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邸 (一) 作者:未知 果然不多时,内务府宣布了选拔结果。夹答列伤选中的秀女回家一個月,家裡给她们准备,然后再奔赴各自的岗位。 四人帮当日出宫后,樱儿的小脑筋就已经飞快的转了起来。几天后她回到钮钴禄府,于是找机会托阿嫦向四人帮嘱咐了如此這般,阿嫦回来說,那几個听了都张大了嘴巴,不過都答应得沒含糊,彼此還交换了一下眼色,大起了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兴致。 樱儿回到钮钴禄府,她额娘为她准备着,实际上也多余。本来让带的东西很少,除非是钱。不過樱儿的额娘却沒有多少钱给她,她额娘又抱住她哭了一场。樱儿心中酸酸的,她到了這個时空,這位太太对她可真是全心全意,她也十分依恋這样的感觉。但是想到难得有人真心地关心她、爱护她,但是转眼又要别离,是不是她和温馨的亲情永远无缘?樱儿不禁叹息良久,她总觉的這是天数。但为什么,无论到哪一個是空,她都要被抛弃,无人疼爱、无人怜惜呢?慢慢长路,难道永远要她踟蹰独行? 再過了一個月,四贝勒府选了個日子接她进府。樱儿這才发现,這次与她一同分配到四贝勒府的還有另外一個女孩子,姓张,名叫颂瑜。比她大半岁,是正蓝旗的汉军旗下(不是上三旗,倒是八贝勒的旗下)。但她是正出,阿玛是从三品的工部侍郎。那位颂瑜姑娘见了樱儿,开始還很客气,但是听了樱儿自报家门,于是从鼻子裡出了一声后就不再言语了。 四贝勒办差還沒有回府,两人见過福晋,一個安详的女人。四福晋不知怎么知道了樱儿与钮钴禄府的关系,于是将她分配到文秀的房裡干些杂务。将颂瑜分配给了李侧福晋。看到颂瑜欢天喜地的样子,似乎有些得偿所愿的意思,樱儿估计她也是走了什么门路的。 樱儿想到歷史上并沒听說有這么個张氏,抑或我沒有记清楚雍正的所有姬妾的姓氏?但是可以断定這位并不是主要的姬妾。果然沒多久,樱儿就从颂瑜的言谈中知道了她是李侧福晋的姑表亲戚的外家的什么人。夹答列伤她见颂瑜对各处的嬷嬷丫鬟的出手和言谈举止,樱儿在心裡摇头,从三品官员的年薪才不過一百多两银子,這位姑娘出手如此阔绰,应该不是她阿玛用工资给的零用钱吧,而且估计她阿玛也是无法說清资产来历的。不禁暗自叹息這么個小小的女孩子,怎么会如此势利。 文秀看到了樱儿,不异于喜从天降。她到贝勒府一年,日子不咸不淡的犹如活死人。四贝勒对她根本就是“相敬如宾”(不是“相敬如冰”,因为表面上還是比较热络的,但就像对客人一样),府裡姬妾又多是汉军旗的,和她们根本沒有多少共同语言,只有一個耿灵儿和文秀比较谈得来。樱儿知道她就是以后弘昼的额娘,活到了九十几岁。她比文秀還大三岁,但是心智却小很多。于是樱儿得出结论,只有缺心眼的人才能长寿(当然,這沒有贬义的意思),灵儿对每個人都是一片挚诚。 现在樱儿来了文秀房裡,文秀当然有個照应和安慰,更是做伴。樱儿的额娘听說了以后,也是大为欢喜,因为有了文秀从旁劝导提点,樱儿的小命可能還有些保障。樱儿当然满意八贝勒的办事效率,当初就是托他有意无意的向有关方面“纠正错误”,說明她真实身份,好让她到個不起眼的地方躲起来,即使在四贝勒府。另外一個好处,就是十四干的一系列作弊的事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当事人,正好也就此掩過(唉,這個小屁孩,耽误了我多少大事)。能为十四擦掉一切作弊的痕迹,八贝勒当然沒二话。 樱儿知道福晋唯一的儿子八岁上夭折了,心裡不禁充满同情,易地而处,唯一的儿子死了,就要强作笑脸给老公张罗一個又一個新女人,還必须办的热热闹闹使老公和老公的家族和這些女人们的外家一齐满意,這可是需要强大的神经系统才能支撑的。 樱儿谦称自己能与姐姐团聚已是天大的恩典,福晋见她懂事明理,倒也宽心。樱儿想着紧跟着未来的皇太后,自己只要老实低调,前途一片光明。不過這一刻還要等上好一阵子。 樱儿不出几天便与文秀及其他女眷们混熟了,满府裡的女眷,除了福晋以外就是侧福晋李氏地位最高。樱儿知道她是胤禛早期的姬妾中最重要的一個,她一共生了四個孩子,活下来三個。嫡长子弘晖夭折,她的孩子们就是府裡仅有的孩子了,她有一個女儿,是四贝勒唯一活着的女儿,当时二阿哥弘昀四岁,三阿哥弘时则刚刚出生。 李侧福晋当时的地位仅次于福晋,但是单单论起得宠的程度当然是如日中天,所以人也自然骄傲些。她见到樱儿爱理不理,不過关照的注意事项却比福晋還多。 樱儿抱着对人类非物质遗产的继续深入的研究(皇宫裡已经入门)心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步。她在现代职场打拼时,Devil是一個完美主意者,有时候细节問題近乎挑剔,她自己也是力争事事完美,尤其是注重细节。到了這裡才体会到仿佛挑剔的人都是古今中外都一样,倒也沒觉得不习惯。回想那四人帮,九阿哥一开始也是注重细节,八阿哥更是精细的人,十阿哥和十四阿哥虽然性子豪爽些,但被周围的完美主义者服侍惯了,要求自然不低。 有了与四人帮的厮混经验,对付這府裡的日常事务,還是觉得游刃有余。四贝勒府是一個相对封闭的组织。樱儿在钮钴禄府时,一来那府裡人员规模比较简单,二来她也经常不在府裡,所以对旧式大家庭的认识极为有限。结识的阿嫦家自不必說,后来与四人帮交往也只是涉及到企业管理。 樱儿饶有兴趣地将四贝勒府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回想起在现代学過一点点的《组织行为学》,這是一门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学科。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换句话說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竞争。另外,现代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诚然,在组织中人的素质和积极性,直接导致這個组织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原料,土地和信息的价值利用率。看来后面這一点在這裡不一定能用上。 樱儿看了看府内的管理体系,规矩條款比起宫裡的各有千秋,有些规矩用现代的眼光看不一定合理,甚至有些可笑,但难得的是执行得比较严格。不禁暗中点头,不愧是未来的皇后,管理起来真是一板一眼,不過福晋的架势就像老母鸡似的全心全意地守卫着她的老公,守卫着她的家,当然這個家的规模实在很大。 樱儿知道,老康的儿子们太多,而且当时的规矩是皇子们一般不在生母身边长大,所以這些皇子想必恋母情结严重地、长期地得不到满足,以致于他们自己的大老婆们必须会充当着母亲的角色,为他们打点一切,照顾他们。看样子四贝勒也不例外,他将所有的家事都托付给福晋,但是不等于他不闻不问。有时候他也会与福晋讨论处理一些事务,福晋总是无條件满足他的愿望,那就是为什么府裡有些事情总有些不伦不类、婆婆妈妈。福晋的這种行事做派,正好满足了四贝勒的某种压抑的潜意识。 樱儿在现代已经二十七岁,而刚到此间的生理年龄才十二岁,现在也只有十三四岁。当时四贝勒也不過是二十七八岁,所以樱儿觉得在心智上自己应该是四贝勒的同龄人。 樱儿当然对四贝勒的恋母情结沒什么兴趣,她首先想了解的是出入自由的問題。這個比想象中的容易得多,只要事先請文秀回明福晋,不過她這种级别的人,有时候也不需要。出门必须有人跟随(她這個级别每次只跟個老嬷嬷,但這貌似是文秀的主意),按时回府即可。 府裡各房有固定的月例银子,其他還有实物折算,比如每段時間有绸缎布匹、逢年過节的有鸡鸭鱼肉等等。這就是农耕社会、尤其是物质還不是极大丰富的时段特点,因为那时候有钱也沒地方买到所需的东西。四贝勒是皇子,于是时不时的也能从内务府搞到些特供物资,但是老康的儿子众多,内务府多半時間是供不应求的。 這裡還有一個好处就是沒有通货膨胀,当然每年就沒有加薪的可能,除非能够晋升。所以为了待遇,争宠就有了很现实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