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少年風華二
小小年紀,已經是大奉有名的美食家,相對而言,赤霄這位道門高人,活了幾百年,還沒人家季明誠十幾歲會喫。
曾有一日,季明誠聽聞南方有一種稀有的香料,據說用其釀酒,可使酒味更加醇厚獨特,猶如仙釀般令人回味無窮。
他一聽,眼睛頓時亮得如同星辰,興奮地在房間裏來回踱步,心中立刻有了主意:“如此神奇的香料,我定要去尋來,釀出絕世美酒,讓天下人都品嚐這人間美味,領略美食的無窮魅力。”
他當機立斷,即刻決定親自前往南方探尋。那一路上,他優哉遊哉,彷彿不是去尋找香料,而是一場愜意的旅行。他盡情地遊山玩水,領略各地的美景。
他時而駐足於壯麗的山川之間,望着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滿是對世間美景的讚歎與敬畏。
時而漫步在寧靜的小鎮街頭,青石板路在腳下發出清脆的聲響,與當地的百姓親切交談,聆聽他們講述那些充滿煙火氣的故事,感受着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彷彿在翻閱一本豐富多彩的人生之書。
到達南方後,他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每到一處酒館、集市,他都會詳細詢問關於那種稀有香料的信息。
他走進一家又一家店鋪,與店主們耐心交談,終於在一家偏僻的酒館裏,他終於從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口中得知了香料的下落。
季明誠欣喜若狂,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彷彿找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寶藏。他立刻按照老者的指引,馬不停蹄地找到了那戶擁有珍貴香料的人家。
他來到那戶人家門前,整理了一下衣衫,禮貌地敲門。見到主人後,完全沒有擺自己大奉皇子的身份。
反而好言相求,用自己對美食的獨特見解和滿腔熱情,真誠地打動了對方。
終於,主人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答應將香料賣給他。季明誠小心翼翼地接過香料,如獲至寶,心中滿是歡喜。他輕輕地將香料捧在手中,彷彿捧着自己的夢想,仔細地端詳着,感受着那獨特的香氣。
在返回途中,他又結識了一位擅長釀造果酒的隱士。兩人在客棧相遇,一番交談後,發現彼此對釀酒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季明誠立刻虛心向隱士請教,眼睛裏閃爍着求知的光芒,不斷提出各種問題。
他手中拿着紙筆,認真地記錄着隱士所說的每一個要點,生怕遺漏了任何一個細節。他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思考,對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放過。
回到京城後,他將果酒釀造之法與自己的釀酒工藝相結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不斷調整配方和釀造方法。
每一次失敗,他都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成功的決心。他在釀酒的過程中,全神貫注,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美酒。
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創造出了一款全新的果酒。季明誠迫不及待地推出這款新酒,在自己的酒肆中大力推廣。
酒肆內,裝飾得古色古香,木質的桌椅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牆壁上掛着一幅幅描繪着酒文化的精美畫卷。
酒香四溢,吸引着衆多顧客慕名而來。季明誠站在酒肆門口,臉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着顧客們品嚐美酒時滿意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這款新酒一經推出,立刻引起了轟動,酒肆生意愈發興隆,所釀美酒在大奉境內供不應求,成爲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都趨之若鶩的佳釀。
顧客們在酒肆中歡聲笑語,享受着美酒帶來的愉悅,季明誠看着這熱鬧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分,他知道,這是他對美食熱愛的最好回報。
與此相似的事情不知凡幾,反正哪裏有美食,美酒,美景,就有好美食美酒美酒的季明誠。
而季明道則宛如一個天生與道有緣的人,彷彿是從道家仙境中走來的道子,整日裏跟在黃雲子身後,潛心學習道經道法,已然一副小天師的風範。
每天第一縷陽光灑在道觀的庭院中,給整個庭院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將這裏變成了一個神聖的仙境。
季明道便身着一身素色道袍,束髮戴冠,面容清秀,氣質出塵,彷彿是從畫中走出的仙人,與這寧靜祥和的道觀融爲一體。
他早早地來到庭院,迎着朝陽,開始練習吐納之術。他緊閉雙眼,深深地吸氣,感受着清新的空氣緩緩流入體內,彷彿能感覺到天地間的靈氣也隨之融入自己的身體。他的內心一片寧靜,彷彿與這天地融爲一體,
世間的一切喧囂都與他無關。他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感受到血液在身體裏流淌的聲音,彷彿與大自然的節奏同步。
夜晚,道觀內燭光搖曳,昏黃的光線在牆壁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彷彿在訴說着古老的故事。
季明道坐在書桌前,專注地研讀古老的道經。他時而眉頭緊皺,陷入深深的思考,彷彿在探索道的深邃奧祕;時而若有所思,輕輕點頭,似乎領悟到了其中的一絲真諦。
遇到不懂之處,先是反覆琢磨,試圖從經文中尋找答案。他會逐字逐句地研讀,實在不解時,他便立刻起身,腳步匆匆地走向黃雲子的房間請教。
他輕輕地叩響房門,動作輕柔卻又帶着一絲急切,得到應允後,恭敬地走進房間,先向黃雲子行了一禮,姿態虔誠非常的請教。
黃雲子看着他求知若渴的眼神,那眼神中閃爍着對道的執着與熱愛,微笑着點頭,眼中滿是欣慰,覺得自己師父真是後繼有人。
在一次道觀舉辦的盛大法會中,四方信衆雲集。道觀內香菸嫋嫋,那煙霧如同薄紗般瀰漫在空氣中,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鐘鼓齊鳴,悠揚的鐘聲和鼓聲在山谷間迴盪,彷彿在向天地宣告這場法會的神聖。
信衆們懷着虔誠的心情,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的臉上滿是敬畏與期許,紛紛前來祈福,希望能得到神靈的庇佑。
然而,就在法會進行到高潮時,天空突然烏雲密佈,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變得漆黑如墨,彷彿被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籠罩。
一道黑色的魔氣如惡龍般沖天而起,帶着令人膽寒的邪惡氣息,如洶涌的潮水般直逼法會現場。原來是有妖魔試圖擾亂法會,破壞大奉的安寧。
自從季安閉關之後,大奉這種事情便越來越多,只不過敢跑到道門來鬧事的,還真是沒見過。
季明道感受到這股邪惡的氣息,心中猛地一凜,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手持桃木劍,劍身閃爍着淡淡的光芒,口中唸唸有詞,一道道符咒從他手中飛出,光芒閃耀,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劃破黑暗。
在後來與與妖魔的激烈戰鬥中,季明道靈活地躲避着妖魔的攻擊。那妖魔身形巨大,如同一座小山般聳立,力量驚人,每一次攻擊都帶着排山倒海之勢,所到之處,地面爲之震動,周圍的樹木紛紛折斷。
但季明道憑藉着對道法的熟練運用和敏捷的身手,巧妙地避開了妖魔的鋒芒。他如同一隻靈動的飛燕,在妖魔的攻擊間隙中穿梭,同時不斷施展道法反擊。
他心中默唸咒語,桃木劍一揮,一道金光射向妖魔,妖魔發出一聲怒吼,那吼聲震得周圍的空氣嗡嗡作響,卻並未退縮,反而更加瘋狂地攻擊。
季明道深知不能退縮,他咬緊牙關,臉上的肌肉緊繃,集中精神,眼睛緊緊盯着妖魔的一舉一動,尋找着妖魔的破綻。
黃雲子等道門高手,自然也迅速加入戰鬥,衆人配合默契。黃雲子口中念動咒語,手中拂塵一揮,一道強大的法力如洪流般涌向妖魔。
那法力光芒萬丈,照亮了黑暗的天空。季明道看準時機,趁着妖魔被黃雲子的法力牽制,迅速衝向妖魔,桃木劍直指妖魔的要害。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決絕,手中的桃木劍彷彿也感受到了他的決心,光芒愈發強烈。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成功擊退妖魔。
陽光重新灑在道觀內,信衆們歡呼雀躍。季明道看着衆人感激的目光,心中充滿了自豪。
他深知,自己父親乃是道門魁首,自己生來便肩負着傳承道法、守護世間安寧的責任。
此次戰鬥,也讓衆人對這位小道長刮目相看,更加認可他在道法上的天賦與造詣。信衆們圍在他身邊,紛紛稱讚他的勇敢與智慧,季明道微笑着迴應,心中明白,這只是他在求道之路上的一個小小里程碑,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至於季淑婕這位大奉以及道門的小公主,無疑是萬千寵愛於一身。
每天丫鬟們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她們的腳步如同微風拂過,生怕驚擾了還在睡夢中的小公主。
爲她梳妝打扮時,動作輕柔而熟練,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細緻與呵護。
季淑婕身着一襲淡粉色的長裙,裙襬繡着精緻的花朵,那些花朵彷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栩栩如生,宛如將春天的美景穿在了身上。
她面容秀麗,肌膚勝雪,眼神中透着溫和與善良,宛如一位下凡的仙子,散發着令人如沐春風的氣息。
儘管身份尊貴無比,但她性格溫和謙遜,從不仗着自己父母的身份肆意妄爲。相反,她心懷一片赤誠善心,時常深入民間,關心百姓疾苦。
有一次她聽聞有一處村莊因疫病肆虐,村民們痛苦不堪,郎中們對此都束手無策。季淑婕心急如焚,一顆心彷彿被緊緊揪住,彷彿能感受到村民們所遭受的痛苦。
她立刻帶着觀中的道醫和珍貴藥材,乘坐馬車,一路疾馳前往村莊。
馬車在崎嶇的道路上顛簸前行,車窗外的景色飛速掠過,但她無心欣賞。
她坐在車內,心急如焚,不停地透過車窗張望,眼神中充滿了焦慮與擔憂,希望能儘快到達村莊,爲村民們帶去希望。
她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村民們能早日脫離病痛的折磨,恢復健康。
到達村莊後,眼前的景象讓她心痛不已。村民們躺在牀上,痛苦地呻吟着,臉上滿是病痛的折磨和絕望的神情。
他們的身體虛弱不堪,有的甚至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刺鼻的藥味和腐臭味,令人作嘔。
但季淑婕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她不顧疫病的危險,毫不猶豫地立刻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她親自與道醫們一起悉心照料每一位病人。
給予他們溫暖和希望。她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憐憫,彷彿每一位病人都是她的親人。
她穿梭在一間間病房之間,查詢着每一位病人的情況,並且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他還鼓勵他們要堅強,不要放棄。
在她的努力下,村莊裏的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村民們看着這位善良的小公主,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
他們紛紛跪在地上,向季淑婕磕頭致謝。季淑婕趕忙扶起他們,眼中含淚說道:
“大家快快起來,這是我應該做的。看到大家受苦,我怎能坐視不管。”
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着每一個村民的心。
此事傳遍大奉國內,季淑婕因此獲得了極高的善名,成爲百姓心中的救星和天使。
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不僅帶來了榮耀,更賦予了她幫助他人的責任。她
將繼續秉持着這份善良,爲大奉的百姓帶去溫暖與希望,讓這份善良的光芒,在大奉的每一個角落綻放,如同繁星照亮黑暗的夜空。
她暗暗發誓,以後要更加關注百姓的生活,爲他們做更多的實事,讓大奉的每一個人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