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第34节 作者:未知 第48章 如意袋 “方向沒错,可惜材质太差了。” 受限于材质的問題,云苏最终還是放弃了這种办法,准备换了一個思路。 如果效仿城隍赵无极的做法,在身上挖一個洞,然后以化神境修士的肉身法体来修炼這门藏物之法,应该是最简单的依样画葫芦。 但這种法门的体验,对于云苏来說,肯定是不太好的,把自身炼成法器,感觉怪怪的,以后需要推衍和修炼的法术還很多,总不能稍有不顺,就在身上挖一個洞,刨一個坑,這太消极了。 装东西的器物不够大,那如果换個逻辑,把东西变小一些呢? 在推衍腾云驾雾时,云苏脑海中想到的是孙猴子在山上学筋斗云,這样不学,那样嫌弃速度太慢,总算是捞了個称心如意的筋斗云。 而细细想来,藏物之法,在神话传說中也有许多线索的。 最著名的,自然是须弥纳于芥子! 云苏略一沉吟,回忆起了上次百花谷狐婚时见到的那些小人国的小人。 小人国的小人,一個個還不到足踝高,那一队小人人数众多,结果婚宴上两個座位就坐下了。 人小,占得地方就小了。 须弥纳于芥子! 巨大的须弥山可以放入一個芥子之中,不外乎两個原因,也许是芥子内含乾坤天地,自然能够容纳须弥大山,也许是须弥山变小了,变得比芥子還小,自然能够装进去。 如今,云苏手裡沒有现成的天材地宝,对小到空间,大到乾坤天地的大道领悟也還远远不够,暂时无法凭空制造一個随身的大空间。 想要制造看起来高大上的随身空间,或者储物法器,首先缺乏天材地宝,其次那奥妙无比的天地乾坤规则,也极难刻画出来。 云苏推测了一下,如果能够顺利得到某种适合炼成空间储物法器的材料,要炼出让人满意的法器,沒有一年半载是很难做到的。 至于拿着一块好材料,只做出来一個内部一两丈见方的储物法器,又太沒想象力了,懒得去折腾。 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不然,便找一個過渡方案。 换一個思路,如果把东西变小,难度就要小得多了。 云苏又拿出了一個新荷包,前些日子王玄机做的,用的上好锦布,上青下白,绣有一缕缕云纹,還在云海之中,绣了一個古篆的云字。 小丫头的审美倒是不错,心思细腻,裡面還放了一些干桂花,拿在手裡就有一股淡淡清香。 “变!” 云苏一指点向屋中的板凳,法力涌出,改变了某种规则,只见板凳滴溜溜地一转就变小了,心念一动,再变,又小了一些。 最后,板凳变得只有芝麻大小,停留在手掌心裡,完全是等比例缩小,不只是大小改变了,重量也随之改变了。 事情顺利的超乎想象。 修仙问道者,身具道行法力,又有神通傍身,云苏施展起這种小法术来居然异常顺利。 变物的法术神通,许多神话传說中都有,大成王朝的古书上也记载了许多民间传闻,說某某仙人擅长变化之法。 有的点石成金,有的将橘子变沒了,有的将男变成女,也有的将动物变成人。 但在云苏看来,道行不够,对天地规则领悟不够的修士,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变化之法的,至少以化神境的道行和修为,云苏也只是刚刚入门。 那枯木回春,点石成‘金’,就不是寻常修士能做到的,不管是民间典籍,還是张一凡著述的书籍裡,都几乎沒有這方面的描述。 至于变化之法,普通的修士也会,不過那是障眼法,某种东西变了,其实只是看起来变了,石头疙瘩成了金子,但一炷香后可能就变回原形了,說到底還是障眼法幻术一类的。 而云苏施展的变物之法,是真正的变大变小,变长变短。 “可惜,這变物之法太過粗鄙简陋,眼下只有一些辅助作用,根本不是七十二变,三十六变那样的天罡地煞变化之法。” 這门变物之法,自然和神话中的七十二变差距很大,并且還有一個本质区别,就是至少目前,云苏沒法把自己变成一根板凳,把桌子变成板凳,似乎也暂时做不到。 道行不够,神通推衍不足,境界也低了一些,术法的威力自然就沒那么大。 但拿来研究藏物之术,却是绰绰有余。 变物之法既然方向沒有問題,那就只要把它刻画成阵,镶嵌在荷包之上就可以了,再刻录一些规则法力,来维持法术运转,相比那些动辄改变空间,触动乾坤的术法,荷包完全能够支撑得住。 按照刚才的推衍,云苏念动真言,法力涌出,敕言成法,一指灵光点向荷包,只见无数的法力涌入荷包,宝光一闪,片刻后又重新化作平凡。 這是注入了变物之法,刻下了阵法。 为了一劳永逸,又细细刻入了一些法则,以法力约束成阵,這是维持变物之法持续运转的,有了它,荷包就能吸收天地灵气或者云苏的法力了,天地灵气不绝,又或者云苏還有一丝法力,這藏物之法就沒問題。 为了方便收取物品,最后還在上面敕写了一個包含了大道真意的“收”字。 法令隐入荷包不见,又化为平凡。 這個收字,只是为了更简单的收摄物品,沒有消耗多少心神。 储物荷包,总算是成了。 别的修士,即便到了化神境估计也做不到,但云苏一次就成功了,在荷包上刻下的纳物阵法,這样用的时候连法力都不用消耗,心念一动,神识一引,荷包自然就会吸入了物体,将它变小,藏于荷包中。 一朝入道,灵雨惠泽百裡苍生,云游太虚的第一枚长生仙令,花得太值了,回报太高了,单是一次云游太虚的收获就受用终身。 相比之下,城隍赵无极這样的修炼者,想要炼制一件好的储物法器,如果不在自己身上打心思,很可能要先花一年半载甚至是数十年来炼器,然后再花极长的時間刻录阵法,祭炼法器到圆润,三天两头盘一盘,最后才能成器。 “收!” 原本放置在物架上的一本书就飞入了荷包中,心念再动,板凳,甚至是桌子都滴溜溜地转动,慢慢变小,然后飞了进去。 心念一动,物品又从荷包口中飞了出来,上面刻录的法阵和规则,让云苏使用它的时候,能做到心随意转,非常方便。 藏物之法,彻底成了! 云苏一时兴起,又试了许多物品,都能顺利放进去,经過祭炼的荷包拿来储物非常成功。 這样一来,除了沒有试過收取活物,就连床都能轻易的收进去,根本不存在空间不够用的問題,绰绰有余。 从推衍的理论来讲,這荷包不仅仅可以装死物,装活物也沒有問題,只需要制住对方,封闭五识,再以禁法镇压,直接丢进去就是了。 云苏倒是不急,以后有的是時間慢慢尝试各种妙用,把银两,书,茶叶,甚至是米油盐酱醋茶都放了一些进去,荷包依然是正常大小,好似什么都沒有装一样。 至此,藏物之法总算是完全成功了,虽然是一时取巧,但足够很长一段時間使用了。 “以后走南闯北,就算误困山海荒漠也不惧了,就叫你如意袋吧。” 第49章 一重杀机一重山 云苏收起如意袋,掐动法诀,略一观想,背后便出现了一個隐约可见的阴阳鱼图,在缓缓流动。 這次時間紧张,推衍藏物之法花费了一些心神,但却不如推衍腾云驾雾时消耗大,只是无法像平日那样一睡三五日来慢慢恢复,只能以观想阴阳鱼图来加快恢复。 以最快速度把自身调整到最佳状态,做完了准备工作,也好出门。 翌日清晨,修炼了一夜的云苏,觉得整個人神清气爽,消耗的心神都恢复了。 “出门之前,還需要做一些准备。” 云苏掐动法诀,勾连了清风小筑的护院禁制。 目前守卫清风小筑的,只是寻常禁制,還不能称为护院大阵。 這個禁制,是早些时日布下的,禁制的依托是整個院子,而阵基则是那個蕴含了大道真意,被打入枯树下方,依托枯树树根的‘定’字。 只要修为和道行不如云苏,想要硬闯清风小筑,就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好像是在对抗整個天地一样。 定字不被抹去,天地灵气不散,這整個阵势就无法被硬闯攻破。 原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人攻击阵势,這阵势就会察觉到灵气有崩溃溢出的征兆,马上就会调集十倍灵气补充阵势,而那内蕴有大道真意的‘定’字,也会瞬间被激发,定住這清风小筑中躁动不安的灵气。 作为修炼者,一旦全身法力灵力被定住,又不能从外面吸取更多的灵气,就形同废人。 作为阵基的虽然只是一個大道‘定’字,却是云苏耗费极大心神才敕写下的,比起用一般的天材地宝或者法器做阵基,效果要好得多。 破阵,触发阵势,阵势从天地间吸收海量灵气来对抗敌人,大道‘定’字被激发,定住清风小筑裡所有躁动的气息。 然后,云苏在裡面布置的一堆幻阵,就会被激发,除非是那种修为和道行還有对整個天地感悟都碾压云苏的修士,否则将会被定住一身法力后,被幻术虐的怀疑人生。 别說破阵了,连门都进不了。 “当时時間仓促,倒是還差一些。” 云苏催动法力,元神融入阵势之中,把一些应该巩固加强的地方,又强化了一番,对那幻阵,又补全了一些,這還不够。 定人法力,幻境丛生,這些還不够。 既然是护院大阵,不能脾气太好了,還要引入五行阵势,让原本的护院大阵,晋级为复合型阵法,攻守兼备那一种。 這便是云苏此次加固清风小筑防护的原因。 “去!” 云苏挥手间掷出了数十枚玉片,這些普通的白玉,品相一般,但很适合拿来注入法力,布置阵法,上次在云山县修炼腾云驾雾时,就是用的此物。 以他目前的修为和道行,還无法做到虚空成阵,不论是花草树木,玉石建筑,总要有一些可依托的物体,才能布阵。 早前條件简陋,连买菜的银钱都不够,自然只能随意布置在房屋建筑,假山庭院上面。 心念一动,法力狂涌,神识刻阵,不多时,五行阵势就被刻入了无数玉片中,把整個清风小筑包围的水泄不通。 之所以不用纸符咒,而用玉符咒,就是想让清风小筑這個大本营,能够经得住敌人的车轮战。 纸符咒画起来快,但不耐用,往往是一次性的。 除非纸张极为特殊,是天材地宝,否则,是远不如玉符咒,或者某些传闻中的石符,木符,金符的。 這些玉符咒,因为融入了整個护院大阵中,将会每时每刻接受天地灵气的滋润。 這样一来,原本材质普通,值不了几個银钱的垃圾玉石,也成了法玉,随着時間的推移,威力会越来越大,最终化为灵玉也极有可能。 而如果是纸符咒,就沒法融入阵势,被天地灵气滋润,這是材质本身的限制。 云苏将這五行阵势,激发的序列调整到了第三级,如果有人误闯阵势,被定住以后,幻觉丛生,侥幸沒有死于幻觉,還要继续作妖作怪,那第三重山呼海啸的五行阵势,就会让擅闯者尝一尝五行之火烧,水淹,土埋,金戮,木灾。 不是普通的水木火,而是灵水灵火一类,威力大的多,施法者对天地规则,对大道五行的感悟越多,威力越大。 云苏也不知道到底威力会有多大,上次预计的土遁阵势应该能把人送出去两三裡地,沒想到一口气被丢到两百裡外了。 這個好机会只能留给以后万一有缘来乱闯的贼子们,尝一尝這顿五行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