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偷着乐 作者:绫罗衫 秀菱一听說有好戏看,悄沒声儿地就拉着李氏的袖子跟了去. 到了顾何氏那儿,果然看见金明跪在地上,顾守礼用個细竹條在抽他.抽一下說一句:”你說你這么大個人了,咋還让净让大人操心呢你都瞧瞧自己做下的那事儿,连带你老子让人戳后脊梁骨.” 顾何氏在旁边劝着:”行了行了,打两下子,教训教训他就得了,還真把他给打死呀!” 顾守礼咬牙道:”娘,你别拦我,每次教训這小子,不是你拦着,就是他娘拉着,這都快成啥样了以前小的时候,就把人家葫芦挖個洞,拉了屎进去還把洞封好,等人家切菜时流一菜板的臭汁儿;和人斗了气,晚上偷偷儿把人家房前屋后的树都给剥了皮再這样下去,就是個祸害!” 冬梅插嘴說:“哥,其实金明就是顽皮,再长大点子就懂事了!” 顾守礼沒听,手裡的竹條子对着金明又是唰唰几下子。一边打一边问:”說,你挨這打服气不服气” 金明一声不吭,翻着白眼看了他爹一眼.顾守礼气道:”我知道你心裡不服气,不服气也得打!你翻着眼睛看我干啥你還想打回来呀” 金明撇了撇嘴說:”我哪敢打您呀!儿子打老子,那不得被雷劈呀我就是寻思着,以后等我生了儿子,给他取個名儿叫顾守礼.你怎么打我的,我以后還怎么打他,就成了!” 朱氏和李氏,秀菱正好进屋,秀菱听见這话直接就乐了;李氏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笑忍在肚子裡;朱氏是哭笑不得;再看顾守礼,脸一会儿红了,一会儿又转成了绿色,然后再是紫色,整個儿变色龙似的!就是立在一旁的秋菊和冬梅,也是面面相觑,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顾何氏也皱着眉头說:”金明,怎么跟你爹說话的呀 顾守礼肚子都气爆了,鼓得跟癞蛤蟆一样,他扬起手裡的竹條子,狠狠地抽向金明. 朱氏脸上挂不住,又心疼儿子,气得嘴唇直抖,抢了两步上前拉住顾守礼:”谁象你這样数落自家孩子的!他以前不是還小不懂事嘛!你夹七缠八,把陈芝麻烂谷子的,都翻出来說一通啥意思啊我听得人家都說子不教,父之過,你早都干嘛去了這会子打就有用了” 秀菱看了直憋在心裡乐:這坏小子一肚子馊主意,早该教训教训他了! 李氏碍不過情面,也只好上前劝說:“大哥,别把孩子打坏了,好好和他說才是!” 顾守礼被朱氏一翻话噎得直翻白眼儿,怒道:”我沒教他嗎?也要他听啊!” 朱氏瞪了他一眼:”你那是教啊平日說不上三句话,一有事儿了,就是棍子上身,有你這么教孩子的呀!” 顾何氏忙拉住顾守礼:”老大消消儿气.今天教训得他也够呛,我看他得长记性,下次肯定不敢了!你歇会儿去!”說着就从背后把顾守礼推到堂屋去了.秋菊和冬梅也一边一個,帮着顾何氏来拉顾守礼。 朱氏连忙从地上挽起自己的儿子,心疼地說:”快起来,快起来!打坏了吧!”偷偷看了一眼顾守礼的背影,对金明說:”你傻啊你在你爹跟前服個软就是了,省得吃眼前亏.嘴硬還不是自己皮肉受苦哇!” 金明拂开他娘的手,自己一声不吭躲进屋裡去了,对着李氏别說连声招呼沒打,正眼儿也沒瞧上一瞧.气得秀菱在肚裡說:”不识好歹的东西,挨顿打還是便宜他了!” 李氏也沒放在心上,就对朱氏說:”嫂子也别气了,爷儿俩過個几日就都沒事儿了.” 朱氏气嘟嘟地跟在她儿子后头去了,连金贵也屁颠屁颠地跟了去.李氏找着顾何氏說了几句话,又和秋菊冬梅招呼了,還带着秀菱回自己家去. 一进自己的屋子,秀菱再也忍不住了,倒在床上就哈哈大笑起来,到末了,捧着肚子直喊哎哟. 秀莲静静地瞅着她,半晌說:”這丫头出去了一趟,回来跟疯了似的!啥事儿,這么好笑呀” 秀萍也跟着追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說出来,让我們也跟着乐一乐嘛!” 秀菱好不容易止住笑,就把自己看到的金明挨打的事绘声绘色地說了一遍,最经典的当然是金明那句石破天惊般的预想:以后等我生了儿子,给他取個名儿叫顾守礼.你怎么打我的,我以后還怎么打他,就成了! 她這一說,连秀莲也掌不住笑了起来,秀萍更是笑得格格儿的! 三個人笑了好一会子,秀萍才开口說:”大伯這么精明的人,生了這么個儿子,也够他头疼的!” “說起来也是咱姓顾的一家人,以后他不学好,怕是也要带累咱们家呢!”秀莲笑完了,不免又有些忧心忡忡起来. 秀菱觉得她姐也太会操心了:”一树的果子還有酸有甜呢!咱们也沒法子保证大伯家的人是好是坏.再說了,大伯家的人不好,也不代表咱家人就不好吧” 秀莲就說:”得,算我白操心了!” 秀菱突然想起那天看赛龙舟的事情来,笑嘻嘻盯着她大姐說:”姐,那天眼睛都不眨巴一下,不看赛龙舟,光顾看你的那小子,长什么样啊是不是傻啦吧叽的” 秀莲脸就红了一红:”去,小孩子管东管西管那么多干什么我就觉得他讨厌,谁還仔细看他长什么模样呢” 秀萍抢着說:”我瞥到一眼了,似乎也不是怎么难看.”她一边回忆一边說:”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 秀菱說:”哎呀,我哪是管你呀,我不是关心你嗎谁叫你是我大姐呢到时候要挑大姐夫,得让我把着关才行!” 一句话躁得秀莲用牙齿轻轻咬住嘴唇:”我帮你打水洗脚去!豆豉样大的人,就学会嘴裡言三语四的,都是娘惯得你!”說着就出去了. 秀萍和秀菱对视了一眼,都抿着嘴儿笑. 秀菱忽然就心生哀愁,她很喜歡這两個姐姐.大的文静秀丽;小的爽朗活泼;对她那是好得沒话說,一母同胞的姐妹也不见得有她们這么好. 可是在這個年代,女孩子普遍早婚.秀莲都十二了,出了孝肯定就有人上门来提亲事,眼看着相守在一起的時間也沒多少日子!秀莲之后就轮到秀萍,沒有說女儿在娘家呆一辈子的!想到离别,秀菱轻轻在心裡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