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卖童装
汤婷三人這才放心地离开。
“阿宁,你怎么沒在家好好休息?”林母皱着眉道:“刚从羊城回来,奔波了小半個月,可不得好好休息几天,怎么還在外面乱跑?”
徐婉宁走上前挽着林母的胳膊,将她往屋裡拉:“哎呀妈,我真的沒事儿。再說了,医生之前還說過,要让我适当的运动运动,我哪儿能整天躺在床上啊,那我会被逼疯的。我就出来走一走,也沒有做啥体力活,沒事儿的。”
“那你赶紧坐凳子上休息一会儿,也走了這么远的路了,妈去给你倒杯水。”
“谢谢妈。”
林母前脚刚走,张玉玲就捧着一件刚刚做好的衣裳出来了,“本来想早点出来见你,但手裡的活儿就剩下了一点,我寻思着做好以后再出来,也不耽误事儿。阿宁,你快瞧瞧,這件衣裳怎么样?”
张玉玲将衣服拿着展示了一圈:“你說拿出去卖,真的有人买嗎?”
“有,如果有得卖,我一定会买!”
“你别說,你還真别說,你给我画的图纸做出来的衣裳,可比我跟林伯母自己摸索出来的好看很多。我還做了两件男童款的,拿给我家大宝小宝穿,俩孩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都催我多做两件呢。”
“玉玲姐,你可以再多做几件不同款式的出来,摆在门口,這样一来,来咱们裁缝铺做衣裳的人,一进门就能瞧见了。”
“咱们裁缝铺是走中高端路线的,卖的衣服都不便宜,能时常来惠顾的,家裡都不差钱。這样的家庭,也舍得给孩子买衣裳。”
徐婉宁让张玉玲做的,是童装。
在羊城的批发市场转的时候,徐婉宁就发现了一個問題,服装市场基本上都是以女装居多,但童装却只有很小的两個店面,卖的衣服款式也不大好看。
京市的百货大楼和友谊商店裡倒是有卖童装的,但有一個同样的問題,那就是款式太少,可選擇性太少。
可以說,松寒四個来到京市這么久,徐婉宁几乎沒有在外面给他们买過衣服,基本上都是林母亲手做的,布料舒适,款式也贴合,只有徐母和大伯母二伯母還有姑姑,给孩子们买過几次衣服。
很贵,但孩子们更喜歡林母做的,因为款式是徐婉宁自己设计,林母亲手制作的,不论是从款式還是到舒适度,都是最高的。
而百货大楼买来的款,孩子们穿過几次以后,就束之高阁了。
所以回到京市后,徐婉宁就想着要将童装做起来。
這個市场很大,只要做得好,就能挣到大钱。
“阿宁,你觉得童装定价多少合适?布料我用的都是咱们店裡最好的,這要是做成女装成衣的话,布料和手工费,一件怎么着也得七八十块钱。童装的布料只用了三分之一左右,收三十块钱你觉得成嗎?”
张玉玲說這個数字的时候,自己的心都在打颤。
百货大楼一件童装,也才卖十几二十块钱。
他们卖三十,真的已经很贵了。
“像這种外套,定价五十左右。如果顾客一次性要的多,或者是面熟的老顾客的话,可以适当地优惠一点。等开了春天气暖和了,穿单衣服了,价格就能降一降。比方說,一件上衣二十,一條裤子二十,如果买一整套的话,那就是三十八块钱,讲讲价三十六也能卖。”
“女童大多数都是连衣裙,连衣裙的用料要比上衣裤子的套装来的省一些,所以价格還能再降,春装的就三十三到三十五,夏装就三十到三十三的样子。”
“当然了,我說的只是一個大致范围,具体的你自己定夺。”
张玉玲庆幸自己一直坐在凳子上,否则听到徐婉宁的话,她肯定会腿软站不住脚。
“阿宁,你刚才說卖多少钱?”
“玉玲姐,你是觉得咱们卖的太贵了嗎?”
张玉玲点头:“不是太贵,是非常贵,相当贵!要知道,现在厂裡的工资一個月也才四五十块钱,买一套衣服就要去了大半個月的工资。再說了,现在谁家只有一個小孩儿的?要买那就是成套的买。”
一次买上三四套,那就是上百块钱了,寻常人家哪儿能拿得出来?
徐婉宁笑笑,指着裁缝铺的招牌:“玉玲姐,你仔细瞧瞧,那四個字是什么字儿?”
“高级定制。”
“玉玲姐,我从一开始就跟你說了,咱们裁缝铺,主打的是走高端路线,所以来咱们店裡做衣服的人不算太多,但咱们的营业额和净利润,比起同行来不知道高出多少。”
“能多次来咱们裁缝铺裡做衣裳的,收入肯定不止你說的那個数。给家裡孩子买几套好衣裳,這個钱他们肯定舍得拿出来。”
看着张玉玲脸上纠结的表情,徐婉宁越发感觉自己像個“奸商”了。
但她說的也沒错,贫富差距一直都存在,哪怕是最艰难的时期,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却還有大把大把的人天天大鱼大肉糟蹋粮食。
别說京市了,就說她下乡的地方,那么偏远又贫瘠的小镇子裡,有钱人就不少。
而且他们现在所处京市,有权有钱的人多到难以想象,舍得花钱做衣裳的也大有人在。
徐婉宁不认为自己是“奸商”,因为他们裁缝铺,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高端。
布料,她们用的是同价位裡最好的,衣服也是一针一线亲自手缝出来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裁缝铺比起其他裁缝铺,最大的优势是设计。
设计主要是徐婉宁在设计,毕竟她的审美遥遥领先,哪怕她不是专业的,但只要她将自己前世买到的好看衣裳都画下来再做减法,拿给张玉玲和林母去缝制,做出来的衣服都大受追捧。
而且他们裁缝铺主打的服务是,沒有一模一样的衣服。
一個款式,卖给一個顾客后,就不可能再生产第二件一模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