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塞外飞雪,朝事如荼
在南京的高一鸣收到边关下大雪的消息,大喜,明军总算可以缓一口气了,他命令各处明军就地驻扎,进行整训,同时诏令吴三桂、高杰、李定国、张振远、黄得功五人回南京。
来到大明一直紧绷的神经也总算放松下来,這一天李定国等人還未到南京,高一鸣难得清闲,
作为一個后来者,還有一点小文艺青年情节的人,也曾为到南京而不见紫禁城而遗憾,如今紫禁城就在脚下,怎能不参观一遍。
不要皇宫裡的人作陪,只叫了史可法,因为自从遇到史可法,高一鸣就像给他上了弦一般,不但把吏部、兵部的两個硬骨头交给了他,也把疏通从扬州到京城运河任务交给了他,等闲高一鸣都难得见他一面,应是把一個文人,磨砺成了脊梁浑厚的汉子。
高一鸣看着他,感慨良多,也为這么使唤老实人而感到愧疚,但是前些日子他一直在和時間赛跑,从他那点少得可怜的歷史记忆中翻找能够信得過、靠得住的人实在太少,如今這种局面总算好些了。
“這些时日辛苦大人了。”
“为国操劳,不敢妄言辛劳,皇上谬赞了。”
“哈哈,老大人不愧是国之柱石,就此胸襟让满朝无数人汗颜,今日叫大人来也沒什么大事,天气不错,咱们难得一日闲,咱们随便走走。”
“是,皇上請。”
高一鸣也沒有再客气,率先朝前走,边走边道:“运河疏通得怎么样了?”
“回皇上,按照您的指示,此次疏通运河用了大量难民,所以多地一起开的工,如今主要淤塞段都清得差不多了,想来明年开春通航应该沒有問題。”
“如此就好,虽然进入冬季我們暂时沒有了清军南下的顾虑,但是這個危险一直在啊,他们休息,我們不能休息。”
“皇上說的是。”
“呵呵!這裡就你我两個人,不要這么拘谨,对了,参与疏通运河的民力工钱可不敢欠缺啊,都是为国家做事的,唉!如今遭了灾才成了难民,等明年稳住边关局势,就要多关注一些民生問題了,现如今南边要远好過北边,都是一家人,该互相帮衬一下才是。”
“是的,如今虽然长江以北贼军被肃清,但是一年多的战乱,好多地方错過了秋种,也有好多地方還沒等种子发芽就从地裡把粮种刨了出来吃掉,致使现下北方处处田地荒芜,今冬明春不好熬啊。”
“這种情况户部有应急措施嗎?”
“应急措施?”
“哦,就是应对的办法。”
“户部已经拨了五百万两,在到处采购粮食。”
“這怎么够,這样,从内府再拿出五百万两,不要一直把眼睛放在粮食上,现如今粮食被一些黑心商人炒得一天一個价,当然种粮也不能不采购,主要的是从沿海多采购些鱼干、果干這些东西,价格便宜,将就着也可以活人,可千万不要出现易子而食這种惨剧。”
“皇上仁慈,臣代天下百姓拜谢皇上。”
“得得得!!!别拜了,让天下百姓吃不饱肚子是我這皇帝当的不称职,如今做的這些也只是一些补救措施而已,咱们一起往前看吧。”
两人又走了几步,高一鸣换了一個话题,道:“地方精简机构的方案做得怎么样了?”
“還在做,六部已经达成了初步意见,不日就会呈报给皇上预览。”
“好,一定要记着,编制人数必须要明确到县衙。”
“是,請皇上放心。”
“如此就好,现在天下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朝廷机构却又要精简瘦身,军队還要加强训练,等着几件事做完了,我們就可以真正放下心来了,但是這所有的前提,就是要在明年打赢清军才行。”
“皇上此次召见吴三桂等人就是要制定明年军略嗎?”
“军略沒什么好制定的,未来三五年,明军不会出关一步,以守为主,主要是预测一下明年开春,清军会从哪裡进攻,我們又给如何防御。”
“如此臣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兵部的事情有劳大人了。”
“臣不敢邀功,兵部的事多亏秦老将军在,一直都是她在操劳。”
“古人說女人能顶半边天,唐有红拂女,我大明有秦良玉,都是巾帼豪杰!”
作为被古代礼教熏陶出的史可法并不太认可高一鸣的這番话,不過也并沒有出言反驳,一副你高兴就好的模样,皇帝如今已经大变样,不敢乞求太多。
高一鸣来到汉白玉围栏边,看着眼前被宫人刚用水冲洗過的大青石板和远处一重重的宫阙,還有更远处似有還无的云烟,不由诗兴大发,张口就来:“雨淋金陵塘,烟锁秦淮愁。推开万重阙,君王谁见留。”
听到高一鸣這首惆怅满腹的诗,史可法心中大惊,立马想要劝慰:“皇上!——”
高一鸣挥手止住他道:“你放心,我不是心灰意冷,实在是为我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无聊,会過紧日子,不会花钱,岂不知這大明天下最大的基石就是百姓和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已,王侯算得了什么,歷史上的帝王不明白,如今的哪些藩王也不明白,只要把钱花在這两個地方,最坏的情况无非换個人做皇帝而已。”
這话史可法可不敢接,但是他打心裡认同這话,只要有一点胸怀国家的官员,对這看的也很清楚。
“现在那些藩王還天天去户部嗎?”
“藩王们闹過几次之后沒得到什么便宜,就不怎么去了,而是三五成群的在南京城裡游荡,不时出入烟花柳巷。”
“他们是以這种方法向我示威呢,哈哈,那感情好,让他们去浪,身体是他们的,早早夭折可愿不得谁,指望靠這抹黑朝廷,他们是想多了。不過你也多留意一下,皇亲国戚中有沒有什么上进的后辈,如果有就编进禁军来。和其他人一样,有本事都可以拿出来,表现得好论功行赏,表现得不好自有军法,一视同仁嘛。”
“是,臣记下了,下去就和秦老将军安排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