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盘活了话剧市场 作者:未知 沒用多长時間,一部截取版本的《牡丹亭》便完成了。 李凡检查了一遍,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眼前的《牡丹亭》,李凡忽然微微一笑,他想起了一则颇为有趣的,關於《牡丹亭》的创作轶闻。 相传,在前世明万历年间,江西临川才子汤显祖,因上疏得罪皇帝和权臣,被诏责后贬到徐闻任添注典史。 汤显祖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徐闻任职。 当他到达徐闻宾朴城的时候,已近黄昏,知县熊敏安置他住进典史署。 因初来乍到,当夜,汤显祖心烦意乱,苦不堪言,难于入寐,夜半三更,心浮气躁,喉干难忍,想找些水酒小酌消愁,奈何葫芦已见底。 于是,披衣行出庭院,独对寒月,感叹嘘唏。 忽然,汤显祖眼睛一亮,发现墙角有一口井,井上盖着大石,顿觉稀奇,忙唤醒家僮,合力揭开井盖。 只见井泉清澈如许,泉面如镜,月轮坠于井中,气象独特。 于是,汤显祖用勺子,勺了一瓢井水,一喝,泉水清纯甘冽,泌人肺腑。 心中惊喜的汤显祖张喉豪饮,痛快不绝。 此泉似酒如醇,汤显祖竟然大醉,返回屋内歇息,即时便进入梦香。 然夜梦频频,情感交加,梦中故事闻所未闻,梦中人物传奇生动,竟一觉睡到翌日将午。 醒来,汤显祖沉思寻梦,即刻搬来笔墨砚纸,把梦中情节一一记述,小心收藏。 六年后,汤显祖辞官返乡玉茗堂,翻出当年所记述的文签,润色加工之后,便成为了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临川第一梦《牡丹亭》。 這样的轶闻传說,无疑更为《牡丹亭》這部作品,添加了一份浪漫主义色彩。 当然,汤显祖当年是不是真做過那样的梦?现在也无法考证。 不過,我們可以姑且认为,汤显祖当年,就是做過那样的梦。 将《牡丹亭》文档发到饶芊芊的电子邮箱,李凡关了电脑,走出房间,下得楼来,再走出院门,继续到村子裡晃悠去了。 嗯,不对,是继续关心工程的进展情况去了。 …… 8月12日。 南方剧院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同时向外界發佈了一则预告:根据古庸作品《牡丹亭》,改编的同名话剧《牡丹亭》,将于8月17号上午10点,在南方剧院演艺大厅首演,敬請大家期待! 南方剧院的這则预告一出,并沒有让大家感到惊讶,而是微微一笑,“终于出来了。” 很明显,大家早就已经知道,南方剧院一定会推出一部,根据古庸作品改编的新剧。 只不過预告的時間,比大家预计的要稍微晚了一些。 在之前就有很多網友在讨论,說南方剧院一定也会去找古庸,购买一部话剧作品。 沒办法,同为三大剧院,南方剧院是绝对不会允许,只有东方剧院和京都剧院出风头的。 那样,南方剧院的地位和脸面,都会受到影响。不仅会惹得外界非议,還会让其它那些中小型剧院暗中嗤笑,幸灾乐祸。 所以,南方剧院一定会在短時間内,推出一部不亚于那两部作品的新剧。 而要做到這一点,前去寻求古庸帮忙,显然是最正确的選擇。 網友们早就已经洞悉了一切,现在来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南方剧院今天的這则预告,证实了網友们之前的猜测。 所以,網友们尽管沒有意外的惊喜,但心情却是极好。 一则,他们猜对了南方剧院的动态。 二则,他们又有了一部新话剧可以期待。 網络上一片欢腾。 “哈哈!南方剧院的新剧终于出来了。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仍然是古庸先生的作品。” “古庸這是准备把话剧一出到底的节奏啊!” “是啊,這都是短時間内的第三部话剧作品了。這货确定是写武俠出生?我看他现在创作话剧作品,那是一溜一溜的。” “嘿!不只是话剧作品,人家现在還有一部纯爱作品《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每天都在准确連載。天才作家的世界,你不懂。” “话說這一次的《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南方剧院的预告上,也不知道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內容,差评!” “我也非常好奇的想要知道。不過,现在不知道也沒有关系,只要知道是古庸的作品就可以了。” “說的沒错,只要是古庸的作品,那就一定是值得期待的。大家一起期待就好了。” “话是如此沒有错,不過,我還是希望這出《牡丹亭》,不要再是悲剧了。我是真的不喜歡悲剧啊!” “估计沒人会喜歡悲剧吧。不過,谁让古庸那厮的悲剧作品,也那么有魅力呢。让大家总是仍不住的要跳入其中。” “总之,但愿這一次古庸大爷能够发发慈悲,整一出喜剧出来。” “嗯,這個可以有,那大家就一起祈祷吧。” “……” 網友们对于一出,還未正式开演的话剧如此热衷,不得不說,這段時間的话剧市场很活跃。 造成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自然是古庸的三部话剧作品。 而受益的却是整個话剧界。 這段時間,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剧院,也陆续推出了不少的新剧,又或者正在准备推出新剧。 受现在话剧热潮的影响,各剧院推出的新剧的成绩,比之前好了太多。 尽管他们的新剧在质量上,远远不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窦娥冤》。 但有幸抢到门票,看到那两出话剧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是无缘看到那两出话剧的。 那怎么办?为了過一過看话剧的瘾,大家自然就会選擇,去其它那些剧院,看一看其它的话剧。 這样一来,其余各大剧院新剧的上座率,自然节节攀升。 而大家在看了那些新剧之后,发现有些剧還不错,固然不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窦娥冤》,但也值得看一看。 看完之后,在網络上一宣传,知道的人越多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院。 在這种良性循环之下,其余各大剧院所推出的新剧的市场,也就慢慢起来了。 追根溯源,古庸用了三部话剧作品,确切的說是两部,因为第三部《牡丹亭》還未正式开演,就盘活了现在的话剧市场。 无数的剧院从业人员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