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騷動的人羣安靜了下來。他轉向穆桂英,語氣誠懇地說:“元帥,不是將士們有意鬧事。現在形勢危急,夏軍十萬人馬兵臨城下,城內糧草輜重緊缺,援兵又遙不可及。死守好水關,等於自掘墳墓。這些將士都有妻兒老小,誰願意在這裏等死啊!請元帥體諒大家的苦衷,放將士們出關吧。如果您能委屈一下,帶領將士們回到中原,我們對元帥一定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穆桂英緩和了語氣,說道:“我楊家歷來忠心報國,豈能臨陣退縮。我決意堅守好水關,決不後退一步。如果任由你們出關,會帶動更多的人逃跑,軍心大亂,這個罪責誰能承擔。大家都跑了,就憑我們楊家這幾個人能守住好水關嗎?”
那軍官拱手道:“穆元帥,我們敬佩楊家將的威名,所以捨生忘死,跟隨你們征戰沙場。您也得替我們考慮一下。難道我們這些當兵的只能替你們賣命,一點都不能爲自己考慮嗎?我們不是你們博取功名的工具,你不能不管我們的死活!”
人羣再次激動起來,向大門涌了過來,衛士們將長槍橫在胸前,用槍桿拼命地阻擋人潮。但騷亂的士兵實在太多,衛士們被逼得連連後退,穆桂英和楊文廣以及其他楊門女將也被迫後退,人羣眼看就要衝破大門,涌入院子裏了。
平息兵變
眼看就要爆發兵變,從大門內傳出一個洪亮的聲音:“都給我站住!”
佘太君在柴郡主和楊九妹楊瑛的攙扶下走了出來。楊文君和馮憐也跟在後邊。佘太君雖然年邁,但威風不減當年。此時,她一臉冷峻的表情,幾十年軍旅生涯賦予她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威嚴,強大的氣場壓住了在場的人,騷動的人羣又一次平靜了。
佘太君環顧衆人,最後盯住了那名爲將士們請命的軍官。在老太君面前,那軍官頓時矮了半截,咄咄逼人的氣勢瞬間消失了。
佘太君平靜的語氣中透着嚴厲,“你剛纔說堅守好水關等於自尋死路。我來問你,叛軍爲什麼不包圍好水關,而是網開一面,給我們留下退路?”那軍官無言以對。
佘太君冷笑了一下,自問自答:“有兩種可能:第一,他們希望我們放棄好水關,集體逃跑。這樣一來,他們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好水關,而後長驅直入,直搗中原。那時候,中原戰火紛飛,生靈塗炭,你們的妻兒老小也不能倖免;第二,他們早就在我們的退路上設下埋伏,一旦我們離開好水關,無險可憑,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只能任人宰割。放你們出關,就等於把你們送進火坑。我們堅守好水關,就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來保衛大宋的江山社稷,保衛自己的妻兒老小!”
佘太君的聲音雄渾有力,在空中迴盪。她無懈可擊的邏輯和慷慨悲壯的情緒征服了騷亂的士兵,人羣陷入沉默。過了一會兒,有人開始自動散去,穆桂英等人的神經終於放鬆了下來。
帶頭的軍官掉轉身,也準備離開。意外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支不知從哪裏飛來的冷箭射進了這名軍官的胸膛,他一個踉蹌,栽倒在臺階下。周圍的人看到的是他因爲痛苦而扭曲的臉龐,一隻手伸向空中,似乎要抓住什麼,在空中停了一會兒,最後無力地垂了下去。
這突然的變故把包括佘太君在內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士兵們被激怒了,不知是誰在大喊:“血債血償!”
“弟兄們,不要被這個老太婆迷惑,一旦我們回去,下場就跟這個人一樣!”
“殺了她們,衝出關去!”
騷亂的士兵向大門衝了過來。
佘太君見局面已經失控,把手中的柺杖向空中一舉,果斷地下令:“關門!”
楊家衆人和衛士迅速地退回院內。馮憐後退的時候,一不留神,從大門內的臺階上摔了下去。楊文廣察覺後,連忙衝上去,顧不得男女之別,將馮憐結結實實地抱在懷裏。馮憐用怯生生的眼神迎着楊文廣的目光,一如初見之時。望這懷中的馮憐,楊宗保走神了,竟然忘了將她放下來。
楊文君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道:“都什麼時候了,還有時間卿卿我我?”楊文廣這才鬆開了馮憐。
門閂落下,大門被粗大的木頭頂上。幾十名衛士用自己的肩膀抗住大門,抵擋亂兵的衝擊。
就在亂軍衝擊大門的時候,馬蹄聲和整齊的腳步聲從街道的兩邊傳來。楊八妹和楊排風以及焦孟二將帶領兩支部隊向亂軍包抄過來。這些士兵都是追隨楊家將多年的老兵,忠誠可靠、絕對服從命令。現在他們全副武裝,前來保衛楊門女將,平息叛亂。
原來,門口發生騷亂的時候,佘太君預感事情不妙,馬上派人去找在外面巡城的楊八妹、楊排風和焦孟二將,讓他們組織可靠的將士前來保衛官邸,以防萬一。佘太君出面彈壓亂兵的時候,平亂的部隊已經趕到,在附近待命,一見佘太君舉起柺杖,發出武力平叛的信號,就馬上出動。
這些騷亂的士兵本沒想把事情鬧大,他們只想出關回家,搞武裝叛亂,殺害自己的將領,並非他們的本意。所以,只有少數人攜帶了武器。但事態的發展完全超出了人們的預料,不是大家所能控制的。請命變成了暴亂,羣體性的行爲就是這樣盲目和衝動。
當平叛的軍隊出現的時候,這些亂兵才意識到大難臨頭了。他們幾乎是赤手空拳地去和刀槍搏鬥。平亂軍隊邁着整齊的步伐,將手中的長矛同時刺出,一排排亂軍倒了下去。人羣向大門臺階上收縮,慘叫聲、咒罵聲響徹天空。
院內的佘太君、穆桂英、楊文廣等人誰都不說話,儘管他們刀出鞘、箭上弦,但每個人的心都在一陣陣抽搐,門外被屠殺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袍澤戰友。造成這樣的後果,很難說清楚是誰的責任,不是誰的錯,但誰都有錯。
指揮平叛的楊八妹和楊排風等人轉過身,不忍再看下去。那些把長矛刺向自己戰友的將士,有的人手在發抖、臉色蒼白,有的人淚流滿面,但長矛還在機械地伸縮,扎向血肉之軀。
外面的喊叫聲漸漸平息了。佘太君無力地擺了擺手,衛士們打開了大門,幾具倚靠在門板上的屍體倒了進來。這些人的眼睛睜大到極點,眼神中滿是恐懼、憤怒、不甘。門前的臺階上和≮我們備用網址:。。≯空地上是密密麻麻的屍體,上千名參與騷亂的士兵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屍體重疊在一起。
此時此刻,穆桂英感到格外地疲憊,她覺得自己比任何時候都要累,簡直要支撐不住了。她緊握長槍,希望支撐住自己搖搖欲墜的身體,最後一陣天暈地旋,穆桂英頹然倒了下去。楊文廣和楊文君連忙扶起母親,將她送回自己的臥室休息。
佘太君向楊八妹、楊排風和焦孟二將擺了擺手,讓他們清理現場。屍體被拖走了,地面上的血跡用泥土覆蓋,臺階也用水沖刷了一遍。一切恢復如常,誰也看不出這裏剛剛發生了一場殘酷的屠殺。
第六章葫蘆谷逃生
穆桂英從暈厥中醒來,執意要去葫蘆谷祭奠楊宗保,卻中了埋伏,而出賣他們行蹤的人恰恰就是楊文廣的心上人。幸賴好水關前曾出手相助的神祕人的幫助,穆桂英等人再次脫險。
夢的啓示
由於穆桂英在昏迷當中,佘太君出面主持大局,下令追查那個放冷箭的人。她斷定好水關內還隱藏着夏人的奸細,那一箭很可能是奸細爲了激化矛盾、挑起宋軍內訌所爲。經過調查,果然有人在私下裏煽風點火,這些人散步謠言,利用宋軍將士的恐慌和不滿情緒,製造兵變。但繼續追查下去,卻發現這些人都神祕地失蹤了。
在穆桂英的臥室內,楊文廣和楊文君已經陪伴了她兩天兩夜,馮憐也一直在旁邊伺候,三個人衣不解帶,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深恐昏迷中的穆桂英有什麼意外。延州兵敗對穆桂英的打擊太大,兵變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體力的嚴重透支讓她再也支撐不住了。
第三天的黃昏時分,楊文廣和楊文君都趴在桌子上休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昏迷中的穆桂英似乎聽到一個聲音,那個聲音時遠時近,時高時低,隱隱約約。“是宗保,是宗保的聲音”,穆桂英在心裏對自己說。她拼命想聽清楚楊宗保在說什麼,但聲音實在太模糊了,只聽到三個字:“葫蘆谷”。
穆桂英驟然睜開了眼睛,發現面前站着一個陌生的年輕女子,她看到自己突然醒來,似乎很驚恐,本能地向後退了一步。
穆桂英坐了起來,警惕?
。