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6章 初遇冷峰

作者:韩诗
清新的空气在晨野弥漫,开始洗濯夜的沧桑。一群迎着曙光飞腾的野雁掠過山岭,划過早晨寂静的天幕,鼓荡着翅膀,飞向同样群山起伏的远方。冉冉升起的一轮太阳欣慰地露出光芒,苍茫的山野安详地沐浴着第一缕阳光。 走了半天,陈枫和冯渊终于进入了林漠山脉的深处。一路上,陈枫不仅听冯渊讲了许多江湖掌故、奇闻异事、附近风俗,也知道冯渊的年纪并不像他的外表那么大,只有三十一岁,不過他已经在外混迹了许多年了。因为冯渊曾经中過尸毒,沒有及时治疗,所以才变成现在這副又丑又老的样子。 在傍晚的时候,二人来到了藏宝点不远的一個村落,不远处便是乱石坳。二人便开始向附近几处村子裡的人打听附近的一些奇闻闲谈和古怪离奇的事,结果還真让他们听出了些门道出来。 据村民說,在村子南面,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山坳。此山坳常年都被浓浓的白雾笼罩着,伸手不见五指,哪怕是艳阳晴天也是如此。因为這個山坳地上皆是散乱的碎石,因此被称为乱石坳。 按理說在林漠山脉,哪怕是外围有些山雾這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像這样一年四季都有浓密山雾笼罩的地方,就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一些胆子大些的村民,曾冒险进入過几次。可奇异的是,每次有人进去,都会不知不觉的迷失了方向,往往会被困個一两天,直被饿得浑身无力,才会莫名其妙地走出山坳。 日久天长,村民固然還是揭不开山坳迷雾的谜团,但是却也不敢尝试到裡面去。 冯渊和陈枫听了之后,又喜又忧。喜的是村民所說的乱石坳,大概就是木牌上所标的藏宝点的位置;忧的是,既然村民们试探了這么多次,都无法摆脱乱石坳的迷雾,陈枫和冯渊进去之后,大概也会被迷雾困住,几乎不可能发现宝藏。 但是已经走到了這裡,自然不是打退堂鼓的时候,两個人都還是想试一试。 就在二人打算离开村庄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個年龄比陈枫大上三四岁的青年也在打听乱石坳的情况。不過很明显,听那個青年的话,他仿佛对乱石坳更加了解。陈枫更是惊异地发现,在青年的腰间,赫然也挂了一個和陈枫手中差不多大小的黑色木牌。 看到這种情况,二人立即停住了脚步。 冯渊想了一下道:“我来!”說完整理了一下自己根本沒有必要整理的仪容走了上前,对着青年說:“朋友也是为了乱石坳嗎?可否借一步說话?”說完,冯渊亮了亮刚从陈枫那裡接過来的木牌。 看到冯渊手中的木牌,青年也是一愣,随即点头同意。在青年的身上,显露着一种陈枫身上所沒有的老练成熟。 三個人走到村边,陈枫才发现,青年手中的木牌和自己手中還是有所不同的,那就是青年手中木牌一面的內容和自己的一样,便是那藏宝图的一面。至于另外一面,却是另外的文字,估计是其它的一段口诀。這真是巧事。 再看那青年,长相敦厚,皮肤黝黑,倒是比陈枫更像個渔民。 冯渊知道自己寻宝的事情不可能瞒得過那青年,当即单刀直入,說明了来意。那青年也毫不讳言,很老练地說道:“我住在不远处的一個道观裡,不如我們到那裡从长计议。我来這裡有一段時間了,那個山坳不简单。原本我一個人探宝還觉得把握不大,现在多了你们两個,倒是有了一些机会。” 接着,那青年自报了名字,叫冷峰。 冯渊和陈枫自然同意。冷峰在前引路,三人走了大约半個时辰,迎来一座高山,颇有些峥嵘的气象。不過,山上最吸引陈枫注意的并不是错综复杂的山体和满山的茂密树木,而是隐隐藏身于树木中的几座亭台楼阁。 来到山脚下,冷峰停下了脚步說道:“咱们到半山腰看看吧,這山上還是颇有一些古迹的。” 陈枫问:“你果然来此一段時間了,十分熟悉。” 冷峰笑道:“我以前游历,就曾经過這裡,不過那时候沒有多深刻的印象,也不知道那個奇怪的山坳。最近在這裡盘桓了很久,又重新熟悉了一下。” 此时已近黄昏,再往前去,天黑前也走不了多少路程,而且陈枫也走得倦了,看眼前的山势虽有些险要,但是直通半山腰的路径却是一块块青石搭建的台阶,并不是很难通行。因此,也便随着冷峰一步一步踏上山去。至于冯渊,一直都在蹙眉思索,倒是不怎么說话。 到了半山腰,只见眼前突然显现出了一個十分宽敞的广场。广场四周,遍布着一些破败不堪的亭台楼阁。尤其是建筑的最中央,竟然是一座很大的道观,虽然已经坍圮,但是仍能看到当初的气象巍峨。夕阳西下,余光洒落,让眼前的景象显得有些落寞。 群山之首,千峰顶礼,流云深处,饮烟缭绕。歷史的传說,老辈的渲染,给這古老的道观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道观外有刀砍斧凿般的悬岩、巧夺天工的怪石,朝晖夕阴中仰望着那光怪陆离的峭壁,陈枫不由企盼仙风道骨的神灵。然而,求仙访道之路如此地的山道崎岖陡峭,蛇虫山妖,豺狼虎豹都可能阻挡去路。 可是,道法真的无边嗎?为何這处道观荒凉至此?难道還有什么外力让它如此颓废。无边春去,白云千载,道人不见,道观也成了歷史的匆匆過客,留下残垣断壁,废墟一片,荒对几度夕阳红。剩余的破败建筑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走過风雨飘摇的几年寒暑,就要倒下,让人惋惜。 陈枫看着莽莽苍苍的森林、鬼斧神工的绝壁、云遮雾绕的谷底、剑石穿空的山峰,忽然感到前途渺茫。今生太苦,来世太远,怪不得有人宣扬及时行乐,得過且過。可自己眼前的处境,又能逍遥到几时?還未入秘界,早已感受到渺小的自己会承受怎样的压力。 陈枫的感慨,冯渊和冷峰自然不会有的。 冯渊說:“這個道观看起来倒是颇为恢弘的,周围的建筑多样,景致颇多,這有点像大户人家的家庙,仪式和别墅的功能兼备了。”冯渊了解很多掌故,见识不是陈枫這個蒙昧无知的渔村少年可比。 冷峰直指眼前的建筑說道:“我家附近原本也有這個這样的道观,听說還出過飞来飞去的仙人,后来人家都搬走了。我太爷爷年轻的时候,那道观還在,那时候附近有很多村镇,都比较兴盛。听我爹說,我太爷爷小时候還被我太爷爷的爹爹送過来当道童,可惜后来因为资质的原因,又還俗了。不過也幸亏如此,否则這個世界上大概便沒有我了。而且听說最开始那座山可不是能够随随便便靠近的,平日裡四周都是雾气,走进来的人很快便会迷路,倒是和乱石坳差不多。我和我爹来附近采药时,那裡也变了样子。我爹說,从我爷爷那辈起,裡面的道人就已经散了,雾气也不在了。估计,這裡的情形和我家附近的那座道观差不多。” 冷峰指点着眼前的景物,他年龄不大,但是谈及于此也微微带着点沧桑。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