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王的邀請 作者:沉默的爱 “打起来了嗎?” “沒呢,不過太阳队可能要有麻烦了!” 罗德裡克·克雷格一副通晓NBA规则的模样。 “什么麻烦?”已经从校队退役、正准备毕业考试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的达裡尔·多拉好奇地问。 克雷格看见队友们带着求解的表情看向自己,不禁得意地炫耀起他的NBA知识:“1997年,尼克斯和热火队在季后赛爆发了一场混战……” “我知道!” 下届队长马丁·芝诺抢答道:“杰夫·范甘迪在冲突中還被人拍到抱住了阿朗佐·莫宁的腿,我看過那张照片。” “那次混战让尼克斯多人被禁赛,最终导致尼克斯被淘汰。联盟因此出台了一個规则,如果场上发生混乱,任何离开自己座位的场下球员都将被禁赛。”克雷格笑着說,“我刚刚看到斯塔德迈尔和迪奥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他们要有大麻烦了。” “可是他们沒有打架……” “规则就是如此。” 众人将信将疑,然后第二天一早,徐凌吃早餐的时候通過电视得知斯塔德迈尔和迪奥将在“天王山”之战中被禁赛的消息。 “這可真是一條愚蠢的糟糕的令人作呕的垃圾规则。” 徐凌第一次发现他会說這么多贬义的英语。沒办法,因为這件事真的太值得吐槽了。 首先你要考虑到发生的太阳在客场打出大逆转,追平系列赛大比分,赢回了主场优势;霍裡在大概率胜负已分的时刻带着纯粹的恶意把纳什撞飞;小斯和迪奥在震怒之下只是站起来走了几步,然后就被叫回去。就這样,他们被禁赛了。 “沒错,這就是人们认为NCAA更纯粹的原因。”克雷格笑道,“我向你保证,要是谁敢在球场上這样对你,我第一個冲上去为你出头!” 這番话道破了NBA的症结所在——或者更准确地說,這本质上是斯特恩时代埋下的隐患,而他的继任者肖华不過是延续了這些积弊。 在斯特恩的操盘下,NBA将竞技篮球异化成了另一种存在。它依然是篮球,却像被注射了稀释剂的烈酒——那些与生俱来的野性、那些血脉贲张的对抗,都在精心设计的商业剧本中逐渐褪色。联盟试图编织一個乌托邦式的童话:在這裡,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们既要在场上拼杀,又要保持彬彬有礼的绅士做派;既要比拼球技,又要克制呐喊的冲动;既要激烈对抗,又要谨守分寸。于是,這個联盟会变得越来越假。 回到這個规则本身,徐凌越思考它,就越觉得它经不起推敲,太反人性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小斯,或是迪奥。你当然会喜歡与纳什這样的队友并肩作战——他是更衣室的灵魂,是带领你冲击总决赛的领袖,是所有人眼中完美的搭档,是让你每天踏上球场时都心怀感激的存在。他正在为总冠军倾尽所有。 早在第一场比赛,纳什的鼻子就被对手撞裂;鲍文在每一次进攻中都想方设法推搡、绊倒他,但他从未停下脚步,而你们所有人,也自然而然地追随他的背影。甚至在第四场,当比赛濒临崩溃、赛季眼看就要结束时,他依然能点燃你们的斗志,硬生生把希望拽了回来。 然后,突然之间,一次毫无必要的恶意犯规将他狠狠撞飞。你就在场边。你的身体先于理智做出反应——那可是你最好的队友,此刻正蜷缩在地板上——你朝那個犯规者冲了两步,才猛然想起联盟的禁令:替补球员不得离开座位。于是你退了回去,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失控。而24小时后,你被禁赛了,因为你作为队友的本能反应。 這简直荒谬至极。什么样的联盟会惩罚一個在球队核心被恶意侵犯后表现出正常人类反应的球员?NBA却痴迷于打造一個童话般的乌托邦,妄图在球员的DNA裡剔除血性与本能——這简直像某种残酷的化学阉割。多么讽刺,又多么可悲? 徐凌的思绪始终萦绕在這件事上,甚至都无暇对马刺产生厌恶情绪。 說来讽刺,虽然他知道今年马刺夺冠了,但并非因为关注這支球队,纯粹是因为這届总决赛作为“詹姆斯首次带队杀入决赛却被横扫”的歷史注脚,在各大媒体上被反复提及,想不知道都难。 但是看看马刺這盘外招搞的,真的,感谢這個舆论环境還略显纯真的时代吧,放到十几年后那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马刺的待遇不会比2025年的雷霆好多少。 之后,太阳也的确沒有从這起事件中缓過来。他们输掉了“天王山”之战,随之也输掉了第六场,半决赛出局。而在东部,骑士队在詹姆斯的带领下令人惊讶地战胜篮網,闯进东部决赛。仅凭這项成绩,詹姆斯就足以把自己置于骑士队的荣耀殿堂。 毕竟,东决就是骑士队当下的歷史最佳战绩。 似乎是因为同属一個经纪人的原因,詹姆斯最近一直邀請徐凌来现场看球,但徐凌则被雪片般的代言合同困住了,一直拖到五月底,NBA乐透抽签大会的前一天,同时也是东部决赛第五场的当天,才和莱昂·罗斯一起乘坐飞机前往底特律。 勒布朗·詹姆斯坐在酒店套房的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堆着一摞文件。這些不是普通的战术手册或球员数据,而是来自耐克、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赞助商的合同草案。 他所在的這间酒店套房,与其他骑士队球员下榻的房间截然不同。普通球员的房间是标准商务间,简洁实用;而詹姆斯這裡,是一套豪华的顶层套房。宽敞的起居室裡,落地窗可以俯瞰底特律的城市景观,一侧摆放着定制的按摩椅和理疗设备。 詹姆斯的身边,是核心团队成员马弗裡克·卡特。卡特正和经纪人通着电话,声音洪亮而自信。但詹姆斯的心思却不在這些文件或电话上,他时不时地看向紧闭的房门,等待着一個名叫伊莱·徐的年轻人的到来。 他很好奇這個被球探报告形容为“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球员,究竟是個什么样的人。他见過太多年轻的“天才”,他们在聚光灯下锋芒毕露,但在真正面对他时,眼神裡总会流露出敬畏和一丝紧张。 年轻的国王沉默不语。最近這段時間于他而言如同過山车,当他的球队赢球时,他就是那個让队友变得更好的人;而当他的球队输球时,种种质疑又会如雨点般落下。他无处可躲,因为他的宿命就是摆脱盘旋在众人头上的芝加哥幽灵。 如今,在一场可能决定赛季走向的“天王山”之战前,见一见即将走进联盟、成为对手的年轻才俊,却是個难得的消遣。 等等,年轻? 詹姆斯啃了啃指甲,难道我不年轻嗎? 门铃声响起,詹姆斯嘴角微微上扬。他沒有立即起身,而是先向卡特抬了抬手,示意他暂停通话。 当房门打开,一個身材修长、面容平静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简单的连帽衫,步伐从容,眼神清澈而淡然。跟在他身后的是一個体格敦实的年轻人,看起来有些局促不安。随后,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人——莱昂·罗斯也走了进来。 房门打开时,詹姆斯已经站起身。他的目光越過罗斯,直接落在徐凌身上——那個在NCAA决赛投出传奇一球的年轻人,此刻就站在他面前。 “伊莱,”詹姆斯露出标志性的微笑,伸出手,“终于见面了。” 徐凌握了握他的手:“能让伟大的‘AKing’挂在心上,這是我的荣幸。” 他的语气平静,既沒有粉丝见偶像的激动,也沒有刻意装酷的疏离,就像在和一個普通朋友打招呼。 詹姆斯愣了半秒,笑容依旧挂在脸上,但心裡却泛起一丝细微的波澜。 AKing?不是TheKing? 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恭维,可那前面多出来的冠词,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另一种联想。那是承认你强大,却暗示你并非独一无二。就像在說——你只是国王之一。他的手下意识握得更紧,笑容反而更灿烂。 罗斯适时地插话:“勒布朗一直想见你,从疯狂三月就开始了。” “当然,”詹姆斯笑着示意大家坐下,“你那记绝杀佛罗裡达的LOGO投篮,我至少看了二十遍回放,真是疯狂!” “希望沒影响你备战季后赛。”徐凌半开玩笑地說。 “恰恰相反,”詹姆斯眼中闪過一丝锋芒,“它提醒我篮球永远充满可能。” 房间另一头,詹姆斯的死党马弗裡克·卡特放下手机,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徐凌。 “Bron半個月前就给你们打电话了。”卡特的声音裡带着明显的不悦,“我還以为你们不来了。” 闻言,罗斯打了個圆场:“伊莱最近被商业活动缠住了...” “可以理解,”詹姆斯打断罗斯,对徐凌露出友善的笑容,“商业活动也是职业篮球的一部分。不過今晚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們与活塞队的第五场比赛等会儿就要开始了,有兴趣现场观战嗎?” “可是,勒布朗……今晚的‘媒体通行证’不是已经安排满了嗎?”卡特冷不丁地說。 詹姆斯给了卡特一個警告的眼神,随即对徐凌笑道:“沒关系,前排座位更好,看得更清楚。”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徐凌点头,目光平静地与卡特对视了一下。 之后便是闲谈。詹姆斯聊起骑士的赛季历程;徐凌分享NCAA夺冠的幕后故事;卡特假装查看手机。只有罗斯始终保持着职业的微笑,适时引导话题。 這场会面大抵称得上是“相见甚欢”。最后,徐凌起身告辞:“那我們就不打扰你备战了。” 詹姆斯送他们到门口:“今晚见。希望你能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 送走徐凌一行后,马弗裡克·卡特便忍不住說:“這小子摆什么架子?居然花了半個月才来见你!真当自己是個大人物了?” 詹姆斯那张和善的脸上依然看不见多少额外细节,只是說:“Mav,我安排這次见面是为了你。” 卡特惊愕地看着詹姆斯:“为了我?” 在詹姆斯阵营的核心圈子裡,有四個关键人物,詹姆斯是他们的核心,而卡特就是其他三人之一。作为他与耐克沟通的桥梁,卡特在2003年就进入耐克公司任职,他将在那裡学到所有需要学会的事物。总有一天,詹姆斯要让他做更重要的事。 這就是今天這场会面的原因。 “我不在乎什么伊莱。”詹姆斯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袖口,“但耐克想要签下他。” 卡特嗤笑一声:“耐克可以签下任何人。” “沒错,金钱转动世界。”詹姆斯笑道,“你還记得嗎?当初锐步给了我1亿美元的合同,而耐克只提供了8000万美元。” 卡特怎会忘记呢?锐步不只提供1亿美元的合同,而且還有额外1000万美元的签约奖金,也就是說如果詹姆斯签字,他可以当场得到1000万美元。 但詹姆斯還是選擇了耐克。因为詹姆斯知道這不是钱的事,耐克的平台、球鞋设计、影响力,都不是锐步可以比的。 “现在轮到伊莱做選擇了。”詹姆斯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耐克不会出最高价,但他们又想要签下他。到时候他们会派你去谈——既代表我,又代表耐克。” 卡特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太明白這意味着什么——這将是他在耐克内部积累资本的绝佳机会。 “我该怎么做?” “多聊聊我們的‘友谊’。”詹姆斯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再强调耐克的平台优势。” “我知道了。”卡特自信地說,“包在我身上。” ⑴即给媒体的好座位,一般坐不满,所以会让球员請朋友来现场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