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梅[八零] 第123節 作者:未知 “爸,媽,我們餓了,先去點菜喫飯,不看了。”姜家人中午沒喫午飯,小姜讓他們不用喫的,等晚飯再一起吃了,弟弟妹妹們早就餓得慌。 “你們去喫吧,飯盒保管好,別弄丟了,回頭還要裝喫的回家。”姜媽不管幾個孩子了,讓他們自己先去喫飯。 四點半過後,大家基本找好位置坐下來喫東西了。 四點二十分之前來的人最多,七八成客人都在這個時間點過來,過去這個高峯時期,後面還有人來,只是少了,他們後來的人到食堂,看見的就是一樓坐滿客人,熱鬧非凡。 一樓人太多,後來的客人如果打好菜不知道坐哪,會被員工引導去二樓,二樓沒菜,有米飯和甜湯。 在二樓喫完還想喫,可以下樓加菜,多走幾步路的事情,菜是不會被搶光的。 四點五十分,夫妻兩人出現在食堂前門門口,沈立秋問坐在門口檢查請帖的員工她家親戚有沒有來。 說曹操,曹操到,她才問,一大家子過來了,她和楊東趕緊過去向長輩們問好。 他們在門口沒說多久話,孔家一家四口也來了。 沈立秋:“大家進去說,一樓人多,我們點完菜就上二樓坐着。” 全是領導的親戚,坐在門口檢查的工作人員沒檢查領導親戚的請帖,讓他們進去了。 孔家四人帶了四個飯盒,全由哥哥孔永英拎着,孔永英本來還很介意,不是嫌丟人,是覺得四個飯盒拎着太礙事了,看到岑家也是差不多狀況,一人拎幾個飯盒,都是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拎着,心裏突然平衡。 他們這一行人真的非常多,多到進去食堂裏,食堂已經在喫飯的客人會看向他們,看了一眼又轉回自己的餐盤。 “東西還真豐富,連零嘴水果都有。”外公外婆都是自己拿餐盤,不用年輕人拿,外婆和小花一樣,一眼就看到零嘴水果。 這幾樣放在進門就能看見的地方,非常顯眼,沈立秋特意安排成這樣的。 看到飯菜不新鮮,看到零嘴水果才新鮮。 沈立秋回外婆的話:“外婆,今個兒客人請得多,又用了自助的形式,已經選自助,總那幾樣客人也會乏味,所以將水果零嘴都算進去了。”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喫橘子甜甜嘴,我挑了四個看起來就很甜的橘子給你們。”岑珺拿了四個橘子,真給四位長輩塞了橘子。 老人家回說酸掉牙就罵她,都怪她不會挑橘子。 能明顯看出四位老人被岑珺逗開心了。 落在四位老人後面的嚴鬆梅夾了塊糕點進自己的餐盤,此時此刻很大家能散開選菜,所有人走在一起,都不好挑選了。 礙着公婆在場,她不敢開口,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公婆說她。 沈立秋也注意到幾十個人在一起不方便點菜,讓大家自由走動,她和東哥來陪四位老人家。 四位老人見兒孫們還跟在他們後頭,讓他們趕緊去挑自己喜歡的,不用管他們。 他們也讓沈立秋和楊東去找喫的,他們自己能行,沈立秋可不敢不管四位老人家,堅持要陪在邊上,老人家們最後讓他們夫妻陪着了。 立秋是食堂的領導,能幫他們介紹,有些喫的他們也不認識,立秋能幫他們解答。 一羣人年紀最大的就這四位老人,輩分最大的允許小輩們走了,小輩各自分開,往自己感興趣的區域走。 孔家岑家兩家爸媽都在場,只是事先約定過了,不在喬遷宴上談話,要談話,等以後談婚論嫁再說,所以見到彼此,都只是點頭問好,不會有過多交談。 “我看到它們都不想喫飯,就想喫它們,零嘴真多。”嚴鬆梅和丈夫岑仁暉兩人在零嘴區和甜點區交界的地方站着。 岑仁暉:“零嘴都是小孩子喫的,你挑些點心,我們去飯菜區。” “誰規定零嘴都是小孩子喫的,飯前不喫,等我喫飽歇會兒再來喫它們,走吧,去點菜。”嚴鬆梅只是看看,挑了兩塊好看的糕點後,去選菜。 孔永英速度最快,挑了自己愛喫,惦記半個月的肉菜,將餐盤裝滿上二樓,找了個空位置,把四個飯盒放在邊上,見二樓有米飯,先給自己打了一碗飯,再跑到樓下拿了兩個肉包子。 孔爸孔媽都沒去包間,點好菜坐在二樓的喫飯區域,跟兒子坐一起。 只有一兩個人的話,能在一樓找到位置,想找四五人坐在一起的位置,只能上二樓了,二樓空曠許多。 “永英,午飯沒喫也不能這麼喫吧,沒聽喇叭裏的話?”孔媽見到兒子餐盤裏滿滿的肉食,不禁唸叨幾句。 他們一家人只有大兒子孔永英奇葩,滿餐盤肉食。 剩下的人都挺均衡,有菜有肉有水果。 問過食堂工作人員,飯碗能不能裝水果和糕點,食堂工作人員說行的,他們就用碗來裝水果和糕點了,不想跑上跑下。 孔永英完全不介意媽媽說他:“媽,這個量也不算特別大,我沒問人要兩個餐盤呢,真好喫,惦記這口惦記半個月,是我記憶裏的味道,如果能喫上魚粉我今天就圓滿了。” 今天不做湯粉湯麪,鮮肉餛飩也不做。 孔爸:“有這麼多喫的還不知足?” “而且還是免費的,不要錢,份子錢都不讓我們給,喫完走了還能送小禮袋,遇到這樣的美事,做夢都要笑醒,你別抱怨了。” 孔家不缺錢,只是沈立秋的喬遷宴非常博好感。 “我都忘記我們沒給過錢了,老闆真是人美心善。”孔永英不介意爸媽聯合說他,誇起老闆來了。 本來喫得挺開心的孔永英,見岑珺來找孔永義,沒那麼開心了,他也想談對象。 岑珺過來,先甜甜問候了孔爸孔媽孔永英,問候完他們才和孔永義說話。 “需要我陪你喫飯嗎?”孔永義問岑珺,完全不把爸媽和哥哥放在眼裏了。 岑珺端着餐盤搖頭:“不用,我要進去裏面,爺奶外公外婆,大伯二姑小姑姑和他們的家人全會去裏面喫飯,看到你和叔叔阿姨,想過來打聲招呼……我爺爺奶奶他們來了,我先過去了。” 嚴鬆梅的姐妹朋友們不用進包間喫飯,嚴鬆梅是要進去的,晚上算是一大家的聚餐。 包間規格限制,沈立秋將四位老人分別安排在兩個包間裏,孫輩的都去陪珺珺的外公外婆,至於自己和楊東的外公外婆,由外公外婆的兒女們陪着。 包間分配好了,外公外婆四個兒女,加上各自的丈夫妻子,包間裏已經有十個人在,沈立秋和楊東沒硬擠在裏面。 包間桌上有幾個冷盤,沈立秋讓在二樓的員工幫忙往兩個包間搬一盆甜湯和一盆米飯,盆不是非常大,裝了十人的量,飯鏟和湯勺都在,給大家又發了兩個碗和一個小勺後,帶着東哥走人。 珺珺外公外婆加上小輩已經超過十個人,添兩把椅子完全能坐下,只是沒沈立秋和楊東的位置,他們端着自己的餐盤,在二樓喫飯區域找了位置坐下。 “沒想到外公外婆還記得問爸媽。”楊東這裏說的爸媽不是親爸親媽,是岳父岳母。 沈立秋也想叫自己的爸媽來,奈何太忙沒空招待他們,只能事先讓東哥往家裏寄零嘴、水果和土特產,糖果沒寄,怕寄太多喫不完。 除了這些,還有封信,信上簡單說東西是食堂的喬遷禮,她心裏想念着他們,把屬於自己的喬遷禮寄回家了。 外公外婆問起沈立秋爸媽,沈立秋大概知道原因:“珺珺未來公婆都來了,身爲老闆,我的親爸親媽沒來,外公外婆關心幾句也很正常。” 她跟外公外婆說自己爸媽太忙,她也太忙了,他們過來她不好做安排,已經提前把禮品寄回家去。 孔家爸媽在二樓,她已經看見了,所以說起他們,她聲音特小,生怕被聽見。 “爸媽沒來真是太可惜了,今天多熱鬧。” “也沒什麼可惜的,都是食堂能喫到食物,他們以後再來省城玩就能喫到,同樣不用花錢。”對爸媽來說區別不大。 楊東想想是這麼個道理:“我剛纔看見老師了,幸好老師在喫飯。” 老師在喫飯,他們陪着四位老人,都不方便。 五個老師帶着各自的家人來了,坐的位置還比較靠近,他一眼就看到他們所有人。 沈立秋:“我跟外公外婆說話的時候也看見老師了,我就說晚點來比較好,不用和老師打招呼。” “唯一不好的是隻能上二樓喫飯,我覺得坐在一樓喫飯最滿足,周圍全是喫的,突然想喫什麼,自己去拿就好。”楊東不愛喫零嘴,飯愛喫的,飯量也不小。 沈立秋:“你想到樓下喫就去樓下喫,我不想和老師碰面,我不陪你,你在樓下喫完再上來。” 當初東哥要請老師她是反對的,老師們是很辛苦,很值得尊敬,不妨礙學生怕見到老師。 楊東想想放棄了:“喫完飯再下去吧,我想下樓拿點心到二樓喫。” “行啊,聽你的,只要不在樓下逗留太久,我們就不會有機會正面撞見老師。” 他們兩人聊着老師,孔家在聊飯盒打包什麼東西。 “我同意四個飯盒全打肉菜回家。”喫得差不多的孔永英已經在想打包回家的食物了。 弟弟孔永義:“我隨便。” “那好,你的飯盒我用來打肉了。” 孔媽媽不是很贊成大兒子的四盒肉想法:“你今天喫這麼多肉了還不膩味嗎?我的飯盒我自己選,我想選些甜點。” 孔爸:“肯定不能選水果,選水果只能裝冬棗橘子進去……我也選肉吧,我覺得紅燒排骨和糖醋排骨都好喫,不如一個飯盒一個味,紅燒、糖醋、燉煮的各自一盒?” 家裏三個男人選肉類,孔媽媽也不和他們爭,拿上自己的飯盒,決定去樓下選甜點。 媽媽要下樓,爸爸和兒子自然跟着下樓,孔永英還在說:“不要燉的,雖然味道不錯,但我覺得紅燒和糖醋的更值,兩盒紅燒,一盒糖醋。” 孔爸爸:“行,我不反對。” “楊哥和老闆都在呢,待會兒我們把飯盒裝滿了,上樓去和他們打聲招呼。”孔永英早看到沈立秋和楊東了。 他們去填飯盒不是說馬上要走人,還得再歇會兒喫點東西,裝飯盒只是怕太晚沒有好東西了。 一家四口的餐盤被工作人員收走,晚點想繼續喫,可以自己拿乾淨的碗,只剩一點點菜湯的餐盤沒必要留下來。 孔媽媽:“該打聲招呼,要好好說謝謝。” 一家四口下樓裝飯盒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裝飯盒。 都有晚點就沒好東西的想法,喫飽了想把飯盒裝滿。 小樹小花也在裝,屬於小花的飯盒在小花自己手上,她在挑選自認爲好看的糖果放進飯盒裏。 食堂員一個小時換次班,蘇採菊四點到五點在忙,五點到六點能休息喫飯了,看女兒在拿糖,叫女兒不要再繼續拿糖,已經放在飯盒裏的先留着。 小孩子就愛喫零嘴,小樹也在往自己的飯盒裏裝零嘴,只是不像妹妹只裝糖果。 媽媽來說他們了,小樹想了個主意,對妹妹說:“小花,你把飯盒裏的糖放哥哥飯盒裏,你的飯盒裝好喫的肉。” 蘇採菊不反對兒子的主意:“對,小花,你的飯盒裏裝肉,哥哥的飯盒裝零嘴。” 小花問媽媽的飯盒裝什麼,蘇採菊說裝糕點回去。 她在食堂上班,領導又不吝嗇,她帶着孩子喫飯不用錢,別的員工是餐補制度,她已經把所有肉都嘗過一遍了,肉隨時能喫,只裝一盒回家就行,她來裝食堂不賣的糕點。 原本會不好意思,但是今天這樣的狀況,她不會不好意思了,正好外面來的客人都喜歡肉,沒有很多人選糕點,她可以裝一盒回家。 條件好起來了,喫飽穿暖,她嘴巴閒了就想喫甜的糕點,奈何價格太貴,不捨得買。 今天正是放開喫糕點的好機會,天氣涼下來,從食堂裝的糕點不容易壞,能喫好幾天。 蘇採菊還算尊重孩子的意思,沒有讓孩子把已經裝好的糖放回去,即使家裏還有不少糖。 小花聽媽媽說拿糕點,三盒東西不一樣,她沒意見了,答應自己的飯盒拿去裝肉。 小樹看媽媽還喫着飯:“媽媽,你先喫飯吧,我和妹妹把我的飯盒裝滿就去找媽媽。” “嗯,媽媽先喫飯,你們慢慢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