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一期发行 作者:未知 4月15日,《趣味儿童》、《阳光儿童》新一期发行。 两家杂志社虽然還是同一天发行,各自的境遇却早已天差地别。 现在。 《阳光儿童》的发行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发行量已经突破80万册。 《趣味儿童》的发行范围,反而由以前的整個西南地区,缩减到了省城及其周围的一小部分城市。 发行量不足两万。 但即便是如此,两家杂志社,谁也沒有更改发行日期的打算。 颇有些死拼到底的意思。 如果沒有意外,也许就真的要拼死一方了。 …… 一大早,各书店、报亭老板陆续开门营业。 今天是好几家杂志的发刊日期,生意一般都比较好。 有些读者甚至已经等在门外,就等着开门购买了。 “唉,《趣味儿童》,曾经卖的多好的杂志啊,现在是越来越卖不动了。” 一家报亭老板叹息道。 他曾经一期能卖掉几百本《趣味儿童》。现在一期进個三五十本,都不一定能卖完。 不過,他還是将《趣味儿童》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毕竟是卖了這么多年的杂志,他也有感情。 有這种想法的人,在整個省城和周边地区還有很多。 即便是现在《趣味儿童》不好卖,他们也会每期都进货。 他们盼望着有一天,《趣味儿童》能够重新回到以前畅销的时候。 …… “老板,《阳光儿童》到了嗎?我儿子最喜歡裡面的故事了,一大早就催着我来买。” 某报亭前。一位30多岁的眼镜男子說道。 “哎,到了,给你。《趣味儿童》也到了,你要不要也来一本?”老板不忘推销道。 眼镜男稍一犹豫,拒绝道:“算了,老板。现在《趣味儿童》的故事不怎么样了。” 老板遗憾的摇了摇头。 以前的《趣味儿童》都是客人抢着购买。哪裡会像现在這样,向人推销,人家也不买。 “哎,小李,又来给儿子买杂志啦。” 另一报亭前。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对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說道。 “哦。是齐哥啊,我是自己买,我還挺喜歡看這些儿童杂志的。当然,我也会把裡面的故事讲给我儿子听。你买什么杂志?” 中年男子扬了扬手中的杂志,說道:“《阳光儿童》和《趣味儿童》一样买了一本。你說我儿子都上初中了,還整天想着看這些杂志。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趣味儿童》不是已经不行了嗎,你怎么還买?”30岁左右男子问道。 “唉,都买了几年了,习惯了。将就看吧。” …… 林飞是《趣味儿童》的老读者了。 今天,他来到报亭前,习惯性的买了一本《趣味儿童》。 就在他准备离去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他。 “哎,林飞,你怎么還买《趣味儿童》啊?裡面的故事早就不行了。你還是买《阳光儿童》吧,裡面的故事精彩多了。” 說话者是林飞的邻居。 两人年纪差不多,孩子也差不多大,十来岁。 “哦,是李林啊。我买习惯了。我觉得還行吧。”林飞答道。 “我看你啊,是太念旧了。這样吧,這本《阳光儿童》我看完了,借给你看看。现在真的比《趣味儿童》要好。” “哦,好吧。”林飞答应一声。 回到家裡,林飞看着手裡的《趣味儿童》,眼神颇为复杂。 其实,他心裡也清楚,《趣味儿童》這一年以来,质量是一期不如一期了。 把裡面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也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吵着要听《阳光儿童》裡面的故事。 “希望這一期裡面,能有一两個不错的故事吧。” 林飞這样想着,随手翻开了杂志。 “果然還是一样啊。” 林飞已经翻完了前面的10多篇故事,沒有一篇能够吸引他。 “难到真的应该去看《阳光儿童》了嗎?” 林飞也听朋友讲過一些《阳光儿童》上面的故事。 裡面的许多故事确实是不错。 尤其是有“小童话大王”之称的阳洁写的故事,堪称篇篇精彩。 “下期改买《阳光儿童》吧。” 林飞叹息一声,他有些不舍。 不舍的是,看了這么多年的情怀。 但沒有办法,该舍去的终究還是要舍去。 “還有最后几篇故事,把它看完吧。” 翻到最后几篇故事,林飞迟迟沒有閱讀。 因为這几篇读完了,就要和《趣味儿童》說再见了。 “咦,《乌鸦喝水》,讲乌鸦喝水嗎?那有啥意思。” 林飞本不想急着看,可不小心瞟到了标题。 心裡有些不爽。 现在趣味的這些編輯到底在干什么,怎么什么乱七八糟的故事都往上面刊登。 可很快。 林飞再次情不自禁的“咦”了一声,原本有些散开的眼神,也突然聚焦起来。 “這故事有点意思啊。” 故事很简单,說的是一只口渴的乌鸦,看见一個瓶子裡有水却喝不着。于是将小石子扔进瓶子裡,使水面升高,這样便喝到了水。 “還真是有点意思。故事简单,道理却不简单!” 看到這裡,林飞忍不住大笑一声,“哈哈,终于還是有一篇不错的故事了。而且這故事,也很适合讲给儿子听。后面還有几篇,让我再看看。” 他不禁对后面的故事,有些期待起来。 事实上,后面的故事果然沒让他失望。 《乌鸦喝水》、《狼来了》、《龟兔赛跑》、《北风与太阳》、《小红帽》。 整整五篇,五篇同样精彩的故事。 林分把這五篇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越看越是觉得,這些故事回味无穷。 他有些激动起来,《趣味儿童》终于找到好的故事了。 自己這几個月以来的坚持与等待,也终于有了回报。 他已经很久沒有读到這么精彩的小故事了。 在他看来,這些故事即便是对成年人来說,也是很有价值的。 “不行,我得给李林那小子打個电话。還劝我买《阳光儿童》,差点错過了這么多精彩的故事。” 隔壁屋裡,李林的电话响了。 他一看是林飞打来的,還以为对方是要過来借书呢。 不禁得意一笑,你小子终于来借书了啊。 “嘿,林飞啊。怎么样?還是想看《阳光儿童》吧?過来拿吧。我刚看完,裡面有几篇故事真是不错。” “李林啊,我不是来借书的,我是向你推薦《趣味儿童》的。告诉你,裡面有几篇故事非常精彩,绝对比《阳光儿童》好。不看的话,保证你后悔。”林飞說道。 李林挂了电话,心裡有些纳闷。 “這一期的趣味真有那么好?還是那小子抹不开面子過来借书?想要死鸭子嘴硬,硬撑到底。” 应该是第二钟可能。 他可不相信,這一期的《趣味儿童》,会突然间变得那么好。 与此同时。 某报亭旁边。 “哎,先别看你的《阳光儿童》了。你先看看這篇《北风与太阳》,有点意思啊。” 某公寓裡面。 一位年轻妈妈手裡拿着一本杂志,一边看一边念给女儿听:“从前有一只兔子非常骄傲……咦!女儿乖,让妈妈先看一下……” 某小区裡。 一位3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问儿子道:“儿子,你从《狼来了》這篇故事裡学到了什么嗎?” 儿子答道:“爸爸,我觉得首先是不能說谎,然后,更加不能用谎话去愚弄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