,人们普遍閱讀的歷史读物是以蔡东藩为代表的“演义体”,或是传统的“二十四史”体裁。而黎东方的“细說体”和上述二者都不同,他不分章節,所有內容完全并列,但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也认为,黎东方的“细說体”虽属通俗歷史读物,但对作者的史学水准要求很高。“黎东方把一個朝代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文化,根据叙事的需要分别命篇。在某种程度上,這是对我們古人的纪事本末体的一個成功改造,作者必须有史才、史学、史识。”

  4、东方朔,汤因比

  1963年,黎东方又前往美国任教,聘他授课的有威士康辛州大学、加州州立学院、圣地亚哥城私立国际大学等校,其间他曾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讲授中国彩陶与裡海东境彩陶的比较研究课程,被誉为“中国之汤因比”(注:汤因比是英国著名歷史学家)。除了“细說”系列,黎东方的史学著作還有《中国史之研究》、《中国上古史八论》、《西洋通史序论》等数十部,以及大量英文译著。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黎东方“细說”系列的五本横排簡體字版,這使定居美国加州的黎东方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写齐秦汉到民国全部歷史的决心。九旬高龄的黎东方开始继续撰写《细說秦汉》、《细說两晋南北朝》、《细說隋唐》和《细說宋朝》,可惜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完成。1998年12月30日,黎东方一睡不起,无疾而终。

  黎东方的5本“细說”,上海人民出版社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用簡體字出版過。黎东方逝世之后,出版社约請黎先生的高足陈文豪整理了黎先生的《细說秦汉》,并請大陆学者王子今补写了所缺章節,又约請上海学者沈起炜、赵剑敏、虞云国撰写了《细說两晋南北朝》、《细說隋唐》、《细說宋朝》,构成了完整的细說中国歷史丛书。

  出版說明

  黎东方《细說清朝》內容介绍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歷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歷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歷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歷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還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谜。本书所采用的“细說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图书目錄:

  序一《细說中国歷史丛书》序言

  序二黎东方先生讲史之学

  原版《小序》

  《细說元朝》、《细說明朝》、《细說清朝》、《细說民国创立》中国大陆版自序

  一先說一個大概

  二皇帝的祖宗

  三他们搬了家

  四死于非命

  五努尔哈赤报仇

  六受到本族人的敌视

  七却也有英雄能识英雄

  八帮他四面征讨

  九打下一片江山

  一○建立汗国

  一一以“七大恨”告天

  一二大胜明军于萨尔浒、界凡、尚间崖、布达裡冈

  一三取沈阳、收辽阳、破广宁

  一四在宁远遇到对手

  一五皇太极得了汗位

  一六皇太极汉化程度颇深

  一七对袁崇焕试战

  一八西征察哈尔

  一九五入长城,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二○降服祖大寿

  二一活捉洪承畴

  二二大欲未遂,无疾而终

  二三多尔衮颇有嫌疑

  二四杀害代善的一子一孙

  二五压下豪格

  二六扫荡李白成、张献忠

  二七掳福王

  二八奈何不了鲁王

  二九重用降臣

  三○削平闽、粤

  三一自称皇父

  三二死后遭受清算

  三三顺治年少有为

  三四李定国支持残局

  三五郑成功坚持抗清

  三六顺治出家之谜

  三七鳌拜弄权

  三八吴三桂叛清

  三九绿营立功

  四○对俄和战

  四一征讨噶尔丹

  四二出兵西藏

  四三治河

  四四通漕

  四五理财

  四六佞幸成群

  四七祸起萧墙

  四八贤士在野

  四九雍正之狠

  五○彻底集权

  五一被准噶尔击败

  五二盖棺而栗论定

  五三乾隆這個人

  五四第一個十年

  五五大小金川

  五六消灭准噶尔

  五七大小和卓

  五八香妃

  五九控制西藏

  六○补记朱一贵

  六一林爽文起义始末

  六二总论十全武功

  六三巨蠹和砷

  六四《四库全书》

  六五乾嘉学人

  六六嘉庆皇帝

  六七白莲教

  六八天理教

  六九内忧外患

  七○道光皇帝

  七一律劳卑之死

  七二义律连升三级

  七三鸦片問題

  七四鸦片战争

  七五《南京條约》

  七六虎门、望厦、黄埔

  七七澳门事件

  七八鸦片畅销

  七九上海走运

  八○粤人抗英

  八一焦亮(洪大全)

  八二洪秀全

  八三杨秀清

  八四石达开

  八五李秀成

  八六华尔、白齐文、戈登

  八七太平天国残局

  八八略论咸丰

  八九曾国藩

  九○编练湘勇

  九一抑制王龛

  九二靖港之败与湘潭之胜

  九三夺回武昌

  九四冲過田家镇

  九五打不下九江

  九六分兵回援武昌

  九七苦守南昌

  九八丁忧回籍

  九九转败为胜

  一○○东山再起

  一○一围攻安庆

  一○二节制四省

  一○三攻破南京

  一○四天国插曲

  一○五捻

  一○六杜文务

  一○七东干

  一○八新疆

  一○九补叙咸丰外患

  一一○辛酉政变

  一一一同治中兴

  一一二天津教案

  一一三马新贻案

  一一四湘军尾声

  一一五李鸿章

  一一六蒲安臣

  一一七对秘鲁建交

  一一八对日本立约

  一一九再度垂帘

  一二○马加理事件

  一二一烟台條约

  一二二苦命皇帝光绪

  一二三甲午之战

  一二四《马关條约》

  一二五日本還辽取台

  一二六《中俄密约》

  一二七瓜分前奏

  一二八筑铁路的经過

  一二九门户开放

  一三○百日维新

  一三一戊戌政变

  一三二义和团

  一三三八国联军

  一三四《辛丑和约》

  一三五慈禧的最后七年

  一三六清朝的最后三年

  本书片段《黎东方讲史·细說清宫秘事》

  ●孝庄下嫁之谜

  多尔衮在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日咯血而死。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