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南來使節入都門(四)

作者:休息的雲
趙佶針對大理使節,做了一些安排,一來就是對大理使團的生活加以照顧,指定白礬樓供應伙食,務要讓大理使團感受到大宋的善意。然後就是責成三衙、羣牧司對大理貢來的馬匹加以察看,看看是否符合軍用。還有就是需要震懾大理。

  趙佶本來就準備大閱禁軍,就一道邀請大理使團參與,同時看看火炮的進度,要是火炮能形成一定規模的話,肯定也要拉出來給大理看看。

  同時遣御史中丞蘇轍與大理使團談判,畢竟大理也算漢化已久的國家,而且篤信佛教,蔡卞、蘇轍都算士大夫當中比較熟悉佛法的,和他們談起來也相對愉快一點。

  至於大理進貢來的馴象等物,趙佶也是照單全收,將馴象和象奴都送內侍省管理,自己大朝會終於有大象了,確實非常激動,有象來朝,太平有象歷來都是中原王朝強盛太平的象徵,向中原王朝進貢大象都被視爲臣服的象徵。

  一般而言,當中原王朝強大繁盛時,外邦進貢大象的頻率越高、數量越大。比如漢唐時,林邑等國都多次向中原王朝進貢大象和象奴,能夠用大象充作儀仗,那是國力強盛的表現。

  蔡卞回到都亭西驛,此次大理使團的副使坦綽李伯祥前來求見,李伯祥在大理屬於位高而無權的那種人。坦綽可不是什麼小官,按照大理的官職,其職位在南詔王之下、百官之上,爲三個清平官之一,所以決國事輕重,猶唐之宰相也,秉政用事,權力極大,併兼九爽、三託之官。

  論地位坦綽李伯祥還要比國相清平官高泰明還要高得多,但是據蔡卞的觀察,李伯祥在大理政壇可以說毫無權威,一應事務都是國相高泰明來處理,他這個坦綽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李伯祥這時候突然來找蔡卞,蔡卞心下已經有了計較,看來魚兒終於咬鉤了,蔡卞將李伯祥帶到都亭西驛內一間封閉的房間內,屏退隨侍的小吏。

  蔡卞和李伯祥坐定,蔡卞問道:“李大人所來何事?”

  李伯祥拿出一本冊子遞給蔡卞,和之前給蔡卞的冊子一模一樣,筆跡也是相同的,蔡卞笑了笑說道:“原來是李大人,難怪不得對大理的掌故祕辛瞭如指掌,李大人今日來尋本官,可有什麼事嗎?”

  李伯祥搖搖頭說道:“蔡大人,下官並不姓李,而姓楊!”

  在大理這麼久,蔡卞可是知道大理的一些事情的,蔡卞問道:“可是楊允賢的楊?”

  李伯祥說道:“雖不中,亦不遠耳!”這下輪到蔡卞震驚了,當年楊允賢叛亂,高智升出兵滅之。十八年後,楊允賢之子,楊義貞再度發動政變,殺國君段廉義而自立,改元德安,號“廣安皇帝”。後被高升泰所殺。

  當年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掌控滇西軍權。4個月之後,清平官(宰相)高智廉命其子善闡(昆明)侯高升泰率領滇東烏蠻軍隊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爲王。

  按理說,楊允賢、楊義貞父子謀逆叛亂,要是放在大宋,恐怕不光是人了,楊家肯定得搖散蛋黃豎劈蚯蚓,螞蟻窩都要開水燙過,九族消消樂那肯定是基操了,看樣子李伯祥與楊允賢親緣頗近,高家怎麼可能放過他。

  李伯祥也知道蔡卞得疑惑,於是向蔡卞解釋起了大理楊氏,楊氏是南詔貴族,在大理國內頗有威望,楊氏是貴胄世家。據載,南詔高級官員有230人,而楊姓就有53人,南詔德化碑上人物楊姓有11個。而且楊姓的密宗僧人最多,因南詔大理國推崇佛教,其作爲密宗傳承世家的楊氏得以有了更快、更好的發展。

  楊氏得主要勢力範圍是在滇西,和依靠滇東三十七部的高氏一向不和。五代時的楊幹貞,大義寧國國王,母親名彌錄,父爲一楊姓漁人。公元902年,南詔清平官鄭買嗣殺南詔王舜化貞,自立爲王,稱大長和國。公元928年,時任劍川節度使的楊幹貞不滿鄭氏統治,率兵殺滅大長和末代國王鄭隆亶,欲自立威望,又恐天下不服,遂立侍中趙善政爲王,建大天興國,但不足一年之後,楊幹貞廢黜趙善政,自立爲王,改國號大義寧國。楊幹貞的大義寧國僅僅維持了8年之後,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兵殺向大理,楊幹貞敗亡,死後諡爲肅恭皇帝。

  正是段思平討平了楊氏的大義寧國,才建立起如今的大理,也難怪楊氏一直不服。而且在楊氏內部,一直有一個傳說。楊幹貞的母親彌錄原爲洱海之濱的挖色人氏,相貌出衆,偶然被南詔末代國王舜化貞巡遊時非禮,隨後有了身孕,只得獨自棲身挖色山洞中生下一名男嬰,當男嬰出生後,彌錄攜子遠嫁萂村。從此,楊幹貞在此成長爲孔武有力的大漢,最後步入行伍,直至奪取政權,稱王一方。

  按這種說法,楊氏可是身具南詔王室血脈的。當然對於這種說法,蔡卞是不屑一顧的。無論是陳勝吳廣還是南北朝和五代的那些草頭王,都得給自己找一個名震天下的祖宗,這點並不稀奇。

  蔡卞好奇的是,李伯祥此番來的目的是什麼。蔡卞問道:“李大人說得是大理內部的事情,不知李大人找本官何意?”

  李伯祥說道:“請大宋爲我楊氏做主!”

  蔡卞眯起眼睛,仔細思考李伯祥說得話,楊氏現在雖然遭到高氏重創,但是在滇西,還是有相當的實力的。楊氏想要藉助大宋的力量恢復自己的地位無非是借刀殺人罷了,大宋不介意借這把刀,但是楊氏準備付出什麼代價呢?而且現在高氏一家勢大,若是貿然介入高、楊之間的鬥爭,說不定會破壞大宋的國策,這事可不小。

  蔡卞說道:“李大人所言,非本官所能決斷的,本官會密奏官家,請官家聖裁的。”

  李伯祥當然知道,這麼大的事情,不是蔡卞能決定的,若是蔡卞一口答應,那纔是忽悠他的,現在蔡卞既然答應代爲轉奏,那就達到目的了。李伯祥向蔡卞贈送了一份沉重的大理土產,讓蔡卞非常滿意。

  李伯祥說道:“吾楊氏滿門,就全仗蔡大人援手了!”蔡卞這纔將李伯祥送出。

  喜歡宣和軼事請大家收藏:宣和軼事書海閣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