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兩位古代的戰略大師

作者:夢風
齊年的這一番話讓大家都沉默了。這些人裏有一些人曾經有過創業的經歷,曾經有些人有過運營的經歷。他們深知最初的熱情和最終的實施效果有時候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開公司做生意,並不是用EXCEL進行計算這麼簡單。否則的話,爲什麼強調運營那麼重要呢?

  在這一次管理人員會議中,齊年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讓所有人能夠從務實的角度來分析初創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然後提出戰略構想。

  雖然大家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的建議非常多,但齊年認爲這些建議只是常規的戰術性建議,而並非戰略建議。

  他十分認同一位教授提出來的觀點:“戰略並不是一羣人在一起討論出來的,而是幾個人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來讓下面的人去貫徹執行的。”

  這位教授舉了張良和郭嘉的例子。

  他說:“劉邦、曹操帳下謀士如雲。可是他們正是因爲頂住了壓力採用了張良和郭嘉的策略,所以一個平定天下,一個平定華北,打開一片江山。”

  這位教授講的兩個例子齊年是非常熟悉的。

  秦朝末年,劉邦和項羽爭霸的時候,劉邦始終處於不利的競爭局面,深陷泥潭而難以自拔。這個時候張良給劉邦出了一個主意,讓他不僅放棄關中,也放棄中原。

  這是一個令人根本就無法接受的建議。

  放棄關中意味着放棄政治上的優勢,放棄中原意味着放棄軍事上的優勢。兩個優勢都放棄了,還有什麼競爭的實力。

  這是劉邦的所有謀士都不會給,也不敢給的建議。

  但是張良提出了這個建議,而且劉邦竟然還採納了。

  張良是人傑,能夠把一名普通軍官提爲元帥、能夠採納一個明顯十分瘋狂的建議,說明劉邦也是一位人傑。

  張良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其背景是項羽剛剛平定天下,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但其實秦朝雖然滅亡了,但是局勢還遠遠未能平定。

  因爲項羽上面還有一個象徵性的皇帝,項羽的下面還有一衆因爲分封不公平而心生怨言的貴族、軍閥。

  張良勸劉邦遠走他鄉無非是讓他“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在中原即將發生軍閥混戰的時候保存實力。

  另一方面,項羽趕走了劉邦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纔可以放心地騰出手來對付其它的勢力。這樣就令劉邦達到了坐山觀虎鬥的效果。

  如果說張良的建議只是讓劉邦把棧道燒掉,龜縮在西川盆地的話,那麼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智謀超羣的人傑。

  他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暗渡陳倉”這個後手。等到時機成熟時突然從陳倉佔據關中,迅速得到一片雄厚的資源。

  當項羽還在他的衣錦之鄉附近與軍閥混戰的時候,劉邦就快刀斬亂麻把整個西方納入囊中。這個場景和當年周文王、周武王擊敗紂王統一中國的情形何其相似。

  至於郭嘉,則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時的曹操還只是混戰的軍閥中不那麼起眼的一位。有幸的在於他先於其他軍閥獲得了一個寶貝——皇帝,從而可以以丞相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畢竟曹操兵力衰弱,而且還屢屢被張繡暗算。當他處心積慮地解決掉了劉備、呂布、袁術之後,纔算有了喘息之機。

  而就在曹操四處混戰的時候,當時最大的勢力袁紹卻在北方休生養息。

  接下來該怎麼辦?是不是要學習劉邦明修暗道、暗渡陳倉?先讓出中原,等敵人打得差不多了再回來收拾殘局?

  有些謀士確實提出這樣的建議,但大多數謀士的建議是讓曹操繼續南下去解決劉表等軍閥。把小軍閥蠶食掉,自己發展壯大了,不就有了和最大的軍閥袁紹對抗的實力了嗎?

  非常符合邏輯。

  然而郭嘉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勸曹操直接和袁紹對着幹。曹操這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智者聽了郭嘉的建議是瞠目結舌,完全不明白這樣以卵擊石,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這個時候郭嘉拋出來一個震爍古今的十勝十敗論。

  這個論證袁紹必敗、曹操必勝的大十理由,不僅是說給曹操聽的,也是說給所有謀士和將士們聽的。因爲,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之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激勵士志。

  如果說郭嘉只是慫恿曹操壯着膽子去和袁紹單挑的話,那麼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智謀超羣的人傑。

  郭嘉爲曹操設計了一整套取勝的策略,這其中還包括出征之前把龜縮在一個小小城池、連士兵也沒有幾個的劉備趕跑。

  劉備確實是東漢末年所有軍閥中實力最弱的,從來都不被人看好。然而,這麼一隻弱雞,卻被曹操和郭嘉視爲頭號大敵。爲了防止北征的時候劉備在後面搗亂,把他趕走是必然的一步棋。

  之後曹操幾乎是原封不動地按照郭嘉設計的策略,擊敗袁紹,統一整個北方。

  可惜的是這樣的戰果,郭嘉本人卻看不到。因爲他在出徵的途中病死了。

  每每讀史讀到這裏,齊年都不勝唏噓。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說有些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爲了完成任務的。等任務完成之後,他們就迅速消失了。比如莫扎特、比如霍去病、比如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他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們卻影響了幾百年上千年。

  “戰略就像是核武器,你只能宣稱自己擁有,而不能拿出來展示,更不應該拿出來討論。”教授對齊年說。

  齊年點點頭。

  教授又說:“齊年,你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已經學過那些戰略工具了。現在要做的就是信息和數據的整合。思維是先於信息和數據的,但是思維需要經過以信息和數據爲論據的論證才能形成戰略。”

  齊年點頭說:“我明白。您以前跟我們說過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PDCA。原則上來講,PDCA是依據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處理)的順序進行。但是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信息和數據的檢視。您還說過,不要迷信自己做出來的戰略,也不要對自己做出來的戰略沒有信心。用戰略模型可以將戰略實施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