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1.文中人名、地名和丹藥的隱喻
絮娘——飄零如絮&蘭因絮果;
蔣序舟——虛舟,看似安穩,實際經不起推敲;
蔣星淳——淳厚有餘,聰慧不足;
蔣星淵——他本身就是深淵;
蔣姝——靜nV其姝;
莊飛羽——野心B0B0,夢想着飛h騰達,爲了利益不擇手段;
宋璋、徐元昌、徐元景——如圭如璋、既壽永昌、春和景明,都是反諷;
溫朔、溫昭——朔是每個月的初一,是連月光都看不到的至暗時刻,昭是明亮的日光,在真正的君子面前,一切黑暗都無所遁形;
伏陵——伏於荒陵,來生再會;
定州——安定之州;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神授丹——脫凡胎,去塵骨,醍醐灌頂;
望仙樓——遙望仙娥,相見難相親。
2.爲什麼要寫這樣一本基調偏nVe的書?
我最開始在文案裏說,寫這本書是爲了解壓,真的寫下來,反而投入了b之前更多的心血,經常修修改改,磨到凌晨,簡直像自討苦喫。
不過,如今緩過勁,回頭去看,還是感謝這段經歷,我在陪着書裏的所有人,遍嘗悲辛滋味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很多。
這本書通篇都在燉r0U,又不止是燉r0U,絮孃的經歷悲慘,其他人也沒有好到哪裏去,真要總結的話,這不是nVenV,而是特定時代的悲劇。
所有的好人,壞人,自私自利的人,機關算盡的人,包括高高在上的當權者,在亂世的洪流之中,都是一樣的。他們生如朝露,渺如蜉蝣,無法實現自己或微小或貪婪的yUwaNg,無法對抗既定的殘酷命運,卻又在某些拼命抗爭的時刻,爆發出短暫卻耀眼的人X弧光。
這種化學反應,令我着迷。
我戰戰兢兢地把握着分寸,竭力用剋制的筆觸、通俗的語言去描寫、去記錄每一個人的經歷,平靜地接受誤解,若是能令哪怕一兩個讀者發出“哀感頑YAn”的嘆息,這本書就不算白寫。
3.爲什麼是半開放式結局?
因爲我感覺,故事停在這裏剛剛好,適當的留白,能夠引發更多的思考和遐想,延續作品的生命力,衍生出一萬種可能。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絮娘膽小怯懦,溫順柔韌,爲了保護孩子們,忍耐了很多年,卻在最後選擇以Si抗爭。她向“親手養大的惡龍”扇過去的軟弱巴掌,微不足道的風骨,耗盡了所有的心力,用掉了最激烈的感情,這是她的高光時刻,也是尤其讓我心折的地方,再往後講下去,故事只會變得累贅冗雜。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她的神識已失,軀殼永遠停留在和心Ai之人朝夕相守的幸福日子裏,蔣星淵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溫朔、賀蘭縉雲和其他男人也各有各的意志,但他們再怎麼爭鬥,都和她沒有關係了,她感覺不到,也毫不在意。
這本書以她的名字命名,從她的苦難開始,到她的解離結束,她是絕對的主角,男人們只是配角,不應該佔據太多篇幅,我也不想把結局寫成俗套的瑪麗蘇後g0ng。
4.以後還寫r0U文嗎?
今年不會,明年的事,明年再說。
我現在是全職作者,雖然大部分時候很任X,但是喫不上飯的時候,還是要考慮經濟現實。pob較小衆,盜文又猖獗,《絮娘》的訂閱並不是很理想,不怕你們笑話,我已經連續好幾個月入不敷出了,不然也不會雙開《樂sE》,天天熬夜。
總結來說,寫《絮娘》的十個月很開心,窮也開心,既滿足了自己的xp,對很多人、很多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了新的感悟,又得到了這麼多讀者的喜歡和支持,這些都是我的無價之寶,我會放在記憶裏好好珍藏。
我有時候會自省,我大概是很缺Ai、很需要肯定的人,有人寫長評誇我,我會感動很久,同時又很擰巴,覺得要跟讀者保持距離,要讓你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品上,要接受大家來來去去,緣聚緣散,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平庸;有時候會害怕,覺得自己的上限大概就到這裏了,永遠賺不到大錢,永遠火不了,覺得你們轉瞬就會忘掉我,喜歡上更有趣、更有靈氣的作者。
我在間歇X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安慰中掙扎,只有對寫作的熱Ai不變。
不管怎麼樣,我都會一直寫下去的。
最後大聲喊一句:支持正版的讀者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小天使,真的很感謝你們。
祝你們在三次元開開心心,順順利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