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一章 册封

作者:HEILEN2
杨玄琰去世了,杨钊和杨玉筝长途跋涉,将杨玄琰的遗体运回洛阳。

  大家都在悲痛之中。其实杨玉环从来也沒见過杨玄琰,這個“父亲”,也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她在這個家裡生活了這么久,对杨夫人,对玉筝、玉佩,也很有了一些感情。所以大家悲痛,她也跟着大家悲痛。

  杨玄琰的遗体到了洛阳七天后,杨家举行了下葬仪式。如果不是临近年关,他们会将杨玄琰的遗体停放二十一天。

  按照当地风俗,一個死人的遗体,是不宜在家中跨年停放的。

  在杨玄琰的葬礼几天之后,就是新的一年了。对于杨家来說,也是他们失去亲人的第一年。

  杨玉佩的婚事已经事先定好了日子,今年的五月十八日出嫁。因为杨玄琰是年前去世的,所以過了年就算她失去父亲的第二年了,只要過了百日服丧期限,就可以按期出嫁了。因此,杨玄琰的死,沒有影响到杨玉佩的婚期。

  可是,還沒等到杨玉佩出嫁,這年的三月十六日,杨府发生了一件震动天地的大事情。

  大唐皇帝李隆基忽然颁布诏令,册封杨玄琰的第四女儿杨玉环为寿王妃。

  在這之前,杨府沒有得到一点信息,所以皇帝的诏令,让杨府上下大感意外。

  這一天,洛阳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家喻户晓。因为颁布這個诏令的时候,阵势很是隆重。而一個平常百姓的女孩,一步登天成了王妃,這件事情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

  那天一早,洛阳城的老百姓就发现今天皇宫裡有了不同寻常的举动。先是城中出现了一队又一队的禁卫军,在大街小巷裡巡逻。

  然后,有许多名身穿礼服的汉子,沿着洛水河岸,以及通往杨府的街道上,每隔几十步的距离,就立着一個人。

  接着,又有一大帮人,他们是宫内的执事太监、官府的役吏等等,不由分說,在杨府的大门内外摆开阵仗站立着。

  见到這個阵势,慌了杨府上下的人。杨夫人战战兢兢出去问询,但是那帮人却并不回答,而且面无表情。

  杨家人都躲在屋裡,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祸還是福。

  巳时刚到,杨家人就听到门外一阵喧嚷,李林甫等一干人到了。杨家上下急急忙忙過来行礼,李林甫高声宣读皇帝的诏令。這时候,杨家人方才知道,喜从天降了!家雀变成了金凤凰,杨家出了王妃。

  虽然他们不知道其所以然,但是,见到這阵势,却相信杨玉环的的确确是一步登天了。

  杨玉环当时也和杨家其他的人一起跪在地上。皇帝老儿的诏令很文言,杨玉环很多地方听不懂。但是,其中关键的意思她是懂的。诏令先是将已故的杨玄琰夸了一通,又根据杨家的世系,說明杨玄琰家乃是出自名门。接着又夸杨玉环贤德良淑、蕙质兰心,最后则說:“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

  杨玉环一瞬之间,有掉到冰窟窿的感觉。她想,你皇帝家有什么了不起,事先也不派媒人前来說和,也不征求人家的意见,說立我为寿王妃就立我为寿王妃?你愿意了,但怎么不问别人是不是愿意?婚姻本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哪有你這突然袭击就来逼婚的?這样的行径,和那强盗恶霸强抢人家女孩做老婆,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這個时候他非常恼恨李十八,心想,都怪你這個混蛋,忽然间就失踪了。要是你還在的话,說不定我现在早就和你有了婚约。皇家再霸道,总不能拆散人家的婚姻吧?又抱着一线希望,期待李十八突然降临。因为在這之前,每当自己遇到危难,李十八总是不期而至。但是她又知道,今天這個阵势,就算李十八真的来了,恐怕也一筹莫展。他沒有和皇家作对的能力。

  另外,杨玉环還十分悲哀。她想,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却不能够。寿王李瑁,還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如期而至了。她知道,在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接受這個册封,那就是公然抗旨。而公然抗旨的结果,那就是杨府全家遭受灭顶之灾。杨玉环自然不会這么不开窍。尽管她很不情愿,尽管她心裡舍不下李十八,尽管她知道今天的一幕,就是以后“杯具”的开始。但是,她现在只有接受,别无選擇。

  杨玉环在一瞬间想了這么多,接诏令的时候就有些迟缓。直到杨夫人暗暗用胳膊拐了她一下,杨玉环才双手扬起,接過诏令册。很快,杨钊就将诏令册双手捧着,供奉在中堂。

  对于杨玉环的迟缓,李林甫并不在意。他哪裡知道杨玉环在一瞬间想了這么多,只以为是一個十六岁的女孩受宠若惊,喜歡傻了而已。

  他說了几句恭贺的话后,又把聘礼呈上,便告辞了。

  一直到皇宫的人走光了,左邻右舍便涌了进来,很快就挤满了杨府。他们說了一些恭维的话,又争相观看皇家的聘礼。

  杨夫人则吩咐杨钊拿些茶水果品招待邻居们。

  一只闹腾到午时,杨府才渐渐安静下来。杨玉环突然发现,全家人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

  变化最大的是杨钊和杨玉筝。本来杨钊对她,平时都有說有笑的,有时候還会很有点轻佻地逗弄她一下。可是现在,杨钊站在她面前,却低眉顺眼的。在杨玉环想倒杯茶水喝的时候,他连忙抢了過来,给杨玉环倒上茶水,還双手端到她的面前。

  杨玉筝从前对她是很严厉的,但是现在,却笑着赞美妹妹的漂亮。杨玉环在她那笑容裡,看到了几分谄媚。

  杨玉佩则瞪着一双眼睛羡慕地看着杨玉环,并且将那只碧玉簪从头上摘下来,双手奉還给玉环。

  杨玉环又将玉簪插到了杨玉佩头上。

  永清和念奴则像两只鸟儿一样围着杨玉环,喜歡得“叽叽喳喳”。她们为自己的小姐,忽然得到了這样的宠幸而兴奋不已。

  杨玉环還想为了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努力,她想明天就出去寻找李十八。如果找到他的话,就告诉他发生的一切。如果他愿意的话,就跟他远走高飞,去一個皇帝找不到的地方安安静静過一辈子。

  但是,杨夫人的话灭亡了她最后的希望。她說:“玉环,现在你已经是皇家的人了,是王妃,所以你不能有一点点闪失。否则,杨家就是家破人亡也担待不起。从明天开始,你不许走出大门一步,安安静静等候皇家過来迎娶。”

  杨玉环突然哭了起来,說道:“可是母亲,我今年才十六岁。十六岁的女孩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应该在学堂裡读书,在母亲怀裡撒娇,总而言之,不能接受婚姻。”

  杨夫人一愣:“你說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未成年?谁說十六岁沒成年?十六岁嫁女,正是年龄。你大姐是十六岁出嫁的,我也是十六岁那年来到杨府的。”

  “你们……”杨玉环本想說,你们這個朝代的人,根本就沒学過《青少年保护法》,心想,算了,還是忍了吧。跟他们說這些,等于等牛弹琴。对于我的身世,他们神马也不懂。我也不要說了,免得他们将我当怪物,也免得惊世骇俗。

  从第二天起,宫裡就派来了一位女官,亲自给杨玉环教授皇家的各种规矩和礼仪。上午讲解,下午实战练习。每天如此,风雨不误。

  杨玉环把這一切当成是受苦受难。

  她希望早一天结束這受难的生活,可又希望结束的日子不要来到。因为,一旦這日子结束了,就代表自己已经嫁入皇家,成了王妃。

  她想,只要一天不进皇宫,就還存在着和李十八见面的可能。她现在多么想再体验一次让李十八抱着细腰,策马奔腾在荒郊野外,蓝天白云下的浪漫情景啊。

  但是,她的希望很快被打破了。

  杨玄琰有两個弟弟,二弟杨玄璬,三弟杨玄珪。杨玄璬时任河南府士曹参军,是一個从七品的、官职卑微的小官。杨玄珪也在山西做一個七品下阶的小官。但是,兄弟二人官职虽小,却对哥哥杨玄琰很有微词,瞧不起经商的哥哥。他们以为饱读孔孟之书的人,就应该从政为民造福。而做买卖,成天跟钱财打交道,不免亵渎了学问,也对不起父亲生前的教诲。因此,這么多年来,他俩几乎很少跟杨玄琰交往,兄弟视如陌路。

  杨玉环临近结婚的时候,母亲将居住在河东的杨玄璬請来家裡主持大局。杨玄璬有一儿子杨鉴,承受父亲的教导,发奋读书,希望将来功成名就。

  杨鉴作为晚辈,逢年過节,有时候会前去拜望伯父杨玄琰。杨玄琰搬到洛阳之后,他便每個月都会過来拜望。杨鉴为人文静,常常被堂妹杨玉筝欺负,但他却不以为意。

  這一次,杨家這么大的事,既然哥哥不在了,嫂嫂又不计前嫌過来邀請,杨玄璬自然乐意帮忙。也亏得杨玄璬,才把杨玉环出嫁前的一干琐事,打点得妥妥当当。

  两個月后,十六岁的杨玉环做了新娘,成了大唐皇子寿王李瑁的妻子。

  李瑁,是皇帝在寿王大婚前刚刚赐给他的名字,原来他叫李清的。谁知道這個“瑁”字往头上一戴,寿王将千秋万代永远摘不下来了。

  杨玉环出嫁的时候,永清和念奴也作为陪嫁,随着杨玉环进了王府。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